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测量基坑的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1662发布日期:2020-03-20 06:5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测量基坑的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勘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测量基坑的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5973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位于基坑两侧的围护组件,围护组件包括依次沿基坑两侧直线排列的若干根排桩,排桩的底端竖直插入于土层中,排桩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凝土冠梁,排桩靠近基坑一侧设有纵向连接件,纵向连接件上设有旋喷桩锚索,旋喷桩锚索一端与纵向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斜插入基坑侧壁的土层内,基坑内设有用于支撑基坑两侧排桩的两组横向支撑件,两组横向支撑件分别位于排桩的上部和中部,基坑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横向支撑件的承托件。通过横向支撑件和承托件的支撑作用,解决了周围土体变形导致锚索断裂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基坑围护结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在测量基坑深度的时候需要多种测量设备共同作用,测量过程较为繁琐,测量效率低下,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测量基坑的基坑围护结构,其具有便于测量基坑的深度从而提高了测量效率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测量基坑的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基坑、围护组件、加固层和支撑组件,所述围护组件设置在基坑的四周,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基坑的中心,所述加固层设置在基坑底壁,所述加固层与支撑组件相抵;所述围护组件上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基坑侧壁相抵,所述限位板靠近基坑底壁的一侧设置有激光测距装置,所述激光测距装置信号连接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控制连接有显示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套设在延伸杆上并与基坑的侧壁相抵使得限位板能够保持水平,从而使得限位板上的激光测距装置保持竖直状态。通过更换不同的延伸杆即可在不同的位置测量基坑深度,激光测距装置通过激光的行程对基坑的深度进行测量,从而简化了基坑深度的测量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远离激光测距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水平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仪的设置便于使用者通过水平仪判断限位板是否保持水平,从而便于判断激光测距装置是否保持竖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螺纹连接有锁止杆,所述锁止杆与延伸杆侧壁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和锁止杆的设置便于对限位板的位置进行锁止,从而使得激光测距装置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杆靠近延伸杆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橡胶块,所述防滑橡胶块靠近延伸杆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滑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橡胶块和防滑凹槽的设置增大了锁止杆靠与延伸杆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接触面积,从而便于锁止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对限位板进行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杆远离延伸杆的一端设置有握持手柄,所述握持手柄外侧壁设置有操作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手柄的设置增大了锁止杆的力矩,操作手柄的设置便于转动握持手柄,使得锁止杆在不需要工具的参与下也可以拧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外侧壁设置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位于显示装置处设置有显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体的设置便于对内部的控制芯片和显示装置进行保护,减小了控制芯片和显示装置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被损坏的可能。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孔侧壁固定有透明防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空和透明防护板的设置便于对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可以从壳体外部看见显示装置显示的数据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模块的设置便于对保护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供电,从而使得测量的过程无需外接电源线进行供电,从而使得限位板便于更换位置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延伸杆、限位板、水平仪和激光测距装置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通过激光测距装置对基坑的深度进行测量,简化测量的工作过程,提高效率的效果;

2、采用了固定柱、锁止杆、防滑橡胶块和握持手柄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将限位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激光测距装置能够更稳定地测量的效果;

3、采用了保护壳体、显示孔和透明防护板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在对显示装置进行显示的同时对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有效保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测量基坑的基坑围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限位板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锁止杆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控制芯片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基坑;11、围护组件;111、排桩;112、混凝土冠梁;12、加固层;13、支撑组件;131、立柱;132、横向支撑杆;2、延伸杆;21、限位板;211、激光测距装置;22、控制芯片;23、显示装置;24、水平仪;25、固定柱;3、锁止杆;31、防滑橡胶块;311、防滑凹槽;32、握持手柄;321、操作手柄;4、保护壳体;41、显示孔;411、透明防护板;42、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便于测量基坑的基坑1围护结构,参照图1,其包括基坑1、围护组件11、加固层12和支撑组件13,围护组件11设置在基坑1的四周,围护组件11为四排排桩111和混凝土冠梁112组成。支撑组件13设置在基坑1的中心,支撑组件13包括立柱131和横向支撑杆132,横向支撑杆132固定在围护组件11之间。加固层12设置在基坑1底壁,加固层12由混凝土凝固而成,加固层12与支撑组件13相抵,从而对基坑1的侧壁进行支撑和围护。

参照图1和图2,围护组件11上设置有延伸杆2,延伸杆2嵌固在混凝土冠梁112中。延伸杆2上套设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为方形实心钢板,限位板21与基坑1侧壁相抵,限位板21与基坑1相贴合的表面平整光滑。限位板21靠近基坑1底壁的一侧设置有激光测距装置211,激光测距装置211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装置211的下表面与限位板21表面齐平。

参照图2,激光测距装置211信号连接有控制芯片22,控制芯片22与激光测距装置211通过usb数据线连接,控制芯片22为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型单片机。控制芯片22控制连接有显示装置23,显示装置23为led显示屏,以通过限位板21套设在延伸杆2上与基坑1侧壁贴合,从而便于激光测距装置211对基坑1深度进行测量。

参照图2,限位板21远离激光测距装置211的一端设置有水平仪24,水平仪24为气泡水平仪24,水平仪24通过螺钉固定在限位板21的表面上,以便于对限位板21的水平进行校准,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参照图2和图3,限位板21上设置有固定柱25,固定柱25为方型实心板,固定柱25与限位板21一体成型。固定柱25上螺纹连接有锁止杆3,锁止杆3为圆柱型实心钢制杆,锁止杆3与延伸杆2侧壁相抵,以通过锁止杆3与延伸杆2之间的摩擦力将限位板21的位置固定。

参照图3,锁止杆3靠近延伸杆2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橡胶块31,防滑橡胶块31为圆柱形,防滑橡胶块31的直径与锁止杆3的直径相同,防滑橡胶块31靠近延伸杆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滑凹槽311,以增大锁止杆3与延伸杆2之间的摩擦系数。

参照图3,锁止杆3远离延伸杆2的一端设置有握持手柄32,握持手柄32的直径大于锁止杆3的直径。握持手柄32外侧壁设置有操作手柄321,操作手柄321设置有五根,操作手柄321与握持手柄32一体成型,以便于转动和拧紧锁止杆3。

参照图4,控制芯片22外侧壁设置有保护壳体4,保护壳体4为铝合金一体成型制成。保护壳体4位于显示装置23处设置有显示孔41,显示孔41为矩形通孔,显示孔41的尺寸小于显示装置23的尺寸,以通过保护壳体4对内部的控制芯片22和显示装置23进行保护。显示孔41侧壁固定有透明防护板411,透明防护板411为玻璃制成,透明防护板411通过粘固的方式固定在显示孔41侧壁上,以在对内部元件保护的同时还可以从外部看见参数。

参照图4,保护壳体4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42,电源模块42为可充电锂电池,电源模块42与控制芯片22电连接,以通过电源模块42为整个设备进行供电,从而使得测量设备便于携带。

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测量基坑1深度的时候,先将基坑1侧壁清理干净,使之保持水平光滑。然后将限位板21套设在延伸杆2上使得限位板21能够在延伸杆2上滑移,然后使得限位板21与基坑1侧壁相贴合。通过限位板21上的水平仪24判断基坑1是否水平,从而使得激光测距装置211保持竖直。

然后通过握持手柄32和操作手柄321拧紧锁止杆3,锁止杆3抵紧延伸杆2将限位板21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将激光测距装置211连接至控制芯片22。打开激光测距装置211,激光测距装置211发射激光,激光在遇到加固层12时被反射回激光测距装置211。激光测距装置211接收到激光,从而计算出基坑1的深度并通过显示装置23进行显示。不同位置的基坑1深度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延伸杆2测得,从而简化了测距的过程,便于基坑1深度的测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