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和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737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还涉及一种含有该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的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随着综合管廊建设步伐的加快,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也逐渐兴起,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构件采用工厂化制作,现场装配施工,大大提高了综合管廊的建设速度。但是由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都是单件生产,最后装配成整体综合管廊投入使用,故施工时应将每个预制混凝土构件内的接地钢筋进行连接,以便形成一个有效的综合管廊接地网。目前,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系统联通,均为每个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接地钢筋预留伸出,施工时再将相连构件的接地钢筋焊接,从而形成一个接地系统的纵向联通。但是,因综合管廊内空间封闭,焊接环境恶劣,故给施工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名词解释:

接地系统联通:预制混凝土构件拼装成综合管廊,应将其内部的接地系统纵向连接,以形成一个综合管廊接地网,方能有效接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系统联通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和综合管廊,该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结构简单、无需焊接,方便更换及拆卸,从而解决施工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包括第一预埋漏出钢板、第一过渡螺柱、第一连接螺母、联通螺杆、第二连接螺母、第二过渡螺柱和第二预埋漏出钢板,第一预埋漏出钢板依次通过第一过渡螺柱、第一连接螺母、联通螺杆、第二连接螺母和第二过渡螺柱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连接。

第一过渡螺柱的一端插接于第一预埋漏出钢板内,第二过渡螺柱的一端插接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内,第一过渡螺柱的中心线与第二过渡螺柱的中心线平行,第一预埋漏出钢板和第二预埋漏出钢板左右对称设置。

第一预埋漏出钢板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的大小和形状相同。

第一过渡螺柱与第二过渡螺柱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一过渡螺柱与第二过渡螺柱左右对称设置。

第一过渡螺柱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连接螺母的一端内,第二过渡螺柱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连接螺母的一端内。

第一连接螺母与第二连接螺母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一连接螺母与第二连接螺母左右对称设置。

第一连接螺母的内径的规格为M16。

联通螺杆呈U、V或C形,联通螺杆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联通螺杆的一端插接于第一连接螺母的另一端内,联通螺杆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连接螺母的另一端内。

第一过渡螺柱、第一连接螺母、联通螺杆、第二连接螺母和第二过渡螺柱的材质均为钢。

一种综合管廊,含有多个串联的混凝土涵管,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涵管之间通过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连接,第一预埋漏出钢板埋设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涵管中的一个混凝土涵管内,第二预埋漏出钢板埋设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涵管中的另一个混凝土涵管内,第一连接螺母、联通螺杆和第二连接螺母位于混凝土涵管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结构简单、无需焊接,方便更换及拆卸,从而解决施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第一预埋漏出钢板;2、第一过渡螺柱;3、第一连接螺母;4、联通螺杆;5、第二连接螺母;6、第二过渡螺柱;7、第二预埋漏出钢板;

10、混凝土涵管;11、接地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包括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第一过渡螺柱2、第一连接螺母3、联通螺杆4、第二连接螺母5、第二过渡螺柱6和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依次通过第一过渡螺柱2、第一连接螺母3、联通螺杆4、第二连接螺母5和第二过渡螺柱6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连接,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螺柱2的一端插接于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内,第二过渡螺柱6的一端插接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内,第一过渡螺柱2的中心线与第二过渡螺柱6的中心线平行,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和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左右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均为块状,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之间的距离可调。第一过渡螺柱2与第二过渡螺柱6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一过渡螺柱2与第二过渡螺柱6的外表面均设有外螺纹,第一过渡螺柱2与第二过渡螺柱6左右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螺柱2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连接螺母3的一端内,第二过渡螺柱6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连接螺母5的一端内。第一连接螺母3与第二连接螺母5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一连接螺母3与第二连接螺母5左右对称设置。第一连接螺母3的内径的规格为M16。

在本实施例中,联通螺杆4呈U、V或C形,联通螺杆4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联通螺杆4的一端插接于第一连接螺母3的另一端内,联通螺杆4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连接螺母5的另一端内,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在图1的左右两侧互为镜像,第一过渡螺柱2与第二过渡螺柱6在图1的左右两侧互为镜像,第一连接螺母3与第二连接螺母5在图1的左右两侧互为镜像,第一过渡螺柱2、第一连接螺母3、联通螺杆4、第二连接螺母5和第二过渡螺柱6的材质均为钢,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与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之间的电阻为不大于1欧姆。

下面介绍一种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含有多个串联的混凝土涵管10,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涵管10之间上述的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连接,其中,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埋设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涵管10中的一个混凝土涵管10内,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埋设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涵管10中的另一个混凝土涵管10内,第一连接螺母3、联通螺杆4和第二连接螺母5位于混凝土涵管10外。

具体的,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的部分或全部埋设于混凝土涵管10内,混凝土涵管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和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内的螺纹孔处于暴露状态,以便于第一过渡螺柱2的插入,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与混凝土涵管10内接地钢筋11连接。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的埋设方式与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的埋设方式相同,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介绍。

该综合管廊的具体施工方式如下:

1、预制单根混凝土涵管10时,在混凝土涵管10的两端预埋好接地系统墙面漏出钢板(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或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每根混凝土涵管10的预埋漏出钢板的数量按接地系统要求制作。

2、多根混凝土涵管10对接串联成综合管廊后,如图1所示,将第一过渡螺柱2的下端旋入第一预埋漏出钢板1的螺纹孔内,第二过渡螺柱6的下端旋入第二预埋漏出钢板7的螺纹孔内,做好接地系统联通的准备。

3、将带有第一连接螺母3与第二连接螺母5的联通螺杆4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一过渡螺柱2和第二过渡螺柱6,分别旋转第一连接螺母3与第二连接螺母5,使联通螺杆4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母3与第一过渡螺柱2连接,联通螺杆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螺母5与第二过渡螺柱6连接,第一过渡螺柱2、第一连接螺母3、联通螺杆4、第二连接螺母5和第二过渡螺柱6的材质均为金属材料(如钢),从而将得整个综合管廊的接地系统联通,综合管廊内的静电或漏电可以通过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地联通装置导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