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堤路基的水利工程用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404发布日期:2020-05-22 22:07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堤路基的水利工程用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堤路基的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背景技术:

挡土墙,指的是为了稳定泥土自然坡面而设置的墙体,用于稳固坡体,尽量避免发生滑坡现象,是承压受力部位,因此要求其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而河堤路基不同于普通的陆地上单独路基,由于其一侧靠近水流,因此就要求设置挡土墙来抵御水流,避免泥沙形成的河堤路基直接受水流侵蚀而过快溃堤,现有的挡土墙大多仅仅是放置在水流与河堤路基之间,没有与河堤路基的泥沙紧密连接,因此存在挡土墙本身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松动,最终与河堤路基之间形成具有安全隐患的缝隙的问题。

专利公告号为cn202347532u,公告日为2012.07.2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三角形混凝土墙体,三角形混凝土墙体上端设有混凝土压顶,混凝土压顶上端设有花卉栽培池,三角形混凝土墙体包括竖直的迎水面和倾斜的背水面,三角形混凝土墙体内部安装有多条加强筋,三角形混凝土墙体的迎水面与底座端部相齐平。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挡土墙存在整体结构不稳定、强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河堤路基的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其能通过在河床与河堤路基之间设置挡土墙主体、辅助墙主体、连接柱单元以及连接盖板单元的方式,达到挡土墙有效保护泥沙成分的河堤路基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挡土墙结构合理有效,整体结构强度大,防水土流失效果好,挡土墙与河堤路基之间不易形成缝隙,河堤路基不易溃堤,以及抗水流冲击效果好,适用于河堤路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河堤路基的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包括设置在河床上并位于河堤路基外侧且截面为梯形的挡土墙主体,还包括插入设置在所述河床上并位于所述挡土墙主体和所述河堤路基之间的辅助墙主体,插入设置在所述河堤路基侧面上并依次通过所述辅助墙主体和所述挡土墙主体的连接柱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辅助墙主体上端并用于连接所述河堤路基和所述挡土墙主体的连接盖板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辅助墙主体的截面为矩形,上表面高度关于所述挡土墙主体和所述河堤路基上路面的高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柱单元包括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河堤路基内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柱体,设置在所述辅助墙主体上的第一插接孔,设置在所述挡土墙主体上的第二插接孔,以及螺接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体位于所述挡土墙主体斜面外侧端上的紧固螺母。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柱单元还包括套接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体上并通过在所述挡土墙主体斜面支撑顶起所述紧固螺母方式以用于所述紧固螺母轴向稳定紧固的填充块,所述填充块的形状为倒梯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填充块的斜面抵在所述挡土墙主体斜面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盖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挡土墙主体以及路面上表面上并用于阻挡雨水进入缝隙的盖板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下表面上并用于在所述辅助墙主体上端进行卡合固定的卡合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盖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上的内侧开孔,以及插接设置在所述内侧开孔上并通过所述路面且向下进入到所述河堤路基内的路基连接柱,所述路基连接柱上端面高度与所述盖板主体下表面高度平齐。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盖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上的外侧开孔,设置在所述外侧开孔上并向下插入所述挡土墙主体内的墙体连接柱。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墙体连接柱上端面高于所述盖板主体,且上端面上设有扶栏。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若干个所述连接柱单元沿着所述河堤路基以及挡土墙主体的长轴向按线性均匀间隔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河床与河堤路基之间设置挡土墙主体、辅助墙主体、连接柱单元以及连接盖板单元的方式,达到挡土墙有效保护泥沙成分的河堤路基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挡土墙结构合理有效,整体结构强度大,防水土流失效果好,挡土墙与河堤路基之间不易形成缝隙,河堤路基不易溃堤,以及抗水流冲击效果好,适用于河堤路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盖板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以及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河堤路基的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包括设置在河床11上并位于河堤路基12外侧且截面为梯形的挡土墙主体1,还包括插入设置在所述河床11上并位于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之间的辅助墙主体2,插入设置在所述河堤路基12侧面上并依次通过所述辅助墙主体2和所述挡土墙主体1的连接柱单元3,以及设置在所述辅助墙主体2上端并用于连接所述河堤路基12和所述挡土墙主体1的连接盖板单元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土墙主体1用于承受水流冲击,因此外侧斜面能够向上“卸力”,进一步保证结构稳定性,而所述辅助墙主体2以及连接柱单元3用于紧密连接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避免两种之间因为雨水或河水进入的原因出现缝隙,若出现缝隙,一则是缝隙处的积水会慢慢侵蚀所述河堤路基12,降低挡土防水土流失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溃堤,而是缝隙容易造成人员掉落的危险。

另一方面,所述连接盖板单元4可以拉结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辅助所述连接柱单元3,同样保证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的连接紧密性,而且可以遮挡落下的雨水,避免雨水进入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之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挡土防水土流失、防溃堤的有效时限。

所述辅助墙主体2的截面为矩形,上表面高度关于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上路面13的高度。所述连接柱单元3包括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河堤路基12内且水平设置的连接柱体301,设置在所述辅助墙主体2上的第一插接孔302,设置在所述挡土墙主体1上的第二插接孔303,以及螺接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体301位于所述挡土墙主体1斜面外侧端上的紧固螺母304。所述连接柱单元3还包括套接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体301上并通过在所述挡土墙主体1斜面支撑顶起所述紧固螺母304方式以用于所述紧固螺母304轴向稳定紧固的填充块305,所述填充块305的形状为倒梯形。所述填充块305的斜面抵在所述挡土墙主体1斜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体301先紧紧地插在所述河堤路基12外侧面上,所述辅助墙主体2以及挡土墙主体1再依次套接在所述连接柱体301,最后由所述紧固螺母304进行旋转紧固,保证由内向外的河堤路基12、辅助墙主体2以及挡土墙主体1三者的连接紧密型,进一步提高挡土防溃堤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填充块305以对齐所述挡土墙主体1斜面的方式,给所述紧固螺母304留出一个紧密接触的竖向平面,否则的话所述紧固螺母304直接抵在所述挡土墙主体1的斜面上,存在紧固强度低的问题。

所述连接盖板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挡土墙主体1以及路面13上表面上并用于阻挡雨水进入缝隙的盖板主体401,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401下表面上并用于在所述辅助墙主体2上端进行卡合固定的卡合槽402。所述连接盖板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401上的内侧开孔403,以及插接设置在所述内侧开孔403上并通过所述路面13且向下进入到所述河堤路基12内的路基连接柱404,所述路基连接柱404上端面高度与所述盖板主体401下表面高度平齐。所述连接盖板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主体401上的外侧开孔405,设置在所述外侧开孔405上并向下插入所述挡土墙主体1内的墙体连接柱406。所述墙体连接柱406上端面高于所述盖板主体401,且上端面上设有扶栏407。若干个所述连接柱单元3沿着所述河堤路基12以及挡土墙主体1的长轴向按线性均匀间隔方式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土墙主体1以及辅助墙主体2的材质为混凝土,所述路面13的材质为沥青,所述路基连接柱404以及墙体连接柱406分别与所述盖板主体401插接后深深地插入在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内,保证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在水平向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避免所述挡土墙主体1外移而离开所述河堤路基12,以用于辅助所述连接柱单元3,而且所述盖板主体401位于所述挡土墙主体1和所述河堤路基12之间缝隙的上方,可以减少雨水进入该缝隙,同样可以减缓所述河堤路基12受雨水侵蚀的溃堤速度,与所述挡土墙主体1的防溃堤、防水土流失作用相吻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