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及其自动调节水槽和浮动恒流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371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及其自动调节水槽和浮动恒流闸门。



背景技术:

在天然河道上拦河筑坝,开发利用水资源,造福于民,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上下游的河段环境与生态保护问题是其建设与运行最主要的问题,水电工程配套的生态流量泄放的设施多种多样,其结构型式包括泄水洞、泄水闸、放水管、放水底孔等,均为结合下游减水河段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生态流量的泄放,但这种泄放方式受人为控制的影响较大,而且由于泄放水出水口位置的原因,会造成出水压力过大或者是落差过大,影响下游的流域内的水生物游向上游的繁殖地产卵繁殖,阻断了水生物的洄游通道,破坏产卵场和减少渔业资源量,这对完成生命历史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范围迁移的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水生物往往是毁灭性的,水利大坝的建设势必会影响上下游生物的联系,有些生物访问不了它所需求的栖息地,日积月累有可能造成许多珍贵的物种从此消失。具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在过去40年中,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三万种物种灭绝,人类过分的破坏环境使生物失去繁殖和栖息地是主要原因,因此,从环境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建设绿色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型水利水电工程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及其自动调节水槽和浮动恒流闸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施工,且有利于下游的流域内的水生物游向上游的繁殖地产卵繁殖的一种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及其自动调节水槽和浮动恒流闸门,在满足水电工程正常发电运行要求的同时,又能有效保障水电站流域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用水的合理泄放,确保水电站的经济效益、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兼备,真正实现建设绿色环保型水电工程的目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浮动恒流闸门,包括大坝(1)、山体(2)、上游蓄水池(3),其特征是所述大坝(1)上设置生态给水门(5),生态给水门(5)的上游蓄水池(3)一侧有活动闸门(12),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固定连接,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的上部有与入水口(10)紧密活动连接,压轮(13)在活动闸门(12)的外面,使活动闸门(12)紧贴在大坝(1)上。

进一步说,生态给水门(5)的上部高度比上游蓄水池(3)蓄水上限高出入水口(10)高度的二分之一,生态给水门(5)的下部高度比上游蓄水池(3)蓄水下限低出入水口(10)高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说,压轮(13)可以转动,其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大坝(1)的上面。

进一步说,浮体(11)的上部两侧可以固定安装调整浮体(16),调整浮体(16)的外侧可以固定连接各种规格的调整浮体(16)。

一种自动调节水槽,包括大坝(1)、山体(2)、上游蓄水池(3),其特征是所述大坝(1)上设置生态给水门(5),生态给水门(5)的上游蓄水池(3)一侧有活动闸门(12),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固定连接,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的上部有与入水口(10)紧密活动连接,压轮(13)在活动闸门(12)的外面,使活动闸门(12)紧贴在大坝(1)上,活动水槽(6)从生态给水门(5)中穿过,活动水槽(6)一端的入水口(10)在上游蓄水池(3)中,另一端是水槽活接(7)。

一种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包括大坝(1)、山体(2)、上游蓄水池(3)、水力发电机出水口(4)、下游出水道(9),其特征是所述大坝(1)上设置生态给水门(5),生态给水门(5)的上游蓄水池(3)一侧有活动闸门(12),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固定连接,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的上部有与入水口(10)紧密活动连接,压轮(13)在活动闸门(12)的外面,使活动闸门(12)紧贴在大坝(1)上,活动水槽(6)从生态给水门(5)中穿过,活动水槽(6)一端的入水口(10)在上游蓄水池(3)中,另一端通过水槽活接(7)与生态通道(8)活动连接,生态通道(8)与自然形成的水域相连接,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与水平的最佳角度在1—3度。

一种自动调节水槽,包括大坝(1)、山体(2)、上游蓄水池(3),其特征是所述大坝(1)上设置生态给水门(5),生态给水门(5)的上游蓄水池(3)一侧有活动闸门(12),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固定连接,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的上部有与入水口(10)紧密活动连接,压轮(13)在活动闸门(12)的外面,使活动闸门(12)紧贴在大坝(1)上,活动水槽(6)的水槽内设置有交错排列的减速墙(14),活动水槽(6)从生态给水门(5)中穿过,活动水槽(6)一端的入水口(10)在上游蓄水池(3)中,另一端通过水槽活接(7)与生态通道(8)活动连接,活动水槽(6)上面有防护网(15)。

一种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包括大坝(1)、山体(2)、上游蓄水池(3)、水力发电机出水口(4)、下游出水道(9),其特征是所述大坝(1)上设置生态给水门(5),生态给水门(5)的上游蓄水池(3)一侧有活动闸门(12),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固定连接,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的上部有与入水口(10)紧密活动连接,浮体(11)的上部两侧可以固定安装调整浮体(16),压轮(13)在活动闸门(12)的外面,使活动闸门(12)紧贴在大坝(1)上,活动水槽(6)从生态给水门(5)中穿过,活动水槽(6)一端的入水口(10)在上游蓄水池(3)中,另一端通过水槽活接(7)与生态通道(8)活动连接,活动水槽(6)和生态通道(8)的水道内设置有交错排列的减速墙(14),活动水槽(6)和生态通道(8)的上面有防护网(15),生态通道(8)出口与自然形成的水域相连接,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与水平的最佳角度在3—5度。

进一步说,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的水量能够确保流域的成年水生物能够正常往返游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调节恒流闸门

图4为活动水槽(6)和生态通道(8)的连接处俯视图。

图3虚线部分表示生态给水门(5)被活动闸门(12)和浮体(11)遮挡的部分

图中1----大坝2----山体3----上游蓄水池4----水力发电机出水口5----生态给水门6----活动水槽7----水槽活接8----生态通道9----下游出水道10---入水口11---浮体12---活动闸门13---压轮14---减速墙15---防护网16调整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以水电站为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实例1本发明由大坝(1)和山体(2)组合成的上游蓄水池(3)和下游出水道(9),在所述大坝(1)上设置水力发电机出水口(4)和生态给水门(5),生态给水门(5)的上部高度比上游蓄水池(3)蓄水上限高出入水口(10)高度的二分之一,生态给水门(5)的下部高度比上游蓄水池(3)蓄水下限低出入水口(10)高度的二分之一,生态给水门(5)的上游蓄水池(3)一侧有活动闸门(12),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固定连接,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的上部有与入水口(10)紧密活动连接,浮体(11)的上部两侧可以固定安装调整浮体(16),调整浮体(16)的外侧可以固定连接各种规格的调整浮体(16),用来调整入水口(10)上游蓄水池(3)中的水位高度,使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的水量能够确保流域的成年水生物能够正常往返游动,压轮(13)的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大坝(1)的上面,压轮(13)在活动闸门(12)的外面,使活动闸门(12)紧贴在大坝(1)上,压轮(13)可以转动,使活动闸门(12)在上下浮动时灵活顺畅,活动水槽(6)从生态给水门(5)中穿过,活动水槽(6)一端的入水口(10)在上游蓄水池(3)中,另一端通过水槽活接(7)与生态通道(8)活动连接,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的出口与自然形成的水域相连接,本实例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与水平的最佳角度在1—3度。

实例2本发明由大坝(1)和山体(2)组合成的上游蓄水池(3)和下游出水道(9),在所述大坝(1)上设置水力发电机出水口(4)和生态给水门(5),生态给水门(5)的上部高度比上游蓄水池(3)蓄水上限高出入水口(10)高度的二分之一,生态给水门(5)的下部高度比上游蓄水池(3)蓄水下限低出入水口(10)高度的二分之一,生态给水门(5)的上游蓄水池(3)一侧有活动闸门(12),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固定连接,活动闸门(12)与浮体(11)的上部与入水口(10)紧密活动连接,浮体(11)的上部两侧可以固定安装调整浮体(16),调整浮体(16)的外侧可以固定连接各种规格的调整浮体(16),用来调整入水口(10)上游蓄水池(3)中的水位高度,使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的水量能够确保流域的成年水生物能够正常往返游动,压轮(13)的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大坝(1)的上面,压轮(13)在活动闸门(12)的外面,使活动闸门(12)紧贴在大坝(1)上,压轮(13)可以转动,使活动闸门(12)在上下浮动时灵活顺畅,活动水槽(6)从生态给水门(5)中穿过,活动水槽(6)一端的入水口(10)在上游蓄水池(3)中,另一端通过水槽活接(7)与生态通道(8)活动连接,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的出口与自然形成的水域相连接,由于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水流只能满足水中生物迁徙和游动,由于水量少,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所以在活动水槽(6)和生态通道(8)的上面设置有防护网(15),为了缩短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的长度,在活动水槽(6)和生态通道(8)的水道内设置有交错排列的减速墙(14),本实例水电站流域生态保护通道与水平的最佳角度在3—5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