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833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包括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和存储渗漏装置,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相连接,弃流装置与市政排水通道、市政排污管道以及过滤净化设备相连接,过滤净化设备设置于存储渗漏装置之上或独立设置于地下通过管道与存储渗漏装置相连接。本系统根据各城市所规划的初期雨水弃流值,在任何降雨情况下,均能精准实现雨水收集?精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功能,并且能有效地确保行洪安全,结构可靠,维护方便,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专利说明】
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城市建设解决雨水排放问题的思路是快排块放,通过地面雨水口收集将其排水市政雨水管网系统,最终引流至自然水域。这种处理方法并未考虑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浪费了自然资源,并且未设置调蓄与净化设施,在强降雨环境下被雨水卷入管路系统的垃圾与杂物不仅容易堵塞管路,同样会对自然水域造成环境污染。
[0003]为了解决上问题,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即针对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新型雨洪管理概念,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能够弹性应对雨水带来的冲击,在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必要时将存储并处理后的雨水释放利用。
[0004]现有技术中对雨水存储及利用的思路是集中至大型蓄水池内储存,需要时再通过管道进行输送或移动工具转运,此类大型蓄水池维护成本较高,且雨水挥发及运输中的消耗等浪费程度较严重,并未做到真正的节能环保及资源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包括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和存储渗漏装置,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相连接,弃流装置与市政排水通道、市政排污管道以及过滤净化设备相连接,过滤净化设备设置于存储渗漏装置之上或独立设置于地下通过管道与存储渗漏装置相连接。
[0007]作为选择,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路面的入水口,入水口与路面平齐设置有格栅盖板,入水口下方设置有沉积腔,沉积腔通过引水管与过滤腔相连接,过滤腔上部侧壁与引水管贯通连接,尾部与排水管贯通连接,过滤腔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挂篮,过滤挂篮边缘距离过滤腔及排水管侧壁均留有一定间距。
[0008]作为选择,引水管底部设置有沉积块,引水管上方与格栅盖板边缘平齐位置竖直设置有栅栏,所述栅栏上设置有多个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上的过滤挡板,过滤挡板间留有一定间距,沉积块尾端伸出其所在的过滤腔侧壁边缘,沉积块所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悬挂块,过滤挂篮一端设置在悬挂块上,另一端设置在沉积块尾端。
[0009]作为选择,所述弃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装置上部的弃流装置入水口和装置中部的收集口,弃流装置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收集装置的排水管尾端相连接,弃流装置底部竖直设置有挡流板,挡流板和收集口所在的侧壁构成的腔室被隔板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隔板上设置有漏孔,挡流板下部横向设置有弃流板,弃流板将挡流板、收集口相对的侧壁构成的腔室分割为位于上方的蓄流腔和位于下方的弃流腔,弃流板上设置有弃流口,挡流板上设置有贯通蓄流腔与下腔室的漏液口,和贯通下腔室与弃流腔的排液口,漏液口与排液口面积相等。
[0010]作为选择,弃流装置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弃流口和漏孔开闭的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为用于控制漏孔开闭的第一浮球阀和用于控制弃流口开闭的第二浮球阀,弃流口下方还设置有磁吸阀,弃流装置中上部设置有泄洪口,泄洪口底部高于收集口顶部,泄洪口与市政排水管道相连接,弃流管与市政排污管道相连接,弃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限流阀,弃流装置入水口下方设置有过滤防护篮,收集口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弃流装置中挡流板顶端与弃流装置收集口所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引流管,上腔室入水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条,弃流腔外接弃流管,与市政排污管道相连接,弃流管上设置有弃流装置限流阀。
[0011]作为选择,所述过滤净化设备为设置在存储过滤装置上的过滤井,所述过滤井内设置有逆向过滤装置,所述逆向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过滤井入水口下方的法兰挡板以及环形内壁,法兰挡板和环形内壁包围而成的腔室下方开口为过滤入口,组合式过滤装置设置于过滤入口上方,过滤井收集管道位于组合式过滤装置上方,所述组合式过滤装置包括框架和过滤模块,框架内部设置有数层过滤格,过滤模块设置在过滤格内,过滤模块的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间可替换,过滤模块内设置有过滤芯体,过滤芯体为石英砂、活性炭、滤网或滤布。
[0012]作为选择,所述过滤井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排污通道,排污口面积小于过滤井入水口面积,排污口上方设置有过滤井浮球阀,排污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浮球阀包括过滤井球塞、过滤井连接杆和过滤井浮球,过滤井球塞上设置有通槽,过滤井浮球设置于环形内壁与过滤井壁之间,过滤井浮球上方与下方均设置有限位板。
[0013]作为选择,所述存储渗漏装置为雨水过滤储存渗漏一体罐,罐体为双层壁结构,内壁所包围的腔室构成储水腔,储水腔与过滤井收集管道贯通,储水腔内壁和外壁间的腔室构成渗漏腔,外壁下部开设有渗漏孔,内壁上部设置有贯通储水腔与渗漏腔的溢流孔,渗漏腔内间隔设置有支撑肋板。
[0014]作为选择,支撑肋板上开设有引水孔,溢流孔上设置有渗漏孔单向阀,罐体顶部设置有检修孔,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座。
[0015]作为选择,渗漏罐设置于路面下方的基建坑内,基建坑壁和底部铺设有渗水土工布,罐体与基建坑壁间用滞流渗流层填充,基建坑底部还设置有加固层,支撑座设置于加固层上方,所述滞流渗流层为尺寸Imm-1Omm的沙烁石混合组成。
[0016]本实用新型中各装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如下:
[0017]1.本系统整合了雨水前期收集预处理、弃流分流、过滤净化及存储渗漏功能,降雨后雨水进入收集装置,经过沉积与过滤后进入弃流装置,将前期被污染的雨水被弃流,较为清洁的雨水随管路进入过滤净化设备,过滤净化后的雨水进入存储渗漏装置储存,并直接从罐内渗透至地下土壤,渗漏效率高,无蒸发、转移、管路损失。
[0018]2.在收集装置中,沉积腔的位置设置于入水口之前,在降雨后路面雨水流入入水口前,必须先经过沉积腔,使雨水中夹杂的泥沙进入沉积腔内沉积,同时入水口上设置有过滤挡板,将水中的漂浮物与大型垃圾拦截在入水口外,当雨水进入过滤腔后,过滤挂篮再次对未背过滤挡板拦截的较细小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进入收集管道的雨水被充分过滤预处理,提高了管路内的雨水清洁度。入水口宽度小于沉积腔入口宽度,位于入水口侧前方的雨水必须首先流经沉积腔,防止未沉积的雨水直接进入入水口,提高了沉积效率。沉积腔底部设置有渗水口,当雨停后沉积腔内残留的雨水可通过渗水口渗漏进入所设置位置周边的土壤内,以补充地下水。
[0019]3.沉积腔设置于路面边缘,维护人员能够从管路外部看到活动栅栏隔板下方沉积池内泥沙的沉积情况,路面边缘设置有L型缓冲块,活动栅栏隔板设置于L型缓冲块上,可承受车辆及行人经过的压力,减少活动盖板与地面安装部位的碰撞磨损,提高装置使用寿命,活动栅栏隔板三条侧边均设置于缓冲垫块上,另一边与过滤挡板以活动铰链方式形成活动连接,将活动栅栏隔板直接抬起即可对沉积腔内部进行清理,缓冲块和过滤挡板下方设置有水泥垫块,保证稳定性。
[0020]4.过滤挡板采用类似百叶窗叶的倾斜式设计,沿雨水入水方向倾斜向上,使漂浮物与体积较大的垃圾被挡在斜板外,而雨水可以从挡板间的间隙进入引水管内。过滤挂篮边缘距离过滤腔壁留有一定间距,使被过滤的雨水能够较为迅速地通过过滤挂篮进入排水管。
[0021]5.在弃流装置中,通过第一浮球阀、第二浮球阀和磁吸阀的组合设置,实现液位自动控制阀门开闭,从而实现雨水自动弃流与收集,可根据所在城市的前期雨水弃流量,设置弃流装置内各腔室的容积,第一、第二浮球阀的浮力值以及磁吸阀的开闭阈值,实现精准弃流,使弃流装置在弃流完毕后较为迅速地收集雨水,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0022]6.上腔室入水口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条,可通过调整挡条的数目以调整上腔室最大蓄流量,从而控制装置总弃流量,挡条数目越多,上腔室最大蓄流量越大,一次性进入下腔室的水量越大,关闭电磁阀需要弃流次数越少,从而达到控制弃流总量的目的,以此实现适应不同城市对弃流量的不同需求。
[0023]7.当遭遇强降雨时,雨水迅速充满蓄流腔,水压过大导致磁吸阀无法关闭,导致装置始终处于弃流状态,无法进行雨水收集。因此挡流板顶端与弃流装置收集口所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当上述情况发生时,高于弃流板的水位从引流管直接排入下腔室,使第二浮球阀迅速关闭弃流口,引导装置进入雨水收集状态,弃流后的雨水进入过滤净化设备。为避免管路倒灌,超过收集口的雨水从泄洪口排入市政排水管路。
[0024]8.过滤净化设备内逆向过滤设备所设置的组合式过滤装置中,各过滤模块采用标准化设计,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间可替换,过滤模块的数量可根据过滤需求进行调整,按雨水过滤方向设置为前期过滤模块,中期过滤模块和后期过滤模块,前期过滤模块内可采用数目较低的石英砂,对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中期过滤模块可采用目数较高的石英砂,对杂质进行再次过滤,后期过滤模块可采用活性炭,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物质进行吸附,通过上述多层过滤设计,能有效地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排污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避免市政排污通道内的污水通过排污管进入过滤井。
[0025]9.过滤后的雨水从入水口进入储水腔积蓄,当液位高过溢流孔后流入渗漏腔,渗漏腔内的雨水通过引水孔自由流动,雨水从渗漏孔渗入罐体周边土壤砂砾层,雨水渗入土壤。当罐体周边土壤渗水后,地下水位不断升高,渗漏腔内水位与储水腔内水位同时升高,水位升高至储水腔储满后,入水口不再进水,多余雨水随市政管路进行排放。
[0026]10.考虑到存储渗漏装置设置于地下,在土壤压力及腔内积蓄雨水内部压力作用下,罐体极有可能变形破损,因此渗漏腔内间隔设置有支撑肋板,提高了罐体的承载力和安全性能,同时支撑肋板上设置有引水孔,使整个渗漏腔内贯通,雨水在渗漏腔内均匀流动,避免了雨水长期集中堆积于某一处导致的罐体变形。
[0027]11.在现有技术所采用的雨水收集系统中,因管道输送物理距离较远,且各收集口的过滤性能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前期已被收集口过滤预处理的雨水在进入管道后,在输送过程中被尚未完全预处理的雨水二次污染,因此在本系统中,雨水收集后就地预处理及弃流,弃流后的较为干净的雨水导入设置在收集口附近的过滤净化设备和存储渗漏装置,当收集口附近地下因建筑或地质原因无法设置存储渗漏装置时,通过管道将设置于各地的收集-弃流装置相连接,将雨水统一收集至较远距离集中设置的存储渗漏装置,形成大型的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网络系统。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0029]1.雨水从路面流入沉积腔,当沉积腔内蓄满后,雨水流经沉积腔进入入水口,雨水中的泥沙落入沉积池内沉积,漂浮物及大型垃圾被过滤挡板拦截。
[0030]2.雨水通过引水管进入过滤腔后,再次被过滤挂篮过滤,经过上述过滤处理后的雨水最后通过管道进入弃流装置。
[0031]3.初始状态下,磁吸阀关闭,当雨水从弃流装置入水口进入装置内后,在蓄流腔内积蓄,一小部分雨水通过漏液口进入下腔室,随即通过排液口进入弃流腔通过弃流管排出。
[0032]4.液位继续上升,使第一浮球阀关闭漏孔,当液位超过挡流板顶端后,进入上腔室开始蓄水。
[0033]5.液位上升至磁吸阀预设值时,磁吸阀打开,蓄流腔内液位通过弃流口迅速排出,液位下降,第一浮球阀开启漏孔,上腔室内积蓄的雨水进入下腔室,蓄流腔内液位近乎排空后,磁吸阀关闭,蓄流腔重新开始蓄水。
[0034]6.步骤5重复N次后,已排出的雨水已达到城市预设初期雨水弃流量要求,可以开始收集后续的清洁雨水,此时下腔室内雨水积蓄到第二浮球阀的关闭预设值,第二浮球阀将弃流口关闭,磁吸阀同时关闭,整个液位开始持续上升,雨水从收集口进入雨水收集管路。
[0035]7.当遭遇强降雨时,雨水迅速充满蓄流腔,水压过大导致磁吸阀无法关闭,导致装置始终处于弃流状态,无法进行雨水收集。因此挡流板顶端与弃流装置收集口所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当上述情况发生时,高于弃流板的水位从引流管直接排入下腔室,使第二浮球阀迅速关闭弃流口,引导装置进入雨水收集状态,较为干净的雨水通过弃流装置收集口进入管路,输送至过滤净化设备。为避免管路倒灌,超过收集口的雨水从泄洪口排入市政排水管路。
[0036]8.雨水进入过滤井后,向下通过环形内壁与过滤井壁间的空间进入过滤井底部,部分雨水通过排污口排出,同时将上一次过滤后残留在底部的部分杂质一并从排污口冲走,由于排污口面积小于导液口,因此雨水在底部积蓄,当液位积蓄至一定位置后,抬起第三浮球,第三球塞将排污口关闭,进一步提高液位积蓄速度。
[0037]9.积蓄的雨水从过滤入口进入逆向过滤设备,杂质被过滤后的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管进入罐体储水腔收集,当罐体储水腔内的雨水积蓄至一定程度时,通过溢流孔进入渗漏腔,通过渗漏孔伸入滞流渗流层,以提高地下水位。
[0038]10.当降雨停止后,随着排液口不停将雨水排出,整体液位持续下降,首先排出蓄流腔内液位,下腔室内雨水也随之排尽,第二浮球阀开启,整个装置恢复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降雨弃流。整个装置内液位全部排尽需要30分钟左右,在夏季阵雨较多降雨间隙较短的场合,当下一场降雨来临时,装置仍处于缓慢排水状态,在雨流补充后液位能恢复到收集口位置进行收集,使这部分较为干净的雨水不会被弃流,能最大限度地收集并利用雨水。
[0039]步骤6中的重复次数N,取决于城市初期雨水弃流量这一数值,可通过城市规划建设方案中获得,与本装置内部结构规格换算后,需要弃流的流量为V,蓄流腔一次最大蓄流量为Vl,上腔室最大蓄流量为V2,下腔室满足第二浮球阀闭合弃流口的流量为V3,各腔室设置应满足,N=V/V1=V3/V2,向上取整。
[0040]综上所述,本系统根据各城市所规划的初期雨水弃流值,在任何降雨情况下,均能精准实现雨水收集-精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功能,并且能有效地确保行洪安全,结构可靠,维护方便,对区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附图说明】
[0041 ]图1是本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2是收集装置的剖面设置示意图;
[0043]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44]图4是弃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6]图6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7]图7-图11是弃流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48]图12为存储渗漏装置以及设置在其上方的过滤净化设备;
[0049]图13-图14为过滤井结构示意图;
[0050]图15-图17为罐体结构以及实施方式示意图;
[0051 ]图中,I为路沿,2为引水管,3为沉积腔,4为收集装置入水口和过滤挡板,5为活动栅栏隔板,6为渗水口,7为L型缓冲块,8为水泥垫块,9为路面,10为活动盖板,11为过滤腔,12为支撑块,13为过滤挂篮,14为排水管,15为弃流装置入水口,16为检修口,17为过滤挂篮,18为弃流装置收集口,19为过滤网,20为泄洪口,21为挡流板,22为上腔室,23为漏孔,24为第一浮球阀,25为蓄流腔,26为下腔室,27为第二浮球阀,28为磁吸阀,29为弃流口,30为弃流腔,31为弃流管,32为弃流装置限流阀,33为漏液口,34为排液口,35为弃流板,36为引流管,37为隔板,38为挡条,39为过滤井,40为过滤井泄洪口,41为过滤井检修孔,42为过滤井入水口,43为过滤井排污通道,44为过滤井单向阀,45为环形内壁,46为法兰挡板,47为过滤井收集管道,48为限位板,49为过滤井浮球,50为过滤井连接杆,51为组合式过滤装置,52为通槽,53为过滤井球塞,54为排污口,55为框架,56为过滤格,57为后期过滤模块,58为中期过滤模块,59为前期过滤模块,60为罐体,61为罐体外壁,62为罐体内壁,63为渗漏腔,64为支撑肋板,65为罐体检修孔,66为储水腔,67为支撑座,68为引水孔,69为溢流孔,70为路面,71为渗水土工布,72为滞流渗流层,73为加固层,74为渗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53]—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包括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和存储渗漏装置,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相连接,弃流装置与市政排水通道、市政排污管道以及过滤净化设备相连接,过滤净化设备设置于存储渗漏装置之上或独立设置于地下通过管道与存储渗漏装置相连接。
[0054]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路沿I下方的入水口以及紧贴入水口设置于路面上的沉积腔3,入水口通过引水管2与过滤腔11相连接,过滤腔11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10,过滤腔1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4,过滤腔11内设置有过滤装置。
[0055]入水口底部低于路面9,入水口宽度小于沉积腔3入口宽度,入水口处垂直设置有过滤挡板4,沉积腔3底部设置有渗水口 6,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挂篮13,过滤挂篮13顶部低于引水管2出水位置底部,过滤腔壁设置有支撑块12,过滤挂篮13设置在支撑块12上。
[0056]沉积腔壁与路面9接触位置设置有L型缓冲块7,活动栅栏隔板5的三条边缘设置在L型缓冲块7上,剩余一边紧贴过滤挡板4,采用铰链方式与过滤挡板4形成活动连接。
[0057]活动栅栏隔板5及L型缓冲块7顶部均与路面9平齐,L型缓冲块7以及过滤挡板4下方均设置有水泥垫块8。
[0058]所述弃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装置上部的弃流装置入水口15和装置中部的弃流装置收集口 18,弃流装置入水口 15通过管道与收集装置排水管14相连接,装置内部还设置有挡流板21,挡流板21顶端设置于弃流装置收集口 18下方,底部设置于装置内底面,挡流板21和弃流装置收集口 18所在的侧壁构成的腔室被隔板37分割为上腔室22和下腔室26,隔板37上设置有漏孔23,挡流板21下部横向设置有弃流板35,弃流板35将挡流板21、弃流装置收集口18相对的侧壁构成的腔室分割为位于上方的蓄流腔25和位于下方的弃流腔30,弃流板35上设置有弃流口 29,所述弃流装置内设置有控制漏孔23开闭的第一浮球阀24和控制弃流口 29开闭的第二浮球阀27,弃流口 29下方还设置有磁吸阀28。
[0059]所述弃流装置中上部设置有泄洪口 20,泄洪口 20底部高于弃流装置收集口 18顶部,装置顶部设置有检修口 16,弃流装置入水口 15下方设置有过滤挂篮17,弃流装置收集,18入口位置设置有过滤网19,挡流板21上设置有贯通蓄流腔25与下腔室26的漏液口 33,和贯通下腔室26与弃流腔30的排液口 34,漏液口 33与排液口 34面积相等。
[0060]所述弃流装置中挡流板21顶端与弃流装置收集口18所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引流管36,上腔室22入水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条38,弃流腔30外接弃流管31,与市政排污管道相连接,弃流管31上设置有弃流装置限流阀32。
[0061]存储渗漏装置包括存储渗漏一体罐罐体60,所述罐体为双层壁结构,内壁62所包围的腔室构成储水腔66,内壁和外壁61间的腔室构成渗漏腔63,外壁下部开设有渗漏孔74,内壁上部设置有贯通储水腔与渗漏腔的溢流孔69,渗漏腔内间隔设置有支撑肋板64。所述支撑肋板上开设有引水孔68。所述溢流9上设置有渗漏孔单向阀。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检修孔65 ο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座67。
[0062]在罐体上设有过滤井39,所述过滤井内设置有逆向过滤装置,所述逆向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过滤井入水口 42下方的法兰挡板46以及环形内壁45,法兰挡板和环形内壁包围而成的腔室下方开口为过滤入口,组合式过滤装置51设置于过滤入口上方,过滤井收集管道47位于组合式过滤装置上方,与罐体储水腔贯通,所述组合式过滤装置包括框架55,框架内部设置有三层过滤格56,由上往下分别为后期过滤模块57,中期过滤模块58和前期过滤模块59,各过滤模块的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间可替换,过滤模块内设置有过滤芯体,过滤芯体为石英砂。过滤井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54和过滤井排污通道43,排污通道上设置有过滤井单向阀44,排污口面积小于过滤井入水口面积,排污口上方设置有过滤井浮球阀,所述过滤井浮球阀包括过滤井球塞53、过滤井连接杆50和过滤井浮球49,过滤井球塞上设置有通槽52,过滤井浮球设置于环形内壁45与过滤井壁之间,过滤井浮球上方与下方均设置有限位板48。
[0063]整个罐体设置于路面70下方的基建坑内,基建坑壁和底部铺设有渗水土工布71,罐体与基建坑壁间用滞流渗流层72填充,基建坑底部还设置有加固层73,支撑座设置于加固层上方,滞流渗流层为尺寸Imm-1Omm的沙烁石混合组成。
[00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装置、弃流装置、过滤净化设备和存储渗漏装置,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弃流装置相连接,弃流装置与市政排水通道、市政排污管道以及过滤净化设备相连接,过滤净化设备设置于存储渗漏装置之上或独立设置于地下通过管道与存储渗漏装置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路面的入水口,入水口与路面平齐设置有格栅盖板,入水口下方设置有沉积腔,沉积腔通过引水管与过滤腔相连接,过滤腔上部侧壁与引水管贯通连接,尾部与排水管贯通连接,过滤腔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挂篮,过滤挂篮边缘距离过滤腔及排水管侧壁均留有一定间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引水管底部设置有沉积块,引水管上方与格栅盖板边缘平齐位置竖直设置有栅栏,所述栅栏上设置有多个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上的过滤挡板,过滤挡板间留有一定间距,沉积块尾端伸出其所在的过滤腔侧壁边缘,沉积块所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悬挂块,过滤挂篮一端设置在悬挂块上,另一端设置在沉积块尾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装置包括设置在装置上部的弃流装置入水口和装置中部的收集口,弃流装置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收集装置的排水管尾端相连接,弃流装置底部竖直设置有挡流板,挡流板和收集口所在的侧壁构成的腔室被隔板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隔板上设置有漏孔,挡流板下部横向设置有弃流板,弃流板将挡流板、收集口相对的侧壁构成的腔室分割为位于上方的蓄流腔和位于下方的弃流腔,弃流板上设置有弃流口,挡流板上设置有贯通蓄流腔与下腔室的漏液口,和贯通下腔室与弃流腔的排液口,漏液口与排液口面积相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弃流装置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弃流口和漏孔开闭的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为用于控制漏孔开闭的第一浮球阀和用于控制弃流口开闭的第二浮球阀,弃流口下方还设置有磁吸阀,弃流装置中上部设置有泄洪口,泄洪口底部高于收集口顶部,泄洪口与市政排水管道相连接,弃流管与市政排污管道相连接,弃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限流阀,弃流装置入水口下方设置有过滤防护篮,收集口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弃流装置中挡流板顶端与弃流装置收集口所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引流管,上腔室入水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条,弃流腔外接弃流管,与市政排污管道相连接,弃流管上设置有弃流装置限流阀。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净化设备为设置在存储过滤装置上的过滤井,所述过滤井内设置有逆向过滤装置,所述逆向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过滤井入水口下方的法兰挡板以及环形内壁,法兰挡板和环形内壁包围而成的腔室下方开口为过滤入口,组合式过滤装置设置于过滤入口上方,过滤井收集管道位于组合式过滤装置上方,所述组合式过滤装置包括框架和过滤模块,框架内部设置有数层过滤格,过滤模块设置在过滤格内,过滤模块的尺寸、大小均相等,互相之间可替换,过滤模块内设置有过滤芯体,过滤芯体为石英砂、活性炭、滤网或滤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井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排污通道,排污口面积小于过滤井入水口面积,排污口上方设置有过滤井浮球阀,排污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浮球阀包括过滤井球塞、过滤井连接杆和过滤井浮球,过滤井球塞上设置有通槽,过滤井浮球设置于环形内壁与过滤井壁之间,过滤井浮球上方与下方均设置有限位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渗漏装置为雨水过滤储存渗漏一体罐,罐体为双层壁结构,内壁所包围的腔室构成储水腔,储水腔与过滤井收集管道贯通,储水腔内壁和外壁间的腔室构成渗漏腔,外壁下部开设有渗漏孔,内壁上部设置有贯通储水腔与渗漏腔的溢流孔,渗漏腔内间隔设置有支撑肋板。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肋板上开设有引水孔,溢流孔上设置有渗漏孔单向阀,罐体顶部设置有检修孔,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座。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渗漏罐设置于路面下方的基建坑内,基建坑壁和底部铺设有渗水土工布,罐体与基建坑壁间用滞流渗流层填充,基建坑底部还设置有加固层,支撑座设置于加固层上方,所述滞流渗流层为尺寸Imm-1Omm的沙烁石混合组成。
【文档编号】E03F5/04GK205637036SQ201620382283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谢刚
【申请人】四川牧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