预制装配化箱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4698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预制装配化箱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化箱涵,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用于铺设城市地下管网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等市政管线隧道的材料多为现浇的管道,其存在如下不足:(1)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时间长,需要大量人力,长时间占用道路;(2)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如扬尘、噪音、施工原料遗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装方便、便于安装和施工、内部空间大、施工时间短、节约人力、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能够实现在不影响管道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对管线检修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预制装配化箱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装配化箱涵,其包括呈方体的箱涵主体、分别位于所述箱涵主体两侧的承口、插口,沿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铺设方向设于所述箱涵主体壁四周的若干个通孔,所述箱涵主体内壁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设有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通孔上。

其中,在所述箱涵主体内部的底部中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凸状步道。

所述箱涵主体顶部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优选为4个,分别设置在顶部平面四角附近。

优选设置四个所述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箱涵的四角上,沿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铺设方向贯穿整个箱涵体。

所述插口相对于箱涵主体凸出3-50厘米,优选为10厘米,在所述箱涵主体与所述插口之间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圈凹槽,该凹槽用于放置胶条。

在所述箱涵主体两侧的内壁设置有若干颗螺母或垫铁。

所述承口相对于所述箱涵主体凹进3-50厘米,优选为10厘米。

所述箱涵主体的长是指所述箱涵沿铺设方向的长度。

所述箱涵主体的长宽比为(0.5-5):1。

所述箱涵主体的宽高比为(0.5-2):1。

所述箱涵主体壁的厚度为15-60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具有吊装方便、便于安装和施工、防水效果好、施工时间短、节约人力、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能实现在不影响管道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对管线检修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预制装配化箱涵。其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顶部设置的吊环可以实现施工时更方便地吊装箱涵。

2.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两侧的承口、插口及箱涵主体上的连接槽用于箱涵之间相互衔接,紧密衔接可以实现箱涵内部良好的防水效果。

3.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主体内底部的凸状步道用于保障对管线检修时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的底板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的插口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的内侧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的承插口详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的连接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预制装配化箱涵包括呈方体的箱涵主体1,分别位于箱涵主体1两侧的插口2和承口3。

图2是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的插口立面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预制装配化箱涵,还包括沿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铺设方向设于所述箱涵主体1壁四周的若干个通孔4,和位于所述通孔上的连接槽5,所述连接槽5设于箱涵主体1内壁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设置了四个通孔4,分别位于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的四角上。

还可以在所述箱涵主体1内部的底部中央设置凸状步道6,该凸状步道6的宽高比为(3-15):1,该凸状步道6的高优选设置为10cm。该凸状步道6用于工作人员对管道内的线路进行检修。

还可以在所述箱涵主体1顶部设置吊环7,本实施例中的吊环7优选设置为4个,分别设置在顶部平面四角附近,所述吊环7用于方便对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的吊装。

如图3所示,在所述箱涵主体1内部两侧可以预埋若干颗螺母8或垫铁9,所述螺母8用于根据需要在箱涵主体内壁两侧固定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放置实际铺设的管线,所述垫铁9用于接地以保护整个管道内部管线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所述插口2相对于箱涵主体1凸出3~50厘米,优选为10厘米。

所述承口3相对于所述箱涵主体1凹进3~50厘米,优选为10厘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涵主体1的长为200cm、宽为200cm、高为210cm,所述箱涵主体1的壁的厚度为30cm。

本预制装配化箱涵具有多种规格,其长、宽、高、厚度以及插口2的长度等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取值。

其中,所述箱涵主体1长为50-800厘米。

所述箱涵主体1宽为150-1200厘米。

所述箱涵主体1高为150-1200厘米。

所述箱涵主体1壁的厚度为15-60厘米。

如图4所示,在所述箱涵主体1与所述插口2之间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圈凹槽10,该凹槽10用于放置胶条,起到减缓两个预制装配化箱涵之间因热胀冷缩效应带来的挤压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密封作用。

图5是所述连接槽5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包括锁止片51、垫片52和钢绞线53,所述钢绞线53从相邻几个预制装配化箱涵的通孔4中穿过,用锁止片51和垫片52将钢绞线53固定在连接槽5处。

制备加工好的预制装配化箱涵需要进行现场安装,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吊装机吊钩放入预制装配化箱涵顶部的吊环7中,再接通电源开启吊装机升降杆,同时将预制装配化箱涵输送到已经挖好的沟槽上方,在施工人员和吊装机的共同作用下,将预制装配化箱涵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实现承口3、插口2的相互衔接。再将钢绞线53从箱涵内部的连接槽5处穿进相邻的若干个预制装配化箱涵的通孔4内,并在连接槽5处通过垫片52和锁止片51将钢绞线53固定。若干个预制装配化箱涵通过上述重复作业即可实现快速铺装,完成铺装后,填装沙土将管道掩埋。

在箱涵内部预埋的螺母8用于放置管线。根据实际安装管线的需要,将支架固定在预埋的螺母8上,再将不同的管线分别放在支架相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装配化箱涵具有吊装方便、便于安装和施工、防水效果好、施工时间短、节约人力、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方便管线的检修等优点。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申请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