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底板浇筑用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1976阅读:1453来源:国知局
城市综合管廊底板浇筑用底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工程领域,具体的是城市综合管廊底板浇筑用底模。



背景技术:

管廊作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即共同沟、共同管道,即建于城市地下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实现统一规划。

管廊沿其环向包括底部的水平底板、顶部的水平顶板和两侧的侧墙,由于混凝土侧墙与底板无法一次浇筑,目前通常采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水平底板及300-500mm侧墙,300-500mm侧墙作为导墙,同时导墙设水平施工缝,导墙内埋入中埋式的止水钢板。模板多采用木模木方进行固定,需要设置大量的斜撑固定模板。由于综合管廊防水要求较高,无法在已铺设防水卷材的垫层中植入钢筋等固定斜撑、模板等,因而,在实际浇筑中因模板支撑固定不牢靠,易出现胀模、漏浆等现象,导致导墙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要求。同时模板的支护体系需要花大量的材料,周转周期长,影响工期。同时采用常规施工对导墙的厚度、垂直度的质量把控更为繁琐,然而导墙施工的质量好坏,尤其是导墙内侧面的平直度,直接影响上部墙面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底板浇筑用底模,提高浇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城市综合管廊底板浇筑用底模,包括两个内模、两个外模和三段式对拉螺杆;所述内模包括侧模段、底模段以及位于侧模段和底模段之间连接侧模段和底模段的过渡段;两个内模相对设置,两个内模的底模段之间的间距构成浇筑口,在两个内模的底模段之间设置有拉紧两个内模底部的底部张紧装置,在两个内模的侧模段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拉紧两个内模顶部的顶部张紧装置;所述外模通过三段式对拉螺杆与对应的内模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模的内模面、内模的外模面及支撑外模的水平面包围形成U形的浇筑腔。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张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内模的底模段外侧的底部连接板,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底部连接板螺栓连接的底部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张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内模的侧模段顶端的顶部连接板,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顶部连接板螺栓连接的顶部螺杆。

进一步的,在内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拉紧内模顶端和外模顶端的拉紧装置;所述拉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内模和对应外模顶端的顶端连接板,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内模或外模螺栓连接的顶端螺杆。

进一步的,在浇筑腔的顶部设置有沿浇筑腔长度方向通长的挡块,所述挡块安装于内模的外模面,且其下端面水平并沿延伸至内模的外模面。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为角钢,角钢与内模的外模面围成开口向上的U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包括内钢架和内模板,所述内模板固定连接于内钢架外侧;所述外模包括外钢架和外模板,所述外模板固定连接于外钢架内侧。

进一步的,在内钢架的内侧,外钢架的外侧均安装有背楞角钢。

进一步的,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包括位于内模的外模面与外模的内模面之间的拉杆,以及分别安装于内模和外模的背楞角钢上的连接螺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均设有与连接螺杆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孔;拉杆一端延伸至内模的外模面并与内模上的连接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外模的内模面并与外模上的连接螺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城市综合管廊底板浇筑用底模,通过两个内模和两个外模构成,内模与外模的连接通过三段式对拉螺杆实现,内模的固定通过底部张紧装置和顶部张紧装置实现,无需斜撑对内模或者外模进行支撑,减少了所需要的零部件,便于周转,周转周期短,利于节约工期。底部张紧装置设置于两个内模的底模段之间,顶部张紧装置设置于两个内模的侧模段之间,从而将内模固定,并通过三段式对拉螺杆3将外模与内模连接,从而实现外模的固定,最终对内模和外模进行牢靠的支撑,避免出现胀模、漏浆等现象,提高了导墙施工质量。并且,其浇筑口为两个内模的底模段之间的间距,故,在浇筑时,混凝土由该底模的中部向两侧挤压,并在两侧向上运动,形成导墙,改变了传统的混凝土向下运动的浇筑的方式,避免了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底部的问题,对模板变形的影响较小,消除了对导墙垂直度的影响,当进行上部侧墙施工时,提高了模板与导墙的贴合度,一定程度上解决施工缝处漏浆问题,并利用保证上部侧墙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中,内模1、侧模段11、过渡段12、底模段13、内钢架14、内模板15、外模2、外钢架21、外模板22、背楞角钢23、三段式对拉螺杆3、拉杆31、连接螺杆32、底部张紧装置4、底部连接板41、底部螺杆42、顶部张紧装置5、顶部连接板51、顶部螺杆52、拉紧装置6、顶端连接板61、顶端螺杆62、挡块7、浇筑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城市综合管廊底板浇筑用底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个内模1、两个外模2和三段式对拉螺杆3;所述内模1包括侧模段11、底模段13以及位于侧模段11和底模段13之间连接侧模段11和底模段13的过渡段12;两个内模1相对设置,两个内模1的底模段13之间的间距构成浇筑口,在两个内模1的底模段13之间设置有拉紧两个内模1底部的底部张紧装置4,在两个内模1的侧模段1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拉紧两个内模1顶部的顶部张紧装置5;所述外模2通过三段式对拉螺杆3与对应的内模1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模2的内模面、内模1的外模面及支撑外模2的水平面包围形成U形的浇筑腔8。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城市综合管廊底板浇筑用底模,通过两个内模1和两个外模2构成,内模1与外模2的连接通过三段式对拉螺杆3实现,内模1的固定通过底部张紧装置4和顶部张紧装置5实现,无需斜撑对内模1或者外模2进行支撑,减少了所需要的零部件,便于周转,周转周期短,利于节约工期。底部张紧装置4设置于两个内模1的底模段13之间,顶部张紧装置5设置于两个内模1的侧模段11之间,从而将内模1固定,并通过三段式对拉螺杆3将外模2与内模1连接,从而实现外模2的固定,最终对内模1和外模2进行牢靠的支撑,避免出现胀模、漏浆等现象,提高了导墙施工质量。并且,其浇筑口为两个内模1的底模段13之间的间距,故,在浇筑时,混凝土由该底模的中部向两侧挤压,并在两侧向上运动,形成导墙,改变了传统的混凝土向下运动的浇筑的方式,避免了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底部的问题,对模板变形的影响较小,消除了对导墙垂直度的影响,当进行上部侧墙施工时,提高了模板与导墙的贴合度,一定程度上解决施工缝处漏浆问题,并利用保证上部侧墙的施工质量。

底部张紧装置4可以为与对应底模段13焊接的钢板,但是,为了便于安装与拆卸,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底部张紧装置4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内模1的底模段13外侧的底部连接板41,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底部连接板41螺栓连接的底部螺杆42。

顶部张紧装置5可以为与对应侧模段11顶端焊接的钢板,但是,为了便于安装与拆卸,优选的,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顶部张紧装置5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内模1的侧模段11顶端的顶部连接板51,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顶部连接板51螺栓连接的顶部螺杆52。

由于浇筑时,混凝土由下至上运动,为了避免在混凝土的挤压作用下,在内模1和外模2的顶部,浇筑腔8的宽度增大,从而影响导墙的厚度。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内模1和外模2之间设置有拉紧内模1顶端和外模2顶端的拉紧装置6;所述拉紧装置6包括分别设置于内模1和对应外模2顶端的顶端连接板61,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内模1或外模2螺栓连接的顶端螺杆62。顶端螺杆62在顶端对内模1和外模2起到固定作用,使内模1顶部和外模2顶部的间距得到控制,最终保证导墙的厚度的均匀性,在上部侧墙施工时,为模板与底板良好结合的提供了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管廊整体浇筑时,施工缝处不漏浆,并保证施工缝平直,在浇筑腔8的顶部设置有沿浇筑腔8长度方向通长的挡块7,所述挡块7安装于内模1的外模面,且其下端面水平并沿延伸至内模1的外模面。由于挡块7的下端面水平,故,浇筑形成的缺口的底面水平,管廊整体浇筑后的管廊侧壁在缺口的底面与挡墙搭接,故,保证了搭接缝呈一条直线。同时,由于缺口底面水平,避免了接缝处漏浆的现象。

挡块7可以为一方块等,但是,为了减轻挡块7的重量,优选的,所述挡块7为角钢,角钢与内模1的外模面围成开口向上的U型槽。

为了提高内模1和外模2的刚度,故,所述内模1包括内钢架14和内模板15,所述内模板15固定连接于内钢架14外侧;所述外模2包括外钢架21和外模板22,所述外模板22固定连接于外钢架21内侧。

为了安装三段式对拉螺杆3的需求,同时对内钢架14和外钢架21起到加固作用,优选的,在内钢架14的内侧,外钢架21的外侧均安装有背楞角钢23。

优选的,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3包括位于内模1的外模面与外模2的内模面之间的拉杆31,以及分别安装于内模1和外模2的背楞角钢23上的连接螺杆32;所述拉杆31的两端均设有与连接螺杆32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孔;拉杆31一端延伸至内模1的外模面并与内模1上的连接螺杆32螺纹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外模2的内模面并与外模2上的连接螺杆32螺纹连接。该三段式对拉螺杆3结构简单,起到将外模2连接于内模1的同时,很容易的将内模1与外模2的间距固定,避免了浇筑而成的导墙中部出现鼓包的现象。当浇筑完成后,拉杆31留置于导墙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