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边坡地带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74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园林边坡地带雨水收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边坡地带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4305748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坡地园林内的蓄水灌溉装置。该发明通过在园林坡地的雨水汇集处设置蓄水池来蓄水用于灌溉。

但是该发明存在以下问题:在没有雨水集中汇集处的单侧倾斜园林坡地并不适用,没有办法起到良好的收集雨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边坡地带雨水收集系统,其优势在于可以收集单侧倾斜园林坡地的雨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边坡地带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倾斜坡地,所述倾斜坡地内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设有将水输送出去的输送装置,所述倾斜坡地上设有多根连通到蓄水腔中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包括一高一低交错设置的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相邻的所述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导水半管,所述导水半管的上端面和倾斜坡地的坡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水管来收集在倾斜坡地上流淌的雨水,雨水通过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引导进入蓄水腔中。连接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之间的导水半管则引导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之间的位置流过的雨水进入第二引水管中,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单侧倾斜的园林坡地上的雨水。且通过导水半管使得不需要在整个坡面上布满引水管,减少了引水管的使用量。设置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在不同高度上交错设置避免将导水半管水平方向设置,这样在导水半管中的雨水都会顺着导水半管向较低端流动,避免导水半管中积水,同时水流速较快的时候也不会像水平设置的导水半管那样流入导水半管的时候直接从导水半管的侧面冲出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坡地上位于第一引水管朝上的位置设有从上往第一引水管的位置收束的引水槽,相邻的所述引水槽的上端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仅有第一引水管、第二引水管和导水半管的情况下,倾斜坡地上的雨水绝大部分都是被导水半管收集之后通过第二引水管流入蓄水腔中,使得第一引水管的引水能力没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设置引水槽来引水,使得雨水首先通过引水槽引导进入第一引水管中。在降雨速度比较快导致引水槽和第一引水管中的水溢出来的时候,溢出来的水通过导水半管收集之后输送到第二引水管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槽的从上往第一引水管的位置逐渐变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于引水槽的上端比较宽,因此上端收集的雨水进入收束的下端时水深会增加,因此设置引水槽从上往第一引水管的位置逐渐变深。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水管、第二引水管和导水半管的上端面均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引水管面向引水槽一侧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过滤网来避免杂物通过引水管进入蓄水腔中。由于第一引水管面向引水槽一侧会有大量的杂物被雨水冲刷过来,因此设置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筐,在过滤筐内聚集大量的杂物之后就可以将过滤筐拆卸清洗,避免第一引水管的端口被完全堵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筐和引水槽的底面、侧壁贴合,所述过滤筐面向第一引水管的一侧和第一引水管的端口紧密贴合,所述过滤筐面向第一引水槽一侧敞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过滤筐和引水槽的底面、侧壁以及第一引水管的端口紧密贴合使得杂物不会从过滤筐和引水槽、第一引水管之间的缝隙中进入第一引水管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四周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网,所述延伸网的目数大于过滤网的目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通过过滤网和导水半管之间的间隙进入蓄水腔内的泥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半管的两侧设有多个卡块,所述延伸网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块和卡孔的配合来使得安装过滤网的时候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腔的侧壁和底面均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蓄水腔内设有多根一端成型在混凝土层内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透水性盖板,所述透水性盖板上设有多个被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穿过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混凝土层来使得蓄水腔有着良好的强度,避免蓄水腔在泥土层的压力下向内塌陷,而防水层则起到防止蓄水腔内的水渗透出去的作用,避免储水流失。通过支撑柱来支撑透水性盖板,通过透水性盖板来支撑倾斜坡地上层的泥土,同时透水性盖板可以使得渗透到泥土层的雨水可以通过透水性盖板进入蓄水腔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上均套设有橡胶密封环,所述橡胶密封环的两端设有直径大于大于橡胶密封环的卡环,所述卡环的间距小于透水性盖板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橡胶密封环的两侧设置卡环来卡住透水性盖板的两侧,通过两侧卡环与透水性盖板之间的挤压形成密封面,避免泥土进入蓄水腔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环背向橡胶密封环一端的外侧设有倾斜的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倾斜的引导面来使得卡环穿过穿孔的时候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来将雨水引入蓄水腔中,而导水半管则连接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的端口,这样设置较少的引水管就可以将倾斜坡地上流淌的雨水都收集起来;

2、设置引水槽来增加第一引水管的通水量,使得第一引水管的引水性能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隐藏过滤网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过滤网和导水半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引水槽和过滤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倾斜坡地;2、蓄水腔;3、输送装置;4、混凝土层;5、防水层;6、支撑柱;7、透水性盖板;8、穿孔;9、橡胶密封环;10、卡环;11、引导面;12、第一引水管;13、第二引水管;14、导水半管;15、引水槽;16、过滤网;17、延伸网;18、卡块;19、卡孔;20、过滤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边坡地带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倾斜坡地1,倾斜坡地1的内部挖有蓄水腔2,倾斜坡地1上插有多根连通到蓄水腔2中的引水管来将倾斜坡地1上流淌的雨水收集到蓄水腔2中。蓄水腔2内安装有将蓄水腔2底部的水输送出去的输送装置3。

如图2和图3所示,蓄水腔2的侧壁和底面都凝结有混凝土层4,混凝土层4上有一层防水层5来防止蓄水腔2中的蓄水渗出去。多根支撑柱6一端插入混凝土层4内,在混凝土层4凝结的时候和混凝土层4连接在一起。支撑柱6的上端抵接有透水性盖板7,通过透水性盖板7支撑倾斜坡地1的上层泥土,且使得泥土中的水分可以通过透水性盖板7进入蓄水腔2中。透水性盖板7上开有多个穿孔8,引水管上套有橡胶密封环9,橡胶密封环9的两端成型有直径大于橡胶密封环9的卡环10。两块卡环10之间的间距略小于透水性盖板7的厚度,使得引水管通过橡胶密封环9固定在透水性盖板7上的时候,通过两侧卡环10与透水性盖板7之间的挤压形成密封面,避免泥土进入蓄水腔2中。卡环10背向橡胶密封环9一端的外侧成型有倾斜的引导面11来使得卡环10穿过穿孔8的时候更加方便。

如图1和图4所示,引水管的上端延伸到倾斜坡地1的坡面,引水管分为第一引水管12和第二引水管13一高一低交错设置,且相邻的第一引水管12和第二引水管13之间连有导水半管14,导水半管14的上端面和倾斜坡地1的坡面平齐。倾斜坡地1上位于第一引水管12朝上的位置开有往上逐渐变浅的引水槽15,且引水槽15从上往下向第一引水管12的位置收束,相邻的引水槽15上端相连。第一引水管12的端口面向引水槽15的一侧使得引水槽15收集的雨水可以进入第一引水管12中。第一引水管12、第二引水管13以及导水半管14的上端面都安装有过滤网16来避免杂物进入蓄水腔2(图2中示出)中。

如图5所示,过滤网16由不锈钢制成,在过滤网16的四周成型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网17,且延伸板的目数大于过滤网16的目数,减少通过过滤网16和导水半管14之间的间隙进入蓄水腔2内的泥土。导水半管14的侧面成型有多个卡块18,延伸板上开有和卡块18相适配的卡孔19来配合固定过滤网16。

如图6所示,由于第一引水管12面向引水槽15一侧会有大量的杂物被雨水冲刷过来,因此在第一引水管12面向引水槽15的位置设置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筐20。在过滤筐20内聚集大量的杂物之后就可以将过滤筐20拆卸清洗,避免第一引水管12的端口被完全堵塞。过滤筐20和引水槽15的底面、侧壁完全贴合,且过滤筐20的一侧与第一引水管12的端口紧密贴合,过滤筐20面向第一引水槽15的一侧敞口。

降雨时雨水在地表流淌的时候,在倾斜坡地1上的雨水沿着坡面向下流动。在雨水流经引水槽15时经过引水槽15的引导向第一引水管12处汇集,通过第一引水管12进入蓄水腔2内,雨水中夹带的杂物则留在过滤筐20中。在降水速度较快时,部分雨水从引水槽15的两侧以及第一引水管12中溢出来,溢出来的水经过导水半管14的引导着之后进入第二引水管13中,通过第二引水管13进入蓄水腔2内。还有部分的雨水在倾斜坡地1渗透进泥土层之后通过透水性盖板7进入蓄水腔2中。储存在蓄水腔2中的雨水可以通过输送装置3输送出去用于灌溉以及其他用水。

施工步骤:

步骤a,定位放线

放线位置以蓄水腔2设计边缘线向外延伸0.5m为准。

步骤b,基坑开挖

挖至设计标高之后夯实基底:密实度百分之93,200厚级砂石垫层,100厚c20素混凝土垫层。

步骤c,蓄水腔2底面和内壁施工

hpb235级和hrb335级钢筋接头绑扎形成基层,模型板围拢钢筋基层形成底面、内壁以及支撑柱6,填充混凝土成型。在蓄水腔2的底面、内壁以及支撑柱6上成型2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防水层5。

步骤c,透水性盖板7施工

在支撑柱6上搭设透水性盖板7,相邻的透水性盖板7之间以及透水性盖板7和蓄水腔2侧壁之间水泥密封。

步骤d,引水管安置

将引水管穿过穿孔8之后通过橡胶密封圈密封,在透水性盖板7的上方为引水管搭建木质的三角支撑架。

步骤e,坡面成型

填充泥土后成型坡面,将引水管上端超出剖面的部分切割平整然后在相邻的引水管之间挖槽之后安装导水半管14,之后在坡面上位于第一引水管12朝上的位置开挖引水槽15,在引水槽15中安装过滤筐20,并在第一引水管12、第二引水管13以及导水半管14的上方安装过滤网16。然后将泥土向导水半管14的方向聚拢填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