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44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对港口建设和进出港航道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航运中心建设均对疏浚业务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水土流失加剧,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水增加等原因,河道、湖泊、港口污染严重导致功能严重退化,淤积日益严重,特别是河、湖、港口入口段淤积都特别严重,致使泄洪排沙不畅、深度变浅,因此,必须定期维护其设计水深和通航尺度。目前疏浚一般都是用船只上配备绞吸泵,即绞吸挖泥船来进行作业。

中国专利cn204435450u公开了一种挖泥船,包括船体,船体的艏部铰接有铲刀架,铲刀架上设置有绞吸泵,绞吸泵的输出口通过可伸缩的软管和排泥管的输入口连接,排泥管的输出口和船体内部的泥舱连通,绞吸泵的吸入口处连接有输泥管路,输泥管路固定在铰刀架上,输泥管路上还设置有一对电极对和一对磁体对,电极对包括2个沿着输泥管路轴向设置的长条状电极,磁体对包括2个沿着输泥管路轴向设置的长条状磁体,2个所述磁体的n极和s极相对设置,磁体对的设置方向和电极对的设置方向相垂直,船体艏部还设置有用于抬拉铰刀架的吊绳装置。

上述挖泥船虽然可以起到疏浚的功能,但是当某个区域不能进行绞吸时,要移动铰刀头需要利用船上的吊绳装置将铰刀头提起才能进行移动,操作较为麻烦,移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挖泥船的移动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所述挖泥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泥舱,所述船体的艏部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绞吸泵,所述绞吸泵通过排泥管与所述泥舱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刀头,相邻两个刀头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能够带动滚轮沿刀头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挖泥船需要绞削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滚轮回缩,使滚轮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小于刀头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此时刀头外露可进行绞削;当绞削完毕需要移动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滚轮伸出,使滚轮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大于刀头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此时滚轮对整个安装座形成支撑,即可移动,而不需要绳吊装置将整根支撑杆抬起,提高移动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若干组传动单元,各传动单元包括两根上杆体和两根下杆体,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首尾依次铰接形成菱形的框体,其中相邻的上杆体相铰接形成上铰接点,所述上铰接点悬空设置;相邻的上杆体与下杆体相铰接形成中铰接点,所述刀头设置于中铰接处且始终沿竖直方向设置;相邻的下杆体相铰接形成下铰接点,所述滚轮通过连杆设置于下铰接点处,且当滚轮伸出时该滚轮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相邻两个中铰接点相连接的电动缸。电动缸伸长,可使两个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上铰接与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即下铰接点回升,进而使得设置于下铰接点上的滚轮回升,方便刀头进行绞削;而当电动缸收缩时,两个中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对减小,则使得上铰接点与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增大,设置于下铰接点上的滚轮伸出,方便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中,相邻两组传动单元共用一个中铰接点,形成该中铰接点的上杆体和与其相邻的一组传动单元中的下杆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将形成中铰接点的上杆体和下杆体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可降低生产成本,且只需一个电动缸即可带动各杆体摆动,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体的一体式结构,可在成型时即采用一体式浇铸等。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中,所述安装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与刀头的上端相固定,所述滑块的中部设置有中销轴,形成中铰接点的上杆体和下杆体均铰接于该中销轴上。电动缸伸缩,在带动滚轮伸缩的同时,可使得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保证刀头始终沿竖直方向设置方便绞削;而电动缸的两端可与其中相邻的两个滑块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中,相邻两根下杆体之间通过一根下销轴形成所述下铰接点,所述滚轮的连杆固定于其中一根下杆体上且两者之间形成一个钝角;当所述电动缸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连杆的外端能够与其中一根刀头相贴靠;当所述电动缸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连杆呈竖直状态。当电动缸呈伸长状态时,滚轮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小于刀头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此时刀头处于绞削状态,连杆的外端与刀头相贴靠,可起到对刀头的辅助支撑作用;当电动缸呈收缩状态时,滚轮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大于刀头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此时滚轮处于支撑方便移动的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中,所述钝角的角度为110度至165度。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中,所述安装座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对齐的通孔,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内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滑杆的外端设置有侧铰刀。设计有侧铰刀后,当电动缸伸长使得滚轮回缩,刀头处于绞削状态时,滑块向两侧滑动,可推动滑杆移动,进而将侧铰刀推出,进一步提高可绞削的范围;同时,由于滚轮在回缩的过程中刀头滑动,同样也可起到调整绞削范围的功能。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方便的挖泥船中,所述挖泥船还包括卷扬机、支架、滑轮组和吊绳,所述卷扬机和支架均固定于船体上,所述滑轮组转动设置于支架的顶部,所述吊绳的上端固定于卷扬机上,所述吊绳的下端绕过滑轮组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通过卷扬机可带动支撑杆摆动,当然,这个摆动是为了起到调整绞削角度作用,而不是为方便船体移动而起作用,与驱动机构并不冲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挖泥船需要绞削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滚轮回缩,使滚轮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小于刀头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此时刀头外露可进行绞削;当绞削完毕需要移动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滚轮伸出,使滚轮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大于刀头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此时滚轮对整个安装座形成支撑,即可移动,而不需要绳吊装置将整根支撑杆抬起,提高移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挖泥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驱动机构省略滚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挖泥船处于绞削状态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挖泥船处于移动状态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泥舱;3、支撑杆;4、绞吸泵;5、排泥管;6、安装座;7、刀头;8、滚轮;9、传动单元;10、上杆体;11、下杆体;12、上铰接点;13、中铰接点;14、下铰接点;15、连杆;16、电动缸;17、滑槽;18、滑块;19、中销轴;20、下销轴;21、固定座;22、滑杆;23、侧铰刀;24、卷扬机;25、支架;26、滑轮组;27、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挖泥船包括船体1,船体1上设置有泥舱2,船体1的艏部铰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上设置有绞吸泵4,绞吸泵4通过排泥管5与泥舱2相连接;挖泥船还包括卷扬机24、支架25、滑轮组26和吊绳27,卷扬机24和支架25均固定于船体1上,滑轮组26转动设置于支架25的顶部,吊绳27的上端固定于卷扬机24上,吊绳27的下端绕过滑轮组26与支撑杆3相连接。

如图2、图3、图4所示,支撑杆3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6,安装座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刀头7,相邻两个刀头7之间设置有滚轮8,安装座6上设置有能够带动滚轮8沿刀头7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若干组传动单元9,各传动单元9包括两根上杆体10和两根下杆体11,上杆体10和下杆体11首尾依次铰接形成菱形的框体,其中相邻的上杆体10相铰接形成上铰接点12,上铰接点12悬空设置;相邻的上杆体10与下杆体11相铰接形成中铰接点13,刀头7设置于中铰接处且始终沿竖直方向设置,作为优选,相邻两组传动单元9共用一个中铰接点13,形成该中铰接点13的上杆体10和与其相邻的一组传动单元9中的下杆体11为一体成型式结构。;相邻的下杆体11相铰接形成下铰接点14,滚轮8通过连杆15设置于下铰接点14处,且当滚轮8伸出时该滚轮8沿竖直方向设置;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相邻两个中铰接点13相连接的电动缸16。

如图2、图3、图4所示,安装座6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8,滑块18的下端与刀头7的上端相固定,滑块18的中部设置有中销轴19,形成中铰接点13的上杆体10和下杆体11均铰接于该中销轴19上。相邻两根下杆体11之间通过一根下销轴20形成下铰接点14,滚轮8的连杆15固定于其中一根下杆体11上且两者之间形成一个钝角,钝角的角度为110度至165度,本实施例中,该钝角的角度优选为160度;当电动缸16处于伸长状态时,连杆15的外端能够与其中一根刀头7相贴靠;当电动缸16处于收缩状态时,连杆15呈竖直状态。

如图2所示,安装座6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座21,固定座21内开设有与滑槽17相对齐的通孔,通孔滑动连接有滑杆22,滑杆22的内端与滑块18相连接,滑杆22的外端设置有侧铰刀2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挖泥船需要绞削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滚轮回缩,使滚轮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小于刀头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此时刀头外露可进行绞削;当绞削完毕需要移动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滚轮伸出,使滚轮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大于刀头外端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此时滚轮对整个安装座形成支撑,即可移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