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0891发布日期:2019-07-17 06:09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水利工程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围挡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的围挡主要作用是挡水和防水,以保护既有房屋和设置不被河流或湖泊水的影响。现在,水利工程的围挡大多仅仅是起到挡水的作用,在雨季,每当暴雨来临,沿河地区就会发生河流水位大幅度提升,甚至发生几十年一遇的洪水,这些洪水中夹杂了大量的泥沙和其他的杂物,使得洪水都非常的浑浊,虽然是在雨季,但是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和其他杂物的原因无法直接进行使用,反而使得靠近河流居住的居民用水存在问题。所以,如何在雨季将洪水进行有效的利用已知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围挡大多无法解决此类问题,例如,中国专利:一种水利施工用围挡装置(cn107762260a),包括固定底座、安装架和流通口,所述固定底座的左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的末端右侧设置有围挡装置主体,所述围挡装置主体的正面左侧开设有滑动卡槽,且滑动卡槽的内壁和第一围挡板相连接,所述围挡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顶端镶嵌有顶板,所述安装架设置于围挡装置主体的正面中部,且安装架的底端镶嵌有悬挂钩,所述顶板的两端通过调节轴和围挡装置主体相连接,且围挡装置主体的正面右侧安装有第二围挡板。该水利施工用围挡装置,在围挡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限位杆,能够对围挡装置的位置进行初步的限定,减少围挡装置使用时产生的晃动。但是对于水质的改善起不到任何作用。

又如:中国专利:水利工程护坡(cn204455994u),它包括底部基础,所述底部基础的左侧设有第一防护挡板,所述底部基础的上部且在所述第一防护挡板的右侧设有表面倾斜的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上部倾斜的表面呈阶梯形,所述混凝土墙体阶梯形上平铺有若干植物营养袋,所述植物营养袋内填充有带植物种子的营养土,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右侧设有第一木桩围挡,所述第一木桩围挡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挡板,所述第二防护挡板的右侧设有沿第二防护挡板底部向右上方延伸的厚碎石垫层,所述厚碎石垫层的上部铺设有砂土层,所述砂土层的上部铺设有玻纤织物层,所述玻纤织物层的上部设有营养土层;采用上述结构,护坡结构稳定,抗冲能力强,但是由于该护坡是以既有的山体或者堤坝为基础进行建设的,所以同样只能起到挡水的作用,无法将洪水进行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围挡装置,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围挡装置,包括墩台以及连接于所述墩台顶部的围挡机构,所述墩台为梯形,所述围挡机构包括前挡墙、后挡墙、顶板和滤水组件,所述前挡墙、所述顶板、所述后挡墙和所述墩台之间构建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放置所述滤水组件,所述前挡墙开设有若干第一滤水孔,所述后挡墙开设有若干第二滤水孔,所述墩台包括迎水侧和背水侧,所述迎水侧用于阻挡水流,所述背水侧设置有沉淀装置,所述沉淀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后挡墙的水进行沉淀。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墩台、所述前挡墙和所述后挡墙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且所述墩台、所述前挡墙和所述后挡墙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滤水组件包括第一反滤层、第一保护层、过滤层、第二保护层和第二反滤层,所述第一反滤层贴合于所述前挡墙的靠近所述后挡墙的一侧,所述第二反滤层贴合于所述后挡墙的靠近所述前挡墙的一侧,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第一反滤层和所述第二反滤层之间,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反滤层和所述过滤层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反滤层和所述过滤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制成,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均采用土工格栅制成,所述第一反滤层和所述第二反滤层采用土工布制成。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挡墙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的水槽,所述水槽包括底板和挡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边沿与所述后挡墙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后挡墙的一侧边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沉淀装置对应。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和抽渣装置,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中间位置且将所述沉淀池分隔为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边沿高度,所述第一沉淀池位于所述墩台和所述第二沉淀池之间,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其中一个侧壁的靠近顶部的部位开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安装有第二出水管,所述抽渣装置包括泥浆泵、第一出渣管、第二出渣管和排渣管,所述第一沉淀池池的其中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渣孔,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其中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渣孔,所述第一出渣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渣孔连通,所述第一出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泥浆泵的其中一个进渣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渣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渣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泥浆泵的另一个进渣口连通,所述排渣管的一端与所述泥浆泵的出渣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渣管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出渣管安装有第二阀门。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一滤水孔呈矩阵分布与所述前挡墙,若干所述第二滤水孔呈矩阵分布于所述后挡墙,所述第一滤水孔和所述第二滤水孔内均嵌设有钢套管。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挡墙的迎水侧以及所述墩台的与所述迎水侧相同的一侧面设置有防冲刷装置,所述防冲刷装置包括多个浮动机构,多个所述浮动机构沿所述墩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浮动机构包括滑动轨道和浮体,所述滑动轨道从靠近所述墩台的底部延伸至靠近所述前挡墙的顶部,所述滑动轨道的截面为t型,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开设有与所述滑动轨道相匹配的t型孔,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滑动轨道,所述浮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滑动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挡住所述滑块的挡块。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挡墙的迎水侧以及所述墩台的与所述迎水侧相同的一面还设置有漂浮物打捞机构,所述漂浮物打捞机构包括打捞组件和至少两组挡杆组,所述打捞组件设置于两组所述挡杆组之间,每个所述挡杆组均包括若干挡杆,若干所述挡杆从所述墩台的底部向所述前挡墙的顶部等间距延伸,所述打捞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滑动通道、皮带以及打捞耙,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前挡墙的顶部,所述滑动通道从所述墩台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前挡墙的顶部,所述打捞耙可滑动的与所述滑动通道卡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驱动盘,所述皮带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盘连接,所述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打捞耙连接,所述滑动通道的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还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滚动的抵接于所述皮带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通过所述皮带驱动所述打捞耙沿所述滑动通道从下向上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围挡装置,在墩台的顶部设置了围挡机构,围挡机构是可以透水的结构,并且在透水的过程中可以对水进行过滤,使水质得到很大的提高,经过过滤之后的水还会在沉淀机构中进行沉淀,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的水质,经过沉淀机构沉淀的水可以基本达到使用的要求,本装置不但可以起到防水、挡水的作用,还可以将洪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使其能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使用,大大的缓解了水资源缺乏的问题,特别是沿河地区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围挡装置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水利工程围挡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滤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墩台;11-迎水侧;12-背水侧;20-围挡机构;21-前挡墙;210-第一滤水孔;211-防冲刷装置;212-浮体;213-滑动轨道;214-挡块;215-打捞机构;216-打捞组件;2160-驱动电机;2161-滑动通道;2162-皮带;2163-打捞耙;2164-导向轮;217-挡杆;22-后挡墙;220-第二滤水孔;221-水槽;222-第一出水孔;23-顶板;24-滤水组件;240-第一反滤层;241-第一保护层;242-过滤层;243-第二保护层;244-第二反滤层;25-容置空间;30-沉淀装置;31-第一沉淀池;310-第一出渣孔;32-第二沉淀池;320-第二出水孔;321-第二出水管;322-第二出渣孔;33-隔板;34-抽渣装置;341-泥浆泵;342-第一出渣管;343-第二出渣管;344-排渣管;345-第一阀门;346-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围挡装置,包括墩台10以及连接于墩台10顶部的围挡机构20,这里的墩台10和围挡都是沿着河岸的走向设置的,其长度需要设置成比既有的道路或者居民区要略长,使其能够发挥基本的挡水和防水的作用;另外,墩台10和围挡机构20的高度可以根据设计洪水水位高度来确定,较佳的,围挡的顶部高度设置成超过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的最高水位。

墩台10为梯形,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梯形的墩台10可以更加的稳定。围挡机构20包括前挡墙21、后挡墙22、顶板23和滤水组件24,前围挡可以起到挡水的作用,前挡墙21、顶板23、后挡墙22和墩台10之间构建为容置空间25,容置空间25用于放置滤水组件24,前挡墙21开设有若干第一滤水孔210,后挡墙22开设有若干第二滤水孔220,墩台10包括迎水侧11和背水侧12,迎水侧11用于阻挡水流,背水侧12设置有沉淀装置30,沉淀装置30用于对来自后挡墙22的水进行沉淀。

在本实施例中,墩台10、前挡墙21和后挡墙22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且墩台10、前挡墙21和后挡墙22一体浇筑成型,由于这里的墩台10为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墩台10可以分段浇筑,可以将施工缝留置于至墩台10顶部1/3-1/4的地方,不能将施工缝留置于墩台10与强挡墙和后挡墙22相交的地方,可以增强墩台10、前挡墙21和后挡墙22的整体性。滤水组件24(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反滤层240、第一保护层241、过滤层242、第二保护层243和第二反滤层244,第一反滤层240和第二反滤层244的作用是在保证水流通的前提下,防止外部泥浆堵塞过滤层242,同时防止过滤层242内的物质从前挡墙21第一滤水孔210以及后挡墙22的第二滤水孔220中泄露出去,第一反滤层240贴合于前挡墙21的靠近后挡墙22的一侧,第二反滤层244贴合于后挡墙22的靠近前挡墙21的一侧,过滤层242位于第一反滤层240和第二反滤层244之间,第一保护层241设置于第一反滤层240和过滤层242之间,第二保护层243设置于第二反滤层244和过滤层24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层242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制成,第一保护层241和第二保护层243均采用土工格栅制成,第一反滤层240和第二反滤层244采用土工布制成。由于过滤层242采用石质材料制成,为了保持其过滤性能,各种粒径的碎、砾石彼此嵌锁,但其表面比较锋利容易将第一反滤层240和第二反滤层244划破,所以这里设置采用土工格栅制成的第一保护层241和第二保护层243,可以有效的保护第一反滤层240和第二反滤层24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土工格栅是密集型格栅可以将95%的碎、砾石包覆在内。

在本实施例中,后挡墙22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的水槽221,第二滤水孔220中流出的水首先会流入到水槽221内,水槽221可以起到汇集水流的作用。这里的水槽221同样是和后挡墙22一体浇筑成型的。水槽221包括底板和挡板,底板的一侧边沿与后挡墙22固定连接,挡板设置于底板的远离后挡墙22的一侧边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水孔222,第一出水孔22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图中未示出),第一出水管与沉淀装置30对应,第一出水管可以保证经过过滤的水全部都流入沉淀装置30内。

请参照图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沉淀装置30包括沉淀池和抽渣装置34,沉淀池用于对水进行沉淀,使没有被完全过滤掉的细沙以及其他的细小物质被沉淀处理,抽渣装置34是用于将沉淀池内的沉淀物排出的设备。

沉淀池内设置有隔板33,隔板33设置于沉淀池的中间位置且将沉淀池分隔为第一沉淀池31和第二沉淀池32,第一沉淀池31和第二沉淀池32可以形成两级沉淀,使水质经过两级沉淀后能够达到使用标准。隔板33的高度小于第一沉淀池31和第二沉淀池32的边沿高度,使水可以从隔板33的顶部从第一沉淀池31流入第二沉淀池32。第一沉淀池31位于墩台10和第二沉淀池32之间,第二沉淀池32的其中一个侧壁的靠近顶部的部位开设有第二出水孔320,第二出水孔320安装有第二出水管321,第二出水孔320中流出的水可以直接用于生活用水,经过检测后能够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可以直接饮用,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可以将其输送至自来水厂进行处理后使用。

抽渣装置34包括泥浆泵341、第一出渣管342、第二出渣管343和排渣管344,第一沉淀池31池的其中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渣孔310,第二沉淀池32的其中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渣孔322,第一出渣管342的一端与第一出渣孔310连通,第一出渣管342的另一端与泥浆泵341的其中一个进渣口连通,第二出渣管343的一端与第二出渣孔322连通,第二出渣管343的另一端与泥浆泵341的另一个进渣口连通,排渣管344的一端与泥浆泵341的出渣口连通,第一出渣管342安装有第一阀门345,第二出渣管343安装有第二阀门346。泥浆泵341可以产生抽渣动力,被泥浆泵341抽出的物质主要是细沙,可以用作建筑用沙,以发挥其作用。第一阀门345和第二阀门346可以控制第一出渣管342和第二出渣管343,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抽渣的时候,都是沉渣已经没过第一抽渣管和第二抽奖管的一定高度,在进行抽渣的时候,沉渣首先被抽出,而沉渣上部的水不会被抽出,当沉渣被抽出至不能覆盖第一抽渣管和第二抽渣管的时候,液体会进入第一出渣管342和第二出渣管343,而此时,第一阀门345和第二阀门346会关闭,同时泥浆泵341也会关闭,待沉渣达到一定厚度后才能再次开启泥浆泵341。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一滤水孔210呈矩阵分布与前挡墙21,若干第二滤水孔220呈矩阵分布于后挡墙22,能够保证前挡墙21和后挡墙22的结构稳定性不受第一滤水孔210和第二滤水孔220的影响。第一滤水孔210和第二滤水孔220内均嵌设有钢套管,可以延长第一滤水孔210和第二滤水孔220使用寿命,减小磨损,不至于在长期的冲刷过程中造成扩孔,使内部的过滤物泄露。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挡墙21的迎水侧11以及墩台10的与迎水侧11相同的一侧面设置有防冲刷装置211,防冲刷装置211可以减少流水对墩台10和前围挡的冲刷,延长其使用寿命。防冲刷装置211包括多个浮动机构,多个浮动机构沿墩台10的长度方向设置,浮动机构包括滑动轨道213和浮体212,滑动轨道213从靠近墩台10的底部延伸至靠近前挡墙21的顶部,滑动轨道213的截面为t型,浮体212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开设有与滑动轨道213相匹配的t型孔,滑块可滑动的卡设于滑动轨道213,浮体212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浮体212始终浮在水流表面,这里的浮体212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是可以更换的,滑动轨道213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挡住滑块的挡块214,可以防止浮体212滑出滑动轨道213。

在本实施例中,前挡墙21的迎水侧11以及墩台10的与迎水侧11相同的一面还设置有漂浮物打捞机构215,可以将水流中的漂浮物打捞上岸,减少污染。漂浮物打捞机构215包括打捞组件216和至少两组挡杆217组,打捞组件216设置于两组挡杆217组之间,每个挡杆217组均包括若干挡杆217,若干挡杆217从墩台10的底部向前挡墙21的顶部等间距延伸,挡杆217可以利用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的动力,将水流中的漂浮物或者可流动性的物质挡住,这些物质被挡住之后,打捞组件216可以将其打捞上岸,以进行后期的处理。打捞组件216包括驱动电机2160、滑动通道2161、皮带2162以及打捞耙2163,驱动电机2160安装于前挡墙21的顶部,滑动通道2161从墩台10的底部延伸至前挡墙21的顶部,打捞耙2163可滑动的与滑动通道2161卡接,驱动电机2160的电机轴连接有驱动盘,皮带216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160的驱动盘连接,皮带2162的另一端与打捞耙2163连接,滑动通道2161的靠近驱动电机2160的一端还设置有导向轮2164,导向轮2164可滚动的抵接于皮带2162的上表面,驱动电机2160用于通过皮带2162驱动打捞耙2163沿滑动通道2161从下向上运动。驱动电机2160可以正传和反转,驱动电机2160在正转和反转的过程中,打捞耙2163可以沿滑动通道2161进行上下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