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8037发布日期:2019-11-27 18:4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钢板桩在建筑基础、地下工程、港口码头、船坞、水闸、航道护岸、人工岛、防波堤,路桥的护岸、护坡结构、挡土墙、防渗墙、地基加固等永久性工程中充当着重要的结构材料;在基坑支护、临时护岸、止水围堰、挡土墙等临时性工程中则是关键的材料;在洪涝、塌方、塌陷、流沙、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防、控制与抢险中,钢板桩更是高效快捷的代名词。钢板桩围堰在施工完毕后,需要在其内部加装支护结构,采用法兰连接是支护结构常用的连接方式,但法兰连接部位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受潮气影响锈蚀速度较快,对后期拆卸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难以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离防潮结构,便于后期拆卸,稳定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包括钢板桩围堰,所述钢板桩围堰上焊接钢筋杆,所述钢筋杆内安装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与钢筋杆固定连接,且工字钢右端面焊接钢管一,所述钢管一右端外表面焊接法兰一,所述钢管一右侧安装钢管二,所述钢管二左右两端外表面均焊接法兰二,所述法兰二通过螺栓与法兰一固定连接,所述钢管一环形侧面上套设外筒,所述外筒左端面开设通孔一,且外筒环形侧面上焊接把手一,所述外筒内表面右侧加工内螺纹,所述通孔一内通过胶水粘贴橡胶圈一,所述橡胶圈一套设在钢管一上,所述钢管二环形侧面上套设内筒,所述内筒右端面开设通孔二,且内筒环形侧面上焊接把手二,所述内筒左端外表面加工外螺纹,所述内筒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外筒相连接,所述通孔二内表面通过胶水粘贴橡胶圈二,所述橡胶圈二套设在内筒上,所述内筒右端面安装封板,所述封板左端面安装网罩,所述网罩左端延伸至内筒内,且网罩内设置干燥剂袋,所述网罩内部左侧安插橡胶塞。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安装有两组,两组所述内筒对称套设在钢管二环形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右端面开设沉头矩形口,所述封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沉头矩形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一直径与钢管二直径相同,所述法兰一和法兰二规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外筒、把手一、内筒、把手二、通孔一、橡胶圈一、橡胶圈二、通孔二、封板、干燥剂袋、网罩以及橡胶塞,该设计在法兰一和法兰二固定连接后将内筒拧入外筒内,实现利用外筒和内筒隔离法兰一和法兰二的目的,同时利用干燥剂吸收潮气达到减缓连接法兰一和法兰二螺栓锈蚀速度的目的,便于后期的拆卸。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中外筒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中内筒的剖面图;

图中:1-钢板桩围堰、2-工字钢、3-钢筋杆、4-钢管一、5-法兰一、6-法兰二、7-钢管二、8-外筒、9-把手一、10-内筒、11-把手二、12-通孔一、13-橡胶圈一、14-橡胶圈二、15-通孔二、16-封板、17-干燥剂袋、18-网罩、19-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板桩围堰支护装置,包括钢板桩围堰1,钢板桩围堰1上焊接钢筋杆3,钢筋杆3内安装工字钢2,工字钢2与钢筋杆3固定连接,且工字钢2右端面焊接钢管一4,钢板桩围堰1施工完毕后,在钢板桩围堰1上间隔焊接多组钢筋杆3,随后将工字钢2卡在多组钢筋杆3之间并焊接固定,实现工字钢2位置的安装,钢管一4右端外表面焊接法兰一5,钢管一4右侧安装钢管二7,钢管二7左右两端外表面均焊接法兰二6,法兰二6通过螺栓与法兰一5固定连接,法兰一5和法兰二6固定连接后,钢管一4和钢管二7固定连接,从而钢管一4和钢管二7共同对钢板桩围堰1内部两面进行支撑,钢管一4环形侧面上套设外筒8,外筒8左端面开设通孔一12,且外筒8环形侧面上焊接把手一9,外筒8内表面右侧加工内螺纹,通孔一12内通过胶水粘贴橡胶圈一13,橡胶圈一13套设在钢管一4上,在外筒8上开设通孔一12,便于橡胶圈一13的安装以及便于将外筒8套在钢管一4上,外筒8套在钢管一4上后,橡胶圈一13贴合在钢管一4外表面,起到密封的作用,钢管二7环形侧面上套设内筒10,内筒10右端面开设通孔二15,且内筒10环形侧面上焊接把手二11,内筒10左端外表面加工外螺纹,内筒10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外筒8相连接,通孔二15内表面通过胶水粘贴橡胶圈二14,橡胶圈二14套设在内筒10上,在内筒10上开设通孔二15,便于橡胶圈二14的安装以及便于将内筒10套在钢管二7上,内筒10套在钢管二7上后,橡胶圈二14贴合在钢管二7外表面,亦起到密封的作用,内筒10右端面安装封板16,封板16左端面安装网罩18,网罩18左端延伸至内筒10内,且网罩18内设置干燥剂袋17,网罩18内部左侧安插橡胶塞19,当法兰一5和法兰二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利用把手一9和把手二11移动外筒8和内筒10,随后将内筒10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与外筒8相连接,进而利用内筒10和外筒8隐藏法兰一5和法兰二6,然后将干燥剂袋17放置在网罩18内后,将橡胶塞19塞在网罩18内,起到防干燥剂袋17掉落的作用,随后将网罩18安插在内筒10内并将封板16通过螺栓与内筒10相互固定,进而干燥剂袋17中的干燥剂吸收内筒10和外筒8形成空间中的潮气,达到减缓法兰一5和法兰二6连接螺栓的锈蚀速度,便于后期的拆卸。

内筒10安装有两组,两组内筒10对称套设在钢管二7环形侧面上,两组内筒10的设计便于对钢管二7两端的法兰二6进行封盖隐藏。

内筒10右端面开设沉头矩形口,封板16通过螺栓安装在沉头矩形口内,沉头矩形口的设计为封板16提供安装空间。

钢管一4直径与钢管二7直径相同,法兰一5和法兰二6规格相同,规格相同便于钢管一4和钢管二7的固定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