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713发布日期:2020-05-20 03:2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



背景技术: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广泛使用作现代修建根底中,它是一种构造功能优异的根底用桩,其功能好,造价低,适用于滨海软土区域修建物的桩根底,跟着我国管桩修建规划的不断地扩展,能够预见,预制管桩将变成中国根底用桩中首要的桩基类型之一,预制管桩端板是这类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首要钢制构件,管桩端板是混凝土预制管桩钢筋的固定连接件,它接受并传递管桩所承当的全部载荷,因此端板的质量关系着修建物根底的结实性和安全性。

现在市场上具有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管桩端板,普遍存在不便于装配,且强度不高,在张拉预应力筋时,容易造成管桩的头部损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包括下端头板,所述下端头板的顶端成环形设置有不少于四个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顶端共同设置有上端头板,且定位套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长螺栓,所述下端头板与上端头板通过长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上端头板包括上端头板本体,所述上端头板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十字型加强板,且上端头板本体的顶端位于第二十字型加强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加强环,所述上端头板本体的顶端靠近内加强环的外侧成环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预应力筋锚孔,且上端头板本体的顶端位于第二预应力筋锚孔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第二张拉螺栓孔,所述上端头板本体的顶端靠近相邻的两个第二预应力筋锚孔之间设置有不少于四个第二长螺栓孔,且上端头板本体的底端位于第二长螺栓孔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上端头板本体的顶端靠近第二预应力筋锚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加强环,所述内加强环与外加强环之间固定连接有不少于四个加强筋;

所述下端头板包括下端头板本体,所述下端头板本体的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下卡套,且下端头板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十字型加强板,所述下端头板本体的顶端靠近第一十字型加强板的外侧成环形开设头若干个第一预应力筋锚孔,且下端头板本体的顶端位于第一预应力筋锚孔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张拉螺栓孔,所述下端头板本体的顶端靠近相邻的两个第一预应力筋锚孔之间设置有不少于四个第一沉孔,且下端头板本体的顶端位于第一沉孔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长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套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环,且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套管和第二定位环在同一轴线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定位环嵌入在第二沉孔的内侧,所述第二定位环嵌入在第一沉孔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螺栓从上向下依次贯穿第二长螺栓孔、第一定位环、套管、第二定位环和第一长螺栓孔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头板本体与下端头板本体通过长螺栓与定位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卡套的内径等于外部管桩的外径,所述第一十字型加强板的长度与外部管桩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预应力筋锚孔与第一预应力筋锚孔以及第二张拉螺栓孔与第一张拉螺栓孔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定位套的第一定位环嵌入在第二沉孔的内侧,通过定位套的第二定位环嵌入在第一沉孔的内侧,通过长螺栓依次贯穿第二长螺栓孔、定位套和第一长螺栓孔内侧,从而可以快速、便捷地使定位套、下端头板和上端头板装配在一起,且方便调节整个端板的位置,通过第一十字型加强板嵌入在外部管桩的内侧,通过下卡套套接在外部管桩的外侧,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外部管桩张拉时的应力集中,造成管桩头部损坏,提高了管桩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中上端头板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中上端头板的仰视图;

图4为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中下端头板的俯视图;

图5为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中下端头板的仰视图;

图6为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中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端头板;11、下端头板本体;12、第一长螺栓孔;13、下卡套;14、第一十字型加强板;15、第一预应力筋锚孔;16、第一张拉螺栓孔;17、第一沉孔;2、长螺栓;3、定位套;31、套管;32、第一定位环;33、第二定位环;4、上端头板;41、上端头板本体;42、第二预应力筋锚孔;43、第二张拉螺栓孔;44、第二长螺栓孔;45、第二沉孔;46、第二十字型加强板;47、加强筋;48、内加强环;49、外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装配和调整的圆形立式管桩端板,包括下端头板1,下端头板1的顶端成环形设置有不少于四个定位套3,定位套3的顶端共同设置有上端头板4,定位套3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长螺栓2,下端头板1与上端头板4通过长螺栓2固定连接,

上端头板4包括上端头板本体41,上端头板本体4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十字型加强板46,上端头板本体41的顶端位于第二十字型加强板4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加强环48,上端头板本体41的顶端靠近内加强环48的外侧成环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预应力筋锚孔42,上端头板本体41的顶端位于第二预应力筋锚孔42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第二张拉螺栓孔43,上端头板本体41的顶端靠近相邻的两个第二预应力筋锚孔42之间设置有不少于四个第二长螺栓孔44,上端头板本体41的底端位于第二长螺栓孔44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沉孔45,上端头板本体41的顶端靠近第二预应力筋锚孔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加强环49,内加强环48与外加强环49之间固定连接有不少于四个加强筋47;

下端头板1包括下端头板本体11,下端头板本体11的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下卡套13,下端头板本体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十字型加强板14,下端头板本体11的顶端靠近第一十字型加强板14的外侧成环形开设头若干个第一预应力筋锚孔15,下端头板本体11的顶端位于第一预应力筋锚孔15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张拉螺栓孔16,下端头板本体11的顶端靠近相邻的两个第一预应力筋锚孔15之间设置有不少于四个第一沉孔17,下端头板本体11的顶端位于第一沉孔17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长螺栓孔12。

在图6中:定位套3包括套管31,套管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环32,套管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环33,第一定位环32、套管31和第二定位环33在同一轴线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从而可以支撑上端头板4与下端头板1。

在图3和图4中:第一定位环32嵌入在第二沉孔45的内侧,第二定位环33嵌入在第一沉孔17的内侧,从而可以使定位套3分别与上端头板4和下端头板1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在图1中:长螺栓2从上向下依次贯穿第二长螺栓孔44、第一定位环32、套管31、第二定位环33和第一长螺栓孔12的内侧,从而可以使定位套3、上端头板4与下端头板1安装在一起。

在图2和图4中:上端头板本体41与下端头板本体11通过长螺栓2与定位套3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上端头板本体41与下端头板本体11牢靠地形成一体结构。

在图4和图5中:下卡套13的内径等于外部管桩的外径,第一十字型加强板14的长度与外部管桩的内径,从而可以使下端头板1与外部管桩牢靠地固定在一起。

在图3和图4中:第二预应力筋锚孔42与第一预应力筋锚孔15以及第二张拉螺栓孔43与第一张拉螺栓孔16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从而可以使管桩的预应力筋从第二预应力筋锚孔42与第一预应力筋锚孔15内穿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装配端板时,首先,把定位套3的第一定位环32嵌入在第二沉孔45的内侧,第二定位环33嵌入在第一沉孔17的内侧,然后,把长螺栓2从上向下依次贯穿第二长螺栓孔44、第一定位环32、套管31、第二定位环33和第一长螺栓孔12的内侧,使上端头板本体41与下端头板本体11固定在一起,然后,把下端头板1的下卡套13套在外部管桩的外侧,第一十字型加强板14嵌入在外部管桩的内侧,其中,把外部管桩的预应力筋从第一张拉螺栓孔16和第二张拉螺栓孔43内穿入,然后,转动整个端板,使预应力筋进入第一预应力筋锚孔15和第二预应力筋锚孔42的内侧,接着,把外部的张拉螺栓拧入第二张拉螺栓孔43的内侧,从而便完成了管桩与端板的安装。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