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铲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0799发布日期:2018-11-20 22:51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机铲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载机铲斗。



背景技术:

铲斗作为装载机的主要工作装置,其铲装物料时的满斗率和作业效率直接影响装载机的工作效率。装载机铲斗在其后部与装载机动臂铰接,且通过连杆与转斗摇臂连接。转斗摇臂的摆动拉动铲斗绕动臂的前端转动而作收斗装料和放斗卸料。

公告号为CN104032790A的一种中国发明公布了一种装载机铲斗及装载机,铲斗包括前端的齿座、刀板、底壁板、斗底圆弧板、后壁板,所述铲斗的后壁板上设置有向前凹的凹槽,该凹槽在铲斗收斗至极限位置时可使装载机的转斗摇臂纳入至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铲斗后壁板的顶部,所述凹槽具有向后和向上的敞口,所述凹槽由后壁板上的缺口、位于铲斗内连接在后壁板上缺口两侧边的两侧板、位于铲斗内连接两侧板的盖板组成。当收斗至极限位置时转斗摇臂可纳入至凹槽内,避免了铲斗在收斗时与转斗摇臂发生干涉,避免了由于转斗摇臂与铲斗干涉时产生的抖动使物料洒出的现象,提高了铲斗的满斗率。

虽然上述铲斗通过凹槽的设置提高了铲斗的满斗率,但是铲斗在收斗的初期会因为物料的自重和铲斗刀板的倾斜向下设置而掉落到铲斗外,从而减少了铲斗运送的物料,降低了铲斗的满斗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铲斗,通过伸缩机构驱动刀板转动,使刀板远离底壁板一侧倾斜向上,从而使物料避免因重力或者刀板倾斜向下设置而掉落,使物料在铲斗本体内更稳定,从而提高了铲斗本体的满斗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载机铲斗,包括铲斗本体,所述铲斗本体包括齿座、刀板、底壁板、侧板,所述底壁板靠近所述铲斗本体开口一侧与所述刀板靠近所述底壁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底壁板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刀板转动且与所述刀板连接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沿所述底壁板朝向所述刀板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铲斗本体铲完物料之后,通过伸缩机构驱动刀板转动,使刀板远离底壁板一侧高于靠近底壁板一侧,起到阻挡物料掉落的作用,从而使物料避免因重力或者刀板倾斜向下设置而掉落,使物料在铲斗本体内更稳定,从而提高了铲斗本体的满斗率。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壁板下表面且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容置框、转动安装在所述容置框内的具有伸缩功能的驱动件,所述容置框朝所述刀板一端连通外部,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刀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的伸缩带动刀板绕刀板与底壁板的转动连接点转动,从而实现刀板远离底壁板一端高于靠近底壁板一端,避免了物料掉落。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框滑移连接的锥形块,且当所述刀板未转动时,所述锥形块恰好位于所述容置框靠近所述刀板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铲斗本体在铲物料的时候,若容置框靠近刀板一端不封闭,则物料会进入到容置框内,从而堵塞容置框,使液压缸无法运作。通过锥形块的设置,在铲物料的时候,物料不会进入到容置框内,不会影响后期液压缸的运作。

优选的,所述容置框内设置有防水圈,所述液压缸的活塞穿过所述防水圈与所述刀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铲斗本体在雨天使用或者物料含水量较大时,水会漏进容置槽内,从而造成液压缸的进水,破坏液压缸。通过防水圈的设置,可以阻挡雨水进入到容置槽内,同时也可以在液压缸的活塞缩回容置槽时,将附着在活塞上的水去除,从而保护了活塞,提高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底壁板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容置框的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本身具有一定的大小,而容置框设置在底壁板下表面,使铲斗本体在铲物料的时候受到的阻力较大,降低铲斗本体铲物料的效率。通过第一凹槽的设置,使液压缸的部分体积可以防止在第一凹槽内,大大减小了容置框的体积,从而减小了铲斗本体在铲物料时的阻力,从而提高了铲斗本体铲物料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容置框沿长度方向的中线经过所述齿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铲斗本体在铲物料的时候,物料会接触到驱动件与刀板的转动连接点,且物料很可能附着在上面,从而影响刀板与液压缸之间的转动,降低刀板的转动效率。通过使容置框沿长度方向的中线经过齿座,使齿座在铲斗本体铲物料时可以为液压缸与刀板的转动连接点遮挡物料,从而避免物料对液压缸与刀板的转动连接点的影响。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刀板一端均开设有扇形槽,所述刀板靠近所述侧板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扇形槽滑移配合的扇形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板在转动时会挤压靠近刀板的物料,物料会横向扩展,部分物料会落下。通过扇形挡板的设置,在刀板转动时阻止物料的掉落,起到提高铲斗本体满斗率的作用;同时刀板在为转动时,也可以阻止物料从刀板的两侧漏出。

优选的,所述刀板上表面靠近所述底壁板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底壁板上表面靠近刀板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弯曲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覆盖所述刀板与所述底壁板的转动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板与底壁板转动连接,两者的转动连接点会存在间隙,当物料的颗粒较小时,物料会卡进间隙内,从而堵塞或者附着在空隙内两者的侧壁上,使刀板转动更费时费力,降低了刀板转动的效率。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开设,并在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设置可弯曲的连接板,从而覆盖两者的转动连接点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物料进入到空隙内,从而保持刀板的转动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伸缩机构驱动刀板转动,使刀板远离底壁板一侧高于靠近底壁板一侧,起到阻挡物料掉落的作用,从而使物料避免因重力或者刀板倾斜向下设置而掉落,使物料在铲斗本体内更稳定,从而提高了铲斗本体的满斗率;

2、通过扇形挡板的设置,在刀板转动时阻止物料的掉落,起到提高铲斗本体满斗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一);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二),展示底壁板下表面的结构。

附图标记:1、铲斗本体;11、齿座;12、刀板;121、扇形挡板;122、第二凹槽;13、底壁板;131、第一凹槽;132、第三凹槽;14、斗底圆弧板;15、后壁板;16、侧板;161、扇形槽;17、连接板;2、伸缩机构;21、容置框;22、液压缸;221、弹性防水圈;222、锥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装载机铲斗,参照图1和图2,包括铲斗本体1,铲斗本体1包括齿座11、刀板12、底壁板13、斗底圆弧板14、后壁板15和两个侧板16。底壁板13一侧与斗底圆弧板14一侧焊接,斗底圆弧板14远离底壁板13一侧与后壁板15一侧焊接,两个侧板16分别与斗底圆弧板14和后壁板15的其余两端焊接,底壁板13远离斗底圆弧板14一侧与刀板12铰接,齿座11固定在刀板12远离底壁板13一侧。底壁板13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刀板12转动且与刀板12连接的伸缩机构2。伸缩机构2驱动刀板12的转动,使刀板12远离底壁板13一侧倾斜向上,从而避免了物料的掉落。

参照图2和图3,伸缩机构2包括两个容置框21、具有伸缩功能的两个驱动件。两个容置框21固定安装在底壁板13的下表面,且沿底壁板13的宽度方向均分设置,且每个容置框21沿长度方向的中线经过齿座11,每个容置框21朝刀板12一端连通外部。两个驱动件选用液压缸22,每个液压缸22缸体远离活塞一端铰接在容置框21远离刀板12一端的内壁上,液压缸22活塞伸出容置框21外并铰接在刀板12上。每个容置框21内固定设置有弹性防水圈221,液压缸22的活塞穿过弹性防水圈221运动。

每个液压缸22的活塞上固定有锥形块222,锥形块222与容置框21内壁滑移连接,锥形块222的锥形面朝向容置框21内,当活塞缩回时,锥形块222的锥形面可以方便锥形块222滑入容置框21内;且当刀板12未转动时,锥形块222恰好位于容置框21靠近刀板12一端,一方面阻止物料进入到容置框21内,另一方面由于液压缸22在运作过程中会发生倾斜,将锥形块222在液压缸22的活塞伸长时可以离开容置框21,从而允许液压缸22的倾斜。

参照图2,两侧的侧板16靠近刀板12一端开设有扇形槽161,刀板12靠近侧板16一端固定有与扇形槽161滑移配合的扇形挡板121。当刀板12在转动时,扇形挡板121沿扇形槽161滑移。

参照图2和图3,刀板12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122,第二凹槽122位于刀板12靠近底壁板13一侧;底壁板13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凹槽132,第三凹槽132位于底壁板13靠近刀板12一侧。第二凹槽122和第三凹槽132内固定有可弯曲的连接板17,且连接板17覆盖刀板12与底壁板13的转动连接处,从而避免物料进入到两者的转动连接处。

参照图4,底壁板13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31,第一凹槽131的形状与容置框21的形状相适配,可以将液压缸22放在第一凹槽131和容置框21内,减小容置框21的突出面积,减小铲斗本体1铲物料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铲斗本体1进行铲物料后,物料在铲斗本体1内,启动液压缸22,液压缸22的活塞伸长,带动刀板12转动,连接板17弯曲。扇形挡板121跟随刀板12同步转动,并转入扇形槽161内。当扇形挡板121完全进入扇形槽161内时,停止液压缸22,完成刀板12的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