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淤泥沉淀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4896发布日期:2018-11-09 20:5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淤泥沉淀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一体化预制泵站是一种集潜水泵、泵站设备、除污格栅设备、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集成的一体化的产品。其特点具有机动灵活,泵站建设周期极短,安装极其简便。目前在国内市政行业成为一个新的泵站建设发展趋势。泵站长期使用,底部会有一定量的淤泥沉淀,淤泥积累过厚,会减少泵站处理污水的有效容积,影响使用效果,给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淤泥沉淀的一体化预制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淤泥沉淀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筒体、基座和顶盖,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所述基座,顶部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筒体中设置有若干离心泵、两个第一喷射筒、四个第二喷射筒和一个控制台;所述筒体中设置有抽气泵和进气管,所述抽气泵与所述进气管、所述控制台连接,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射筒、所述第二喷射筒连通;所述第一喷射筒由工作台、喷气口和伸缩筒构成,所述喷气口和所述伸缩筒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伸缩筒罩设在所述喷气口外部;所述伸缩筒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喷射筒分别设置在所述离心泵的两侧,四个所述第二喷射筒分布在所述离心泵的周边位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喷射筒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喷射筒和所述第二喷射筒具有相同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的高度值大于所述筒体的最高水位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中设置有电机和小型压缩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电磁阀、所述伸缩筒、所述控制台、所述小型压缩机连接,所述小型压缩机与所述喷气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抽气泵和小型压缩机配合,使设置的第一喷射筒和第二喷射筒从泥沙底部喷出高压的气体,可以充分搅浑泥水,防止泥沙沉淀,设置的伸缩筒和电磁阀结合,可以达到保障喷气口的顺通,防止堵塞,利用控制台可以控制喷射气体间隔的时间,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智能,加强泵站的使用效果,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射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筒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中:1-筒体;2-基座;3-顶盖;4-离心泵;5-第一喷射筒;6- 第二喷射筒;7-控制台;8-抽气泵;9-进气管;10-工作台;11-喷气口;12- 伸缩筒;13-密封盖;14-电磁阀;15-电机;16-小型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淤泥沉淀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筒体1、基座2和顶盖3,筒体1底部设置有基座2,顶部与顶盖3固定连接;筒体1中设置有若干离心泵4、两个第一喷射筒5、四个第二喷射筒6和一个控制台7;筒体1中设置有抽气泵8和进气管9,抽气泵8与进气管9、控制台7连接,抽气泵8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一喷射筒5、第二喷射筒6连通;第一喷射筒5由工作台10、喷气口11和伸缩筒12构成,喷气口11和伸缩筒12 均设置在工作台10上,伸缩筒12罩设在喷气口11外部;伸缩筒12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13,密封盖13上设置有电磁阀14。两个第一喷射筒5分别设置在离心泵4的两侧,四个第二喷射筒6分布在离心泵4的周边位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喷射筒6距离相等。第一喷射筒5和第二喷射筒6具有相同结构。进气管9的高度值大于筒体1的最高水位线。工作台10中设置有电机15和小型压缩机16。电机15分别与电磁阀14、伸缩筒12、控制台7、小型压缩机16连接,小型压缩机16与喷气口11连通。

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通过对控制台7的预先设置,控制抽气泵8运行时间以及运行次数间隔时间,控制台7控制抽气泵8和电机15的运行,电机15控制电磁阀14打开,同时伸缩筒12起到保护喷气口11的作用,在未喷气时,伸缩筒12的高度值大于液面高度值,需要使用时,伸缩筒12收缩,在电磁阀14打开的同时,抽气泵8和小型压缩机16配合,将气体通过喷气口11喷出,气体带动泥沙沉淀物,使泥沙与水体混合搅匀,最后通过离心泵 4排出,进气管9始终高于最高液位,保障始终可以抽取到空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