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8715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水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或水利工程中,利用一些特种挖或筑槽机械设备,在地下挖或筑出窄而深的基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称为地下连续墙。

在构筑河道堤坝、水库土坝、高建基坑和其它岩土基础工程中,防渗漏护墙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如高喷灌浆、射水法灌浆、多个单板振动沉模等构筑防渗墙技术。但现有的构筑防渗墙技术都存在某些局限性,诸如质量监控难、不能沉入基岩、工效低等问题。为此,研究一种质量管控好、能沉入风化基岩、施工进度快的板墙构筑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层的地质结构、土工力学特性和工程建设要求,构建空腔钢模;空腔钢模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料斗,空腔钢模的底端设置有单刃面活动桩尖;

s2、选择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架和振动动力系统,利用振动动力系统将空腔钢模沉入地层;

s3、在将空腔钢模沉入地层的过程中,通过料斗向空腔钢模内灌注混凝土浆体;

s4、提拔空腔钢模使地层中留下空槽,振动空腔钢模,使混凝土浆体通过单刃面活动桩尖注入空槽内;通过造槽、护壁和灌注一次性形成单个混凝土墙体;

s5、重复步骤s2~s4,直至多个混凝土墙体构筑成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单刃面活动桩尖的整体强度与刃面的角度是能够调整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空腔钢模在沉入地层时,其底端的单刃面活动桩尖是密闭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通过机架及其上下两端各设置一套控制设备对空腔钢模的位置与垂直度进行调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在提拔空腔钢模时,空腔钢模底端的单刃面活动桩尖是张开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相邻单个混凝土墙体之间有数厘米的切割重叠。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单模板灌注形成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具有单机连续作业、施工质量地面掌控、施工过程简单易行、省时高效的显著特点。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设备能够控制空腔钢模的位置和垂直度,质量管控效果好。本发明将空腔钢模沉入地层的过程中向空腔钢模内灌注混凝土浆体,节省施工时间,施工速度快。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较复杂地质环境,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构筑河道堤坝、水库土坝、高建基坑围护和其它岩土基础工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中振动动力系统与空腔钢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腔钢模;2-料斗;3-单刃面活动桩尖;4-振动动力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层的地质结构、土工力学特性和工程建设要求,构建空腔钢模1。如图2所示,空腔钢模1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料斗2,空腔钢模1的底端设置新型单刃面活动桩尖3。

可根据地层的地质结构、土工力学特性和工程建设要求,调整单刃面活动桩尖3设计的整体强度与刃面的角度等,使其有利于:单刃面活动桩尖3锲入风化基岩,能满足某些特殊的工程设计要求;空腔钢模1穿越较大卵石或较厚的砂砾石层,能满足某些特殊地层的工程施工要求;提高单刃面活动桩尖3的防渗水功能,能满足某些须穿越强透渗水地层的施工质量要求;在堤岸斜坡处施工过程中,可避免斜坡侧发生大面积坍塌滑坡,有效保护堤岸。

s2、选择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架和振动动力系统4,利用振动动力系统4将空腔钢模1沉入地层。空腔钢模1在沉入地层时,其底端的单刃面活动桩尖3是密闭的。为了保证构筑成的相邻单板墙之间在一个平面内可靠紧密连接成连续墙,不发生纵向或横向开叉而渗漏,在机架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套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可以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空腔钢模1的位置进行调控,达到有效控制空腔钢模1的垂直度的目的。

s3、在将空腔钢模1沉入地层的过程中,通过料斗3向空腔钢模1内灌注混凝土浆体。

s4、提拔空腔钢模1使地层中留下空槽,同时,在提拔空腔钢模1时,空腔钢模1底端的单刃面活动桩尖3是张开的。振动空腔钢模1,使混凝土浆体通过空腔钢模1底端张开的单刃面活动桩尖3注入空槽内。在空腔钢模1的护壁作用下,地层中的土不会进入空槽中。通过造槽、护壁和灌注一次性形成单个混凝土墙体。

s5、重复步骤s2~s4,直至多个混凝土墙体构筑成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相邻单个混凝土墙体之间有数厘米的切割重叠,使混凝土墙体对接处的混凝土浆体在凝固之前能够紧密融为一体。

本发明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构筑方法具有单机连续作业、施工质量地面掌控、施工过程简单易行、省时高效的显著特点。单机架每台班造板墙面积可达到或超过500m2,提高工效一倍以上,而且造墙深度可达到30m以上。本发明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构筑方法可应用于较复杂地质环境,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构筑河道堤坝、水库土坝、高建基坑围护和其它岩土基础工程。

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设备能够控制空腔钢模的垂直度,质量管控效果好。本发明将空腔钢模沉入地层的过程中向空腔钢模内灌注混凝土浆体,节省施工时间,施工速度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的构筑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层的地质结构、土工力学特性和工程建设要求,构建空腔钢模;空腔钢模上部设置有料斗,底端设置有单刃面活动桩尖;选择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架和利用振动动力系统将空腔钢模垂直沉入地层。通过料斗向空腔钢模内灌注混凝土浆体,提拔并振动钢模,使混凝土浆体注入空槽内,从而一次性形成单个混凝土墙体。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多个混凝土墙体构筑成地下连续混凝土板墙。本发明具有单机连续作业、施工质量地面掌控、施工过程简单易行、省时高效的显著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白希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白希雁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