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848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边坡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边坡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装置的大型化,建筑的高层化,基础埋深随之增加,因此,深基坑施工在目前工程建设中是经常遇见的。对于粉土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作业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由于粉土土质软弱,稳定性差,地下水位较高,对于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稳定,地下水抽排,施工机械安全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安全。 基坑的开挖支护便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大多情况下基坑支护是临时措施,支护结构的安全储备较小,风险也大,基坑工程的经济指标苛刻,对周围环境要求严格,基坑工程的临时性与经济性的矛盾较为突出,再加上基坑工程的地区性差异大,也造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形式多样。

公告号为:CN2046907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所述基坑为多层阶梯状,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槽钢以及与槽钢垂直布置的若干钢桩,所述若干钢桩上端分别与槽钢固定连接,其下端沿基坑的边坡底部贯入土层中,在所述边坡底部、钢桩与边坡之间形成的空间处设置有若干沙土袋,其所述若干沙土袋堆积的高度高于钢桩露出基坑的台阶平面的高度。这种深基坑支护结构结构简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成本低,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基坑工程的施工成本。

但是上述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单单是将沙土袋堆放在钢桩与边坡之间,堆放的高度又高于钢桩露出基坑的台阶平面的高度,如不对沙土袋进行固定的话,沙土袋很容易发生倒塌,边坡就容易发生坍塌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边坡基坑支护结构,该边坡基坑支护结构对沙土袋进行固定,使其不易发生倒塌的现象,从而使边坡不易发生坍塌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层阶梯状的坑体和设置在坑体内的支护架,所述支护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槽钢以及与槽钢垂直布置的若干钢桩,所述若干钢桩上端分别与槽钢固定连接,其下端沿坑体的边坡底部贯入土层中,在钢桩与坑体边坡之间形成的空间处设置有若干沙土袋,其所述若干沙土袋堆积的高度高于钢桩露出坑体表面的高度,在所述槽钢上倾斜设置有压板,压板沿坑体的坡度方向延伸,压板靠近沙土袋的一侧贴紧在沙土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沙土袋上压设压板,从而使沙土袋堆放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倒塌的现象,从而使边坡不易发生坍塌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坑体的相邻两层边坡之间设置有台阶平面,所述钢桩由坑体的边坡与台阶平面结合处贯入土层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平面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工人更方便地将槽钢、钢桩和压板等材料安装到边坡上,另一方面使倾斜的面变成平面使钢桩可以固定的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钢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压板插设在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槽钢与钢桩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两者为分体结构,从而一方面可以方便将槽钢与钢桩等材料运输到斜坡下面,另一方面可以将槽钢与钢桩一个个地安装到斜坡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为两端贯穿的通孔,所述压板的一端从上往下插入到插槽内并通过插槽抵触在台阶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的下底端抵触到台阶平面上,从而使槽钢、钢桩和压板之间的结构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靠近台阶平面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贴合在台阶平面上。

由于台阶平面表面是泥土,压板的下端抵触到台阶平面上后压板容易出现下陷的现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板的下端设置一块支撑板,从而减小了压板压设在台阶平面上的压强,使压板不易出现下陷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压板的下端插入至固定槽内与支撑板实现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与压板采用插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两者分体,一方面可以方便搬运压板和支撑板,另一方面在将压板穿设到钢桩上的时候更为方便,不会受到支撑板的束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靠近台阶平面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固定柱,固定柱插入至台阶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到台阶平面内的固定柱可以使支撑板在台阶平面上不易发生移动,从而使钢桩、槽钢、压板和支撑板之间的结构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沿着压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方向滑移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插槽设置在滑块上,所述滑块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定位。

由于在支撑板的底部设置了固定柱,固定柱插入到台阶平面内后就很难移动,当发生压板没有对准支撑板上的固定槽的时候操作起来就非常不方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槽设置在滑块上,当支撑板固定后发现固定槽没有对准压板的时候,可以滑动滑块来实现将固定槽对准压板,这样的结构操作起来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插杆,另一侧设置有与插杆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插杆插入至插接槽内从而使相邻的两块支撑板拼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上设置插杆和插接槽,插杆插入到插接槽内后可以使相邻的两块支撑板拼接在一起,支撑板之间的结构更为稳定,在台阶平面上更不易发生移动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钢桩上设置压板,压板可以压设在沙土袋上,从而使沙土袋不易发生倒塌的现象,从而使边坡不易发生坍塌的现象;压板的底端通过支撑板抵压在台阶平面上,从而槽钢、钢桩和压板之间的结构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支护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坑体;2、支护架;21、槽钢;22、钢桩;3、沙土袋;4、压板;5、台阶平面;6、插槽;7、支撑板;8、固定槽;9、固定柱;10、滑块;11、插杆;12、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边坡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层阶梯状的坑体1和设置在坑体1内的支护架2,坑体1的相邻两层边坡之间设置有台阶平面5,支护架2包括水平设置的槽钢21以及与槽钢21垂直布置的若干钢桩22,钢桩22由坑体1的边坡与台阶平面5结合处贯入土层中,槽钢21通过螺栓与钢桩22相互固定,在钢桩22与坑体1边坡之间形成的空间处设置有若干沙土袋3,沙土袋3堆积的高度高于钢桩22露出坑体1表面的高度。

在槽钢21上设置有前后两侧贯穿的插槽6,在插槽6内插设有压板4,压板4倾斜设置向沙土袋3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贴紧在沙土袋3上,在台阶平面5上贴合有支撑板7,在支撑板7底部设置有固定柱9,固定柱9插入至台阶平面5的泥土内,在支撑板7上表面设置有滑块10,滑块10沿着压板4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方向滑移连接在支撑板7上,滑块10通过螺栓与支撑板7定位,在滑块10上设置有与压板4底部插接配合的固定槽8。

如图2所示,在支撑板7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插杆11,两根插杆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支撑板7的另一侧设置有插杆1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12,插杆11插入至插接槽12内从而使支撑板7都拼接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