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5951发布日期:2018-07-04 03:3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利用道路纵坡,将雨污水等重力流管线纳入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雨污水管道一般以直埋的方式敷设于道路两侧,由于雨污水等市政管线检修以及更换管道等,一方面破路开挖影响城市道路景观,另一方面施工开挖时误操作可能造成管道损坏、管道持力土层因周边基坑开挖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管道损坏等情况。

为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因地制宜利于道路纵坡,将雨污水等重力流管线以及其他市政管线纳入综合管廊集中管理布置。综合管廊规范推荐污水纳入综合管廊应采用管道排水方式,并且需要满足管道安装、检修的要求,且对于通风、监测、管理等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由于污水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以管道方式敷设于管廊内,且需配备相应的照明、供电、通风、监控系统,工程投资将大大增加,也会造成管廊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在综合采用多项确保耐久性的措施,且污水箱涵与管廊其他舱室完全隔离的前提下,污水以箱涵形式与雨水箱涵组合设置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雨污水管道一般以直埋的方式敷设于道路两侧,提供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包含有,

综合管廊标准段;以及,

雨污水组合舱,其形成于所述综合管路标准段内,所述雨污水组合舱由雨水箱涵及形成于所述雨水箱涵的上角位置的污水箱涵组成。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沿所述综合管廊标准段的延伸方向,每隔第一距离布置有与所述雨水箱涵连通的雨水检查井或与所述污水箱涵连通的污水检查井;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为80-100m。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雨水箱涵的底部具有雨水素混凝土层,所述雨水素混凝土层上形成有雨水导流槽;所述污水箱涵的底部具有污水素混凝土层,所述污水素混凝土层上形成有污水导流槽。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雨水导流槽绕开所述雨水素混凝土层中对应所述雨水检查井的区域,所述雨水素混凝土层中对应所述雨水检查井的区域形成有向上凸设的加厚部,用于降低雨水的冲刷。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污水素混凝土层中布置有钢筋网片。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综合管廊标准段的伸缩缝处、所述雨水箱涵的伸缩缝处、所述污水箱涵的伸缩缝处均布置有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综合管廊标准段具有形成于所述雨污水组合舱邻侧的第一舱,所述第一舱的伸缩缝处布置有内置止水带。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雨水检查井的井壁、所述污水检查井的井壁及所述雨污水组合舱的侧壁均预埋套管。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污水箱涵的涵壁具有混凝土层及隔离层,其中,所述混凝土层为硅酸盐水泥或掺杂有高炉矿渣的硅酸盐水泥,所述隔离层依次为厚度为1.5mm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为5.0mm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厚度为600μm的无溶剂型环氧涂料。

作为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雨水检查井或所述污水检查井均具有防沉降井盖系统,所述防沉降井盖系统具有基座、基座基础、镀锌钢钩、尼龙绳网、聚乙烯发泡填缝板,所述镀锌钢钩埋入所述基座内,所述尼龙绳网固定于所述镀锌钢钩上,形成防坠网,所述基座基础与井壁间的空隙以所述聚乙烯发泡填缝板填充,所述基座与所述基座基础间有预埋吊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解决传统雨污水管道直埋敷设,雨污水井数量多,检修不便的问题。在解决防腐问题的前提下,避免将污水管道敷设于综合管廊内一个独立舱室,管廊的利用率较低且相应配套措施要求高引起的投资巨大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利用污水箱涵,还可与海绵城市相结合。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发明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综合管廊断面止水带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雨污水检查井平面布置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雨水舱导流槽设计图。

图5为图3中的1-1向剖面图。

图6为图3中的2-2向剖面图。

图7为图4中的3-3剖面图。

图8为图4中的4-4剖面图。

图9为图4中的5-5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基座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至11,图中示出的是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

图中:1-综合管廊标准段、2-污水箱涵舱、3-雨水箱涵舱、4-雨污水组合箱涵舱、5-素混凝土导流槽、6-细密钢筋网片、7-内置止水带(可更换1圈)、8-中埋止水带、9-雨水检查井、10-污水检查井、11-预留洞口、12-安全爬梯、13-基座、14-基座基础、15-镀锌钢钩、16-尼龙绳网、17-聚乙烯低发泡填缝板、18-吊钩。

因地制宜利用道路纵坡将雨污水重力流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可减少道路下传统直埋雨污水主管的长度、检查井数量,在解决污水箱涵防腐问题的前提下,与将污水管纳入综合管廊相比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投资。同时沿线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污水检查井,根据地块的排水标高,在检查井壁或雨污水舱壁板上预留洞口,解决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

本发明主要包括综合管廊标准段1、污水箱涵舱2、雨水箱涵舱3、雨污水组合箱涵舱4、雨水检查井9、污水检查井10,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

1.综合管廊标准段1布置上,在雨、污水箱涵下部设置导流槽5,控制雨、污水流速。在污水箱涵舱2导流槽中设置直径6@150的细密钢筋网片,防止混凝土开裂。

2.污水箱涵舱2内部净尺寸:净宽不小于800mm,净高不小于1200mm,用以保证维修的空间。

3.综合管廊标准段1伸缩缝处,布置一道中埋橡胶止水带8,在a、b舱单独布置一道可更换内置止水带7,为防止雨污水舱中的水渗入其他舱室。

4.针对本发明污水箱涵耐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如下:

(1)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可考虑部分高炉矿渣置换部分水泥,以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耐酸性。

(2)隔离层:本发明推荐污水舱隔离层拟采用1.5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5.0mm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无溶剂型环氧涂料600μm。

(3)采取其他提高耐久性的设计措施:1)采用高标号混凝土,增强耐久性,。2)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本发明推荐污水箱涵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4)综合管廊标准段1伸缩缝接缝之间采用剪力键或枕梁的方式避免接缝处错位沉降,确保止水带不会因为不均匀沉降而损坏。

(5)污水箱涵独立设置在雨水舱上方,且污水箱涵和雨水舱均各自单独用橡胶止水带在伸缩缝处形成封闭止水空间。污水箱涵与管廊的其他舱室则完全隔离,确保即使发生少量渗漏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其他舱室造成不利影响。

5.根据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标高,在雨水检查井9、污水检查井10或雨污水舱侧壁预留洞口11,预留洞口11位置大小标高根据接入管道需求确定。

6.在雨水检查井处的雨水舱素混凝土导流槽5进行特殊设计,局部素混凝土加厚,用以降低雨水的冲刷作用。

7.防沉降井盖系统:将镀锌钢钩15锚入基座13内,尼龙绳网16固定于镀锌钢钩上,形成防坠落网;基座基础14与雨污水检查井壁之间的空隙采用聚乙烯低发泡填缝板17填充;在基座13和基座基础14预埋吊钩18,方便运输、吊装。

以上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