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203发布日期:2020-05-22 22:06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地桩是支撑和稳定光伏设施设备的重要装置之一,按照光伏地桩的制作方式可分为预制光伏地桩和灌注光伏地桩。

目前,制备灌注光伏地桩时,由于地桩桩孔分散,且每一个桩孔需要的混凝土的量较小,往往通过人工用铁锹将预制的混凝土浇灌至开挖好的桩孔中,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劳动效率低,且容易使混凝土洒落,造成混凝土浪费,且混凝土在桩孔中依靠自然沉降分布,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用铁锹进行灌桩作业时,劳动效率低、容易造成混凝土洒落、混凝土在桩孔内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包括:

载料车,所述载料车包括车厢及用于驱动所述车厢运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车厢的后端开设有混凝土排出口;

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包括输料槽及输料绞龙,所述输料槽固定于所述车厢的后端,且具有混凝土进料口及混凝土出料口,所述混凝土进料口连通所述混凝土排出口,所述混凝土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输料槽远离所述混凝土进料口的一端,所述输料绞龙设置于所述输料槽内,且能够将所述输料槽内的混凝土向所述混凝土出料口的方向推离;以及

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混凝土下料管及布料件,所述混凝土下料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混凝土出料口,所述布料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下料管远离所述混凝土出料口的一端,且呈喇叭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车厢上,位于所述混凝土排出口的周围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挡料插板,所述挡料插板能够封闭所述混凝土排出口。

优选地,所述输料绞龙包括转动轴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螺旋状叶片,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传动皮带轮;所述车厢上设置有驱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通过一皮带与所述传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载料车为农用三轮车,所述驱动皮带轮为农用三轮车的动力皮带轮。

优选地,所述车厢的底部向所述混凝土排出口的方向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下料管为柔性管。

优选地,所述输料槽靠近所述混凝土排出口的一端设置有计量槽。

优选地,所述布料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混凝土下料管。

优选地,所述挡料插板的上端向外弯折,形成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的两侧向外侧延伸。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设置所述载料车,包括车厢及行走机构,所述载料车盛装灌桩用混凝土,并能够行驶到适合灌桩作业的任意位置。所述车厢后端开设有所述混凝土排出口,并固定连接有所述输料组件,所述车厢内的混凝土自流进入所述输料组件,并在所述输料绞龙的作用下,从所述混凝土出料口下料至连通所述混凝土出料口的混凝土下料管,所述混凝土下料管的出口端设置所述布料件,将所述布料件罩设于待灌桩的桩孔的上端,混凝土顺着所述布料件均匀流入待灌桩的桩孔中,实现机械化灌桩作业,提高劳动效率,避免混凝土洒落。同时,混凝土在所述混凝土下料管及所述布料件的导向作用下,均匀流入待灌桩的桩孔中,保证灌桩地桩的均匀性,提高灌桩地桩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3是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10、料车100、车厢110、混凝土排出口111、插槽112、驱动皮带轮113、行走机构120、挡料插板130、操作把手131、输料组件200、输料槽210、输料绞龙220、转动轴221、螺旋状叶片222、传动皮带轮223、皮带224、计量槽230、下料组件300、混凝土下料管310、布料件3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请参看图1与图2,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10,用于光伏施工作业中,制作灌注光伏地桩时,将混凝土灌注进入待灌桩的桩孔中。包括:载料车100、输料组件200及下料组件300。

所述载料车100包括车厢110及用于驱动所述车厢110运动的行走机构120,所述车厢110中可以盛装预配置的混凝土,并在所述行走机构120的作用下,行驶至待浇注桩孔附近的适合灌桩作业位置。所述车厢110的后端开设有混凝土排出口111。

所述输料组件200包括输料槽210及输料绞龙220,所述输料槽210固定于所述车厢110的后端,且具有混凝土进料口及混凝土出料口,所述混凝土进料口连通所述混凝土排出口111,所述混凝土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输料槽210远离所述混凝土进料口的一端,所述输料绞龙220设置于所述输料槽210内,且能够将所述输料槽210内的混凝土向所述混凝土出料口的方向推离。所述车厢110内盛装的混凝土通过所述混凝土排出口111经所述混凝土进料口自流入所述输料槽210中,并通过所述输料绞龙220推送,最终由所述混凝土出料口排出至所述下料组件300中。

所述下料组件300包括混凝土下料管310及布料件320,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的一端连通所述混凝土出料口,所述布料件320设置于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远离所述混凝土出料口的一端,且呈喇叭口设置。将所述布料件320罩设于待灌桩的桩孔的上方,混凝土经所述输料绞龙220推送,并经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及所述布料件320的导流作用,均匀流入待灌桩的桩孔,实现机械化的灌桩作业。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光伏施工用基桩浇注装置10替代传统的人工用铁锹进行灌桩作业的过程,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效率,避免人工用铁锹作业时容易洒落混凝土,造成混凝土浪费。同时,混凝土能够经过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及所述布料件320的导流作用,均匀进入待灌桩的桩孔,保证灌桩地桩的均匀性,提高灌桩地桩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车厢110上,位于所述混凝土排出口111的周围设置有插槽112,所述插槽112内插接有挡料插板130,所述挡料插板130能够封闭所述混凝土排出口111。将所述挡料插板130插入所述插槽112中,并完全遮挡所述混凝土排出口111,以阻止混凝土流入所述输料槽210中,防止混凝土从所述输料槽210中溢洒。将所述挡料插板130抽离所述插槽112,使所述混凝土排出口111连通所述输料槽210,以保证正常的混凝土给料。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插板130的上端向外弯折,形成操作把手131,所述操作把手131的两侧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操作着力点。提起或放下所述挡料插板130,通过所述操作把手131的两侧的着力点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人员靠近所述输料绞龙220的转动机构,从而实现作业安全。

请一并参看图3,具体地,所述输料绞龙220包括转动轴221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轴221上的螺旋状叶片222,所述转动轴221的一端设置有传动皮带轮223。所述车厢110上设置有驱动皮带轮113,所述驱动皮带轮113通过一皮带224与所述传动皮带轮22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皮带轮113通过所述皮带224驱动所述传动皮带轮223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转动轴221转动,以将混凝土推向所述混凝土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载料车100为农用三轮车,所述驱动皮带轮113为农用三轮车的动力皮带轮。以通过农用三轮车实现混凝土的转运及对所述输料绞龙220的驱动,且利用农用三轮车灵活便捷、质量较轻的特点,实现灌桩过程的机械化作业。

请一并参看图4,作为优选,所述车厢110的底部向所述混凝土排出口111的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车厢110内的混凝土依靠重力作用自流进入所述输料槽210中。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为柔性管,例如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为带连接法兰的尼龙管、金属软管等,以能够一定角度改变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的出料方向,方便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件320可拆卸连接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例如所述布料件320通过法兰或卡扣或螺纹连接所述混凝土下料管310,以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布料件320,适应不同规格的桩孔的灌桩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输料槽210靠近所述混凝土排出口111的一端设置有计量槽230,混凝土首先流入所述计量槽230中,在所述计量槽230中计量体积或重量后,由所述输料绞龙220输出,实现精确灌桩作业,减少混凝土浪费,提高地桩强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