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止水腔束管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其墙体单元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93747发布日期:2019-05-31 20:3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止水腔束管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其墙体单元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止水腔束管地下连续墙及其连续墙单元,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基坑深度大于5m的围护墙结构形式有水泥土搅拌桩内插h型钢的复合围护结构(smw工法)和地下连续墙等。smw工法与钢内撑连接不方便,其适用的基坑深度有限;对于超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但其成本高,接缝处容易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止水腔束管地下连续墙及其连续墙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止水腔束管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单元,所述墙体单元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或母扣上设有供止水材料注入的止水管腔,所述止水管腔朝向相邻子扣和母扣的连接处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止水材料流出的流出孔;所述墙体单元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两所述墙体单元的子扣和母扣扣接;使用时,将墙体单元依次放入土体中,相邻墙体单元的子扣和母扣相配合,将两墙体单元连接在一起,两墙体单元连接后,在两墙体单元之间的止水管腔中高压注入止水材料,止水材料通过流出孔流出后逐渐渗满两墙体单元的接口处,避免墙体外侧的水从接口渗入到墙体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子扣包括子扣延伸壁和子扣弯折壁,所述子扣延伸壁朝向远离所述墙体单元的方向延伸,所述子扣弯折壁设置在所述子扣延伸壁的自由端;所述母扣包括母扣延伸壁和母扣弯折壁,所述母扣延伸壁朝向远离所述墙体单元的方向延伸,所述母扣弯折壁设置在所述母扣延伸壁的自由端,所述子扣弯折壁和所述母扣弯折壁的弯折方向相反;此种设置后相邻墙体单元上的子扣和母扣形成挂钩连接,方便止水材料从子扣和母扣连接处的缝隙中渗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管腔设置在所述子扣延伸壁上,所述止水管腔和所述子扣弯折壁在所述子扣延伸壁的同侧;所述墙体单元为方形腔体,所述子扣在所述墙体单元上成对设置,所述母扣在所述腔体单元上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子扣的子扣弯折板向背设置,成对设置的两母扣的母扣弯折板向对设置;此种设置更方便止水材料渗入子扣和母扣内侧,使止水材料填满子扣和母扣的接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单元由四块钢板围合而成;钢板的一部分形成母扣的延伸壁或者母扣焊接在钢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单元内设置有隔板形成多腔体腔体单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单元为冷弯矩形钢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管腔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单元左右侧壁上还设有便于悬挂的圆孔,所述圆孔周边还设有加固钢环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子扣包括子扣延伸壁,所述止水空腔设置在所述子扣延伸壁上,所述母扣为与所述止水空腔配合的开口管;所述止水空腔为圆管,所述母扣为与所述圆管配合的开口圆管;将止水管腔直接设置在子扣延伸壁上,从止水官腔注入的止水材料直接流到子扣的母扣的接口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钢板围合而成的墙体单元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冷弯矩形钢管形成的墙体单元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发明多腔体墙体单元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发明中钢板围合而成的墙体单元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9为本发明多腔体墙体单元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1为实施例六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3为实施例七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5为实施例八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7为实施例八的俯视图;

图18为图17中墙体单元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墙体单元;2、母扣;3、子扣;5、圆孔;6、加固钢环板;7、止水管腔;8、流出孔;9、止水材料;10、土体;21、母扣延伸壁;22、母扣弯折壁;31、子扣延伸壁;32、子扣弯折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18对本发明一种带止水腔束管地下连续墙及其连续墙单元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说明书附图1和2,带止水腔束管地下连续墙中墙体单元1由四块钢板组成,墙体单元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两子扣3和母扣2,子扣3包括子扣延伸壁31和子扣弯折壁32,母扣2包括母扣延伸壁21和母扣弯折壁22,墙体单元1一端设有止水管腔7,止水管腔7为方形,一个墙体单元1上设有两个止水管腔7,止水管腔7设置在墙体单元1的一端,钢板向左侧延伸形成母扣延伸壁21,母扣弯折壁22设置在母扣延伸壁21的端部,两母扣弯折壁22相对设置;子扣3设置在墙体单元1的右端,子扣延伸壁31焊接在墙体单元1的端部,两子扣弯折壁32向背设置,子扣延伸壁31的焊接位置在在宽度方向上不超出母扣弯折壁22的端部位置,钢板向右延伸形成止水管腔7的一个面,止水官腔的第二个面为墙体单元1的端面,子扣延伸壁31形成止水管腔7的第三个面,止水管腔7的第四个面为焊接在钢板的延伸处的端部和子扣延伸壁31上的钢板;墙体单元1左右两端面上还设有方便墙体单元1吊起的圆孔5,圆孔5周围设有加固钢环板6;使用时,将墙体单元1依次放入土体10中,相邻墙体单元1的子扣3和母扣2相配合,将两墙体单元1连接在一起,两墙体单元1连接后,在两墙体单元1之间的止水管腔7中高压注入止水材料9,止水材料9通过流出孔8流出后逐渐渗满两墙体单元1的接口处,避免墙体外侧的水从接口渗入到墙体内。

实施例二:

参考说明书附图3和4,本实施例中的墙体单元1为冷弯矩形管,子扣3和母扣2分别焊接在墙体单元1的两端,止水管腔7的横截面为圆形,止水管腔7焊接在墙体单元1端面和子扣3延伸板上,其他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参考说明书5和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纵向的隔板,将墙体单元1的内腔分割成多腔体。

实施例四:

参考说明书7和8,本实施例的墙体单元1由四块钢板组成,子扣3和母扣2分别焊接在墙体单元1的两端,止水管腔7的横截面为圆形,止水官腔焊接在墙体单元1端面和子扣3延伸板上,其他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

参考说明书9和1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增加纵向的隔板,将墙体单元1的内腔分割成多腔体。

实施例六:

参考说明书附图11和12,本实施中墙体单元1为四块钢板焊接而成,子扣3和母扣2分别设置在墙体单元1的左右两端,子扣3包括子扣延伸壁31和圆管,所述母扣2包括母扣延伸壁21和开口圆管;所述圆管形成止水管腔7,所述圆管侧壁上设有供止水材料9流出的流出孔8;使用时,将止水材料9通过注入圆管,止水材料9从流出孔8流出进而渗入到接口处的缝隙中。

实施例七:

参考说明书附图13和1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增加内隔板,将墙体单元1的内腔分割成多腔体。

实施例八:

参考说明书附图15和1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内隔板将墙体单元1的内腔分割成多腔体,其中内隔板端部采用角钢与墙体单元1焊接。

实施例九:

参考说明书附图17和1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增加内隔板将墙体单元1的内腔分割成多腔体,其中内隔板端部采用角钢与墙体单元1焊接。

本申请中的左、右为本申请视图情况下的左、右,前后为本申请视图情况下的上、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