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振式路基压实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199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振式路基压实度检测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基施工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偏振式路基压实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路基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刚度,给路面层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承,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路面压实质量的检测现有的一种方法是灌砂法,灌砂法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操作过程繁琐,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路面压实质量的检测现有的另一种方法是环刀法,环刀法是测量现场密度的传统方法。国内习惯采用的环刀容积通常为200cm3,环刀高度通常约5cm。该法用环刀挖坑取样,测出湿密度,扣除水分得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相比,得到路基的实际压实度k值,其不足之处是,费时费工,因挖坑而对路基、路面造成损伤。

传统的压实度现场检测需要测出土壤中的含水率,该过程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1)酒精燃烧法。该种方法将酒精倒入盛有取样土壤的盒子内,直接点火将土壤中的水分烧干。由于经常有风的干扰,使得燃烧的酒精火焰不容易看清,尤其在阳光下更难看清楚,因此经常造成安全事故。(2)烘箱烘干法。该法将现场取的土放入烘箱,一般烘干的时间约为8小时,因此速度较慢,不能适用于快速化施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偏振式路基压实度检测仪,快速、无损、准确的测量路基的压实度。

影响路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填料(填料的粒径)、含水率;对于同一填料,路基的压实度与含水率呈非线性关系,土壤在最佳含水率时才能得到最好的压实含水率;而对于不同的物体在给定的同一振动源下振动,其振动加速度是不同的;对于同一填料,同一振动源下,不同压实度与其振动加速度也是不同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振式路基压实度检测仪,包括北斗定位系统、偏振装置、主体(1)、盒体(2)、传感器(4)、控制终端(6)、控制器(7);盒体(2)设置于主体(1)表面,所述偏振装置的电机(3)设置在盒体(2)上,电机(3)的前端设置有转盘(31),所述转盘(31)通过连杆(32)与滑块(33)连接,所述连杆(32)与转盘(31)和滑块(33)均为铰接,所述滑块(33)设置于两相对设置的槽板(34)之间,槽板(34)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传感器(4),传感器(4)和电机(3)均与盒体(2)内的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北斗定位系统均与控制终端(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北斗定位系统包括差分基准站、设置在盒体(2)上的北斗定位接收机(8),接收机(8)与控制器(7)连接。在有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即CORS系统)的地区,可以不设差分基准站,直接接收CORS信号,提高北斗定位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北斗定位系统兼容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的前段设置有红外水分测定仪(5)。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33)的底部设置有锤头(341)。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终端(6)为便携式可移动计算机。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可折叠的轮子(101),所述轮子(101)折叠方向为向外张开。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2)的下端设置有轮子(101)。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的后端还设置有伸缩把手(10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偏振式路基压实度检测仪,快速、无损、准确的测量路基的压实度,以点代面,方便高效;采用偏置是曲柄滑块机构,避免振动损坏电机,传动平稳,且频率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基于北斗定位系统和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

北斗差分技术即将一台北斗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由基准站实时将这一数据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改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初步建成或正在建立类似的省、市级CORS系统,通过授权拨号登录,对外开放网络使用权,实现用户实时高精度差分定位,系统通过移动网络、UHF电台、Internet等形式向用户播发定位数据,从而不再需要基准站,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

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或“数模”)是一个表示地形特征的、空间分布的、有规则的数字阵列,也就是地表单元平面位置及其地形属性的数字化信息的有序集合。它是地表2维地理空间位置和其相关的地表属性信息的数字化表现。DTM主要由格网(Grid)与不规则三角网 (TIN)两种数据格式来表示,而以后者更为重要。而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是用一系列的互不交又、互不重复的三角形逼近地形表面,与Grid相比,TIN在拟合地表上更灵活、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主体;2、盒体;3、电机;4、传感器;5、红外水分测定仪;6、控制终端;7、控制器;8、接收机;31、转盘;32、连杆;33、滑块;34、槽板;341、锤头;101、轮子;10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北斗定位系统、偏振装置、主体1、盒体2、传感器4、控制终端6、控制器7;盒体2设置于主体1表面,所述偏振装置的电机3设置在盒体2上,电机3的前端设置有转盘31,所述转盘31通过连杆32与滑块33连接,所述连杆32与转盘31和滑块33均为铰接,所述滑块33设置于两相对设置的槽板34之间,槽板34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传感器4,传感器4和电机3均与盒体2内的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北斗定位系统均与控制终端6连接;所述转盘31、连杆32、滑块33、槽板34之间形成曲柄滑块机构,电机3采用伺服电机,通过调节电机3转速实现振动频率可调。

优选的,所述北斗定位系统e包括差分基准站、设置在盒体2上的北斗定位接收机8,接收机8与控制器7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1的前段设置有红外水分测定仪5,红外水分测定仪5和主体1为可分离安装,可以将主体1的前段设置盲孔,将红外水分测定仪5置于盲孔内,便于存放。

优选的,所述滑块33的底部设置有锤头341。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终端6为计算机或者手持终端,传感器4为加速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可折叠的轮子101,所述轮子101折叠方向为向外张开,便于移动,测量时折叠,提高精准度。

优选的,所述盒体2的下端设置有轮子101。

优选的,所述主体1的后端还设置有伸缩把手102。

具体使用时,第一步,标定最佳振动频率,在同一填料中,在最佳含水率下,采用不同频率振动,测量压实度与最大加速度的关系,通过数据拟合性分析,确定最佳频率;在最佳频率下,压实度与最大加速度的离散性最小。

第二步,测量路床的最大加速度,在路床压实以后,将检测仪置于路床上的某处,数据测量点可以随机选取,且测量的点为分散的多处;然后在标定的最佳频率下,测量此频率下的最大加速度,其测量过程为:将检测仪置于路基该处,通过控制终端6给出信号,使得控制器7控制电机3转动,曲柄滑块机构运动,从而使得锤头341运动,并使得主体1在最佳的振动频率下开始振动,通过传感器4检测主体1的最大加速度;若此加速度值大于该层的临界加速度,则合格;若小于,则返工后重测。在测量同时,通过北斗差分定位系统测量记录该处的对应数据,为后期通过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测量高程做好准备。最后,将检测数值以及对比结果实时反馈记录在控制终端6内。受土样的种类,层数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压实度每层的要求不一样,因此每一层都对应有该层的临界加速度,临界加速度对应临界压实度。

第三步,路基填筑,将填料运输到相应位置,并将填料摊平,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检测仪上的红外水分测定仪5多次进行填料的含水率测量,如果符合含水率要求,则进行压实;如果不符合,则进行翻晒或者补洒水。

第四步,测量层厚,路基填筑压实之后,将测量仪置于压实后的路基所取的随机分散的点上,通过北斗差分定位系统测量记录该处的对应数据,并实时反馈记录在控制终端6内;控制终端6通过与前一层所得数据,构建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计算得出层厚;层厚达标以后,进行下一步;如不达标,刨去多余填料。

第五步,测量最大加速度,将检测仪置于压实后的路基上,通过控制终端6给出信号,使得控制器7控制电机3转动,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带动锤头341运动,并使得主体1在最佳的振动频率下开始振动,通过传感器4检测主体1的最大加速度;然后继续在随机分散的若干点上测量最大加速度;若所测加速度值大于该层的临界加速度,则合格;否则继续压实,直到合格。

第六步,循环第三步至第五步,直至最后一层压实合格。每一层测量时,对应数据都记录与控制终端6内。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终端6还与管理终端进行实时通信,将控制终端6所有测得的各项数据如:北斗定位数据,时间数据,层厚,含水率等进行实时传输记录于管理终端,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将不合格数据删除、或者不记录等作弊行为,管理终端为施工方、业主、检测机构等各方所共同监督管理的终端,可以为电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