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水压差平面闸门的水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238发布日期:2019-08-13 20:1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高水压差平面闸门的水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高水压差平面闸门的水封装置,属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封装置仅设置一道山型或Ω水封止水,主要依靠充压单头山型或Ω水封头与止水座板接触封水,但在双向水头形成的高水压差作用下会导致水封变形过大,容易发生失效破坏,导致闸门水封漏水严重,故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水压差平面闸门的水封装置,以防止水封装置在双向水头形成的高水压差作用下导致水封变形过大,造成失效破坏及导致闸门水封漏水,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高水压差平面闸门的水封装置,包括闸门;在闸门与门槽下游侧轨道之间或闸门与门槽上游侧轨道之间设有两道水封装置;位于上游高水位一侧为充压式山型水封装置,位于下游低水位一侧为P型水封装置。

前述水封装置中,所述充压式山型水封装置包括山型水封条,山型水封条的截面形状类似于山型,山型顶部设有弧型峰顶,山型水封条底部设有充压槽,山型水封条的弧型峰顶两侧分别经外压板和内压板及螺栓组件与闸门连接。

前述水封装置中,所述闸门面板与山型水封条底面之间设有平垫板和凹型垫板;其中凹型垫板上设有连通槽,连通槽经连通孔与山型水封条底部的充压槽连通;连通槽的开口位于上游高水位一侧。

前述水封装置中,所述P型水封装置包括P型水封条,P型水封条的截面形状类似于P型,P型水封条的平面部分经压板和螺栓组件与闸门连接;闸门面板与P型水封条的平面部分之间设有L型定位板和胶条。

前述水封装置中,所述P型水封条的圆弧头和山型水封条的弧型峰顶所对应的门槽轨道上分别设有止水座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两道适合不同水头单向作用的水封装置分别挡住上下游高低水位,以防止在特高水压差情况下水封双向受水压变形过大,造成水封装置失效破坏,导致闸门水封漏水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封装置位于门槽下游侧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封装置位于门槽上游侧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闸门、2-充压式山型水封装置、3-P型水封装置、4-连通槽、5-P型水封条、6-门槽下游侧轨道、7-山型水封条、8-止水座板、9-门槽上游侧轨道、10-弧型峰顶、11-充压槽、12-外压板、13-内压板、14-螺栓组件、15-平垫板、16-凹型垫板、17-连通孔、18-压板、19-L型定位板、20-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高水压差平面闸门的水封装置,包括闸门1;在闸门1与门槽下游侧轨道6之间(见图1和图2)或闸门1与门槽上游侧轨道9之间(见图2和图4)设有两道水封装置;位于上游高水位一侧为充压式山型水封装置2,位于下游低水位一侧为P型水封装置3。如图2和图4所示,充压式山型水封装置2包括山型水封条7,山型水封条7的截面形状类似于山型,山型顶部设有弧型峰顶10,山型水封条7底部设有充压槽11,山型水封条7的弧型峰顶10两侧分别经外压板12和内压板13及螺栓组件14与闸门1连接。闸门1面板与山型水封条7底面之间设有平垫板15和凹型垫板16;其中凹型垫板16上设有连通槽4,连通槽4经连通孔17与山型水封条7底部的充压槽11连通;连通槽4的开口位于上游高水位一侧。P型水封装置3包括P型水封条5,P型水封条5的截面形状类似于P型,P型水封条5的平面部分经压板18和螺栓组件14与闸门1连接;闸门1面板与P型水封条5的平面部分之间设有L型定位板19和胶条20。P型水封条5的圆弧头和山型水封条7的弧型峰顶10所对应的门槽轨道上设有止水座板8。

实施例

本例的水封装置由充压山型水封和P型水封组成,其中:充压山型水封设置于上游高水位侧并设置连通槽和连通孔与上游水位连通,P型水封设置于下游低水位侧且水封头位于下游水压作用侧,在闸门的门槽轨道上分别设置与山型水封头及P型水封位置对应的止水座板。通过上述方法,特高水压差平面闸门的水封装置采用在单向特高水头作用下止水效果较好的山型水封与止水座板接触封住上游高水位,采用在中低水头作用下止水效果较好的P型水封与止水座板接触封住下游低水位,利用两道适宜不同水头单向作用的水封装置分别挡住上下游高低水位实现特高水压差情况下水封双向受水压变形过大的目的。

具体实施时,本例的水封装置可以设在闸门的上游面,也可以设在闸门的下游面,不管设置在那一面,所述的连通槽开口均设在与高压水位连通一面。通过水压使山型水封头紧紧的压在止水座板上。水封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

在闸门1上分别设置充压式山型水封装置2和P型水封装置3。充压式山型水封装置2设置于靠上游高水位侧并设置连通槽4与上游水位连通;P型水封装置3设置于靠下游低水位侧且P型水封条5的头部位于下游水压作用侧;闸门1的门槽下游轨道6或门槽上游轨道9上分别设置与山型水封条7及P型水封条5的头部位置对应的止水座板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