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构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7841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构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构设施。



背景技术:

中国人口多,对粮食、民用燃料等需求大,所以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人们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破坏了生态环境。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因此各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设施不断被更新,传统的防止水土流失方法多为种植植被以及拉绑土网进行防止水土流失,但由于植被成长年限较长,以及绑土网的固定性较差,对于急需改善水土流失现状的区域,此种方法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构设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构设施,包括土壤结构基础、曲型导水槽、蜂窝结构和绑土网,所述土壤结构基础的底部设有碎石袋层,所述土壤结构基础一侧的斜面上设有等间距的汇水槽,且土壤结构基础一侧的斜面的底端设有直型导水槽,相邻汇水槽之间的土壤结构基础通过曲型导水槽均分为三块区域,且三块区域的表层均固定有蜂窝结构桩层,所述曲型导水槽和直型导水槽的两端均与汇水槽连通,所述蜂窝结构桩层的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桩,且固定桩延伸至土壤结构基础内部,所述蜂窝结构桩层的上表面设有蜂窝结构,且蜂窝结构的上方通过固定铆钉固定有绑土网。

优选的,所述曲型导水槽呈上凸状。

优选的,所述蜂窝结构内种植有草坪植被层。

优选的,所述曲型导水槽和直型导水槽的顶端均设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与土壤结构基础的斜面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构设施通过曲型导水槽将土壤结构基础的斜面均分为三块,且每块土壤结构基础的斜面表层均固定有蜂窝结构桩层,且蜂窝结构桩层中安装有固定桩,这样使得土壤更牢固,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在蜂窝结构桩层上安装有蜂窝结构,使得土壤机构基础的斜面更稳固,同时在每一个蜂窝结构的单体蜂窝内均种植草坪植被,有利于防止水土的流失,装置通过固定铆钉在蜂窝结构表面均固定有绑土网,使得土壤不易于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结构单体示意图;

图中:1-土壤结构基础;2-固定桩;3-蜂窝结构桩层;4-曲型导水槽;5-碎石袋层;6-直型导水槽;7-固定铆钉;8-蜂窝结构;9-汇水槽;10-绑土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结构设施,包括土壤结构基础1、曲型导水槽4、蜂窝结构8和绑土网10,土壤结构基础1的底部设有碎石袋层5,土壤结构基础1一侧的斜面上设有等间距的汇水槽9,且土壤结构基础1一侧的斜面的底端设有直型导水槽6,相邻汇水槽9之间的土壤结构基础1通过曲型导水槽4均分为三块区域,且三块区域的表层均固定有蜂窝结构桩层3,曲型导水槽4呈上凸状,这样使得水体便于流进汇水槽9内,曲型导水槽4和直型导水槽6的顶端均设有滤网,这样可以防止杂物垃圾堵塞导水槽,曲型导水槽4和直型导水槽6的两端均与汇水槽9连通,蜂窝结构桩层3的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桩2,且固定桩2延伸至土壤结构基础1内部,固定桩2与土壤结构基础1的斜面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这样使得土壤机构基础1更为牢固,突然不易于流失,蜂窝结构桩层3的上表面设有蜂窝结构8,且蜂窝结构8的上方通过固定铆钉7固定有绑土网10,蜂窝结构8内种植有草坪植被层,植被的根部具有抓紧土壤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防止水土流失效果。

具体使用方式:使用时,将曲型导水槽4置于目标位置处,将目标位置处划分为若干区域,之后在每块区域内的表层均通过固定桩2将蜂窝结构桩层3固定在土壤结构基础1的斜面上,之后在蜂窝结构桩层3上固定蜂窝结构8,在每一个蜂窝结构8内种植草坪植被,最终通过固定铆钉7固定于蜂窝结构8的上表面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