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840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



背景技术:

管幕工法最早在日本被用于修建穿越铁路的通道工程,国内首次使用管幕工法是在香港某城市地下通道的修建中。管幕工法经过国内学多年的研究和在工程中的成功实施,其已发展成熟。但由于传统的管幕结构管径较小,管内施工困难,管间横向刚度比较弱,无法进行大断面开挖,故开挖管幕内部土体时,需要架设大量临时支撑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施工进度较慢。横向断面多为拱形结构,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明挖工作坑,在地面下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导洞施工,导洞施工时及时做好初期支护,配合注浆技术加固土体;先进行a导洞施工,a导洞施工结束后进行b导洞、c导洞、d导洞施工;

(2)利用明挖一侧工作坑,搭建施工作业平台,将大直径钢管顶入土体,顶进钢管同时在钢管头注入膨润土减少顶进阻力,在钢管上部进行注浆加固土体,钢管顶进一段距离后,进行人工掏土,然后继续顶进;

(3)在钢管中沿着钢管纵向隔0.5-1.2m焊接工字钢横向支撑;

(4)a导洞底部铺设防水层,然后进行底纵梁施工,根据钢管柱设计位置对a导洞和b导洞进行人工挖孔,人工挖孔后进行钢管柱的支模和浇筑;

(5)在b导洞内进行顶纵梁钢筋绑扎和支模浇筑,同时铺设顶纵梁的防水设施,并同时预留好钢筋及防水接头条件;

(6)在c导洞和d导洞内进行人工挖孔,然后进行人工挖孔桩及冠梁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7)将钢管水平间隔0.1倍管径—1倍管径水平顶入土体,钢管切割方槽1m——10m,方槽处相邻钢管用钢板焊接牢固形成方桶,在钢管之间形成横向通道;

(8)c导洞和d导洞根据钢管方槽位置与所述横向通道连通,在c导洞、d导洞及所述横向通道内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横梁或者横向焊接型钢形成横梁,使横梁、冠梁和顶纵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对管幕横向支撑;

(9)采用台阶法分段开挖负一层土体至中板位置,开挖同时破除部分c导洞和d导洞,边开挖土体边切割钢管下部多余部分,同时用钢板将钢管连接,开挖结束后浇筑负一层中板和侧墙;

(10)挖负二层土体至底板位置,破除a导洞,并浇筑底板和侧墙;

(11)浇筑顶板后,b导洞、c导洞、d导洞内回填素混凝土。

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其优选方案为大直径钢管为1.0m-2.2m。

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其优选方案为利用液压千斤顶或顶管机实现大直径钢管的顶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管幕工法,此支护体系方便管内施工,横向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型钢作为支撑,弥补了传统管幕结构各钢管横向刚度不够,可以进行大断面开挖,大大提高了其横向刚度和承载力。在开挖管幕下方的土体时,不需要架设大量的支撑,进而减少了施工造价,缩短了工期,简化了施工工序。本发明的创新点如下:

1)本工法采用大直径钢管,钢管采用横向支撑进行局部加强,提高大直径钢管承载力;

2)横向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型钢连接,弥补了传统管幕结构各钢管间仅用锁扣连接,致使管幕结构相邻钢管的连接处受力十分薄弱的缺点,本工法提出的新型管幕支护体系大大提高了其横向刚度和承载力,大断面开挖钢管幕下方土体时,无需架设大量的临时支撑,进而减少施工造价,缩短工期,简化施工工序。

3)本工法提出的管幕结构上部为水平面,整体断面为矩形结构,相对于拱形断面,大大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4)本工法采用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减少施工工序,保证施工质量,可进行大断面开挖缩短工期并降低造价;增加横向刚度,降低地面沉降。

5)本工法边跨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护,与竖向采用钢管支护的管幕工法相比,减少顶管数量,节省工期和降低造价。

6)本工法顶板一次性浇筑,与传统的两次衬砌相比,施工步骤更简单,工期更短,造价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洞、钢管顶进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板、钢管柱、顶板、人工挖空住、冠梁和钢管切割方槽施工示意图。

图中,1为a导洞,2为b导洞,3为c导洞,4为d导洞,5为大直径钢管,6为注浆加固土体,7为底纵梁,8为钢管柱,9为顶纵梁,10为横向支撑,11为人工挖孔,12为冠梁,13为方槽,14为人工挖孔桩,15为横梁,16为侧墙,17为中板,18为底板,19为素混凝土,20为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明挖工作坑,在地面下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进行导洞施工,导洞施工时及时做好初期支护,配合注浆技术加固土体;先进行a导洞1施工,a导洞1施工结束后进行b导洞2、c导洞3、d导洞4施工;

(2)利用明挖一侧工作坑,搭建施工作业平台,将大直径钢管5顶入土体,顶进钢管同时在钢管头注入膨润土减少顶进阻力,在钢管上部进行注浆加固土体6,钢管顶进一段距离后,进行人工掏土,然后继续顶进;

(3)在钢管中沿着钢管纵向隔0.5-1.2m焊接工字钢横向支撑10;

(4)a导洞1底部铺设防水层,然后进行底纵梁7施工,根据钢管柱8设计位置对a导洞1和b导洞2进行人工挖孔11,人工挖孔11后进行钢管柱8的支模和浇筑;

(5)在b导洞2内进行顶纵梁9钢筋绑扎和支模浇筑,同时铺设顶纵梁9的防水设施,并同时预留好钢筋及防水接头条件;

(6)在c导洞3和d导洞4内进行人工挖孔11,然后进行人工挖孔桩14及冠梁12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7)将钢管水平间隔0.1倍管径—1倍管径水平顶入土体,钢管切割方槽1m——10m,方槽13处相邻钢管用钢板焊接牢固形成方桶,在钢管之间形成横向通道;

(8)c导洞3和d导洞4根据钢管方槽13位置与所述横向通道连通,在c导洞3、d导洞4及所述横向通道内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横梁15或者横向焊接型钢形成横梁15,使横梁15、冠梁12和顶纵梁9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对管幕横向支撑;

(9)采用台阶法分段开挖负一层土体至中板17位置,开挖同时破除部分c导洞3和d导洞4,边开挖土体边切割钢管下部多余部分,同时用钢板将钢管连接,开挖结束后浇筑负一层中板17和侧墙16;

(10)挖负二层土体至底板18位置,破除a导洞1,并浇筑底板18和侧墙16;

(11)浇筑顶板后,b导洞2、c导洞3、d导洞4内回填素混凝土19。

大直径钢管5为1.0m-2.2m。

利用液压千斤顶或顶管机实现大直径钢管5的顶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