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57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
背景技术
现有混凝土在建筑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被大量采用,在墙、板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施工中,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离构件的表面必须有一定保护层的厚度,现有保护层厚度一般靠塑料垫块、混凝土垫块、钢筋垫块等各种垫块来控制,混凝土内部上、下层钢筋采用撑铁来保证间距,混凝土构件上表面位置定位不准。由于采用这么多工序来保证施工质量,给施工带来不便,增加建筑成本。尤其在叠合板结构中,预制和叠合现浇部分存在接触面抗剪问题,如解决叠合和现浇层协同工作能力,使得叠合结构达到等同现浇能力是个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方便、精确控制墙、板的保护层厚度和墙、板的厚度;加强墙、板的上下层钢筋连接,增强整体性;使用在叠合结构中,增强接触面抗剪能力,提高叠合墙板的抗震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包括保护层垫块和螺杆,所述的螺杆上、下端分别与保护层垫块通过螺纹连接,上端保护层垫块与钢筋混凝土墙、板上表面接触,下端保护层垫块与钢筋混凝土墙、板下表面接触,所述的保护层垫块中设有钢筋预留孔。所述的保护层垫块上具有多条加劲肋。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将钢筋放置保护层垫块中,上、下保护层垫块通过螺杆螺纹连接,通过螺杆将可以控制墙、板的厚度,调节方便。同时可增强上、下层钢筋协同受力;可应用在叠合板中,可以加强叠合层的连接,作为抗剪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层垫块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包括保护层垫块I和螺杆2,螺杆2上、下端分别与保护层垫块I通过螺纹连接,保护层垫块I上具有多条加劲肋3。上端保护层垫块101与钢筋混凝土墙、板上表面4接触,下端保护层垫块102与钢筋混凝土墙壁下表面5接触,保护层垫块中设有钢筋预留孔,钢筋6放置于预留孔中。上、下保护层垫块通过螺杆2螺纹连接,通过螺杆2将可以调节墙、板的厚度,调节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包括保护层垫块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上、下端分别与保护层垫块通过螺纹连接,上端保护层垫块与钢筋混凝土墙、板上表面接触,下端保护层垫块与钢筋混凝土墙、板下表面接触,所述的保护层垫块中设有钢筋预留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垫块上具有多条加劲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墙、板限位器,包括保护层垫块和螺杆,螺杆上、下端分别与保护层垫块通过螺纹连接,上端保护层垫块与钢筋混凝土墙、板上表面接触,下端保护层垫块与钢筋混凝土墙、板表面接触,保护层垫块中设有钢筋预留孔。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方便、精确控制墙、板的保护层厚度和墙、板的厚度;加强墙、板的上下层钢筋连接,增强整体性;使用在叠合结构中,亦可增强接触面抗剪能力。
文档编号E04C5/16GK202718293SQ20122014499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7日
发明者刘运林, 丁克伟, 刘青松, 尹万云, 崔建华, 刘守成, 夏珊, 陈东 申请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