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4267发布日期:2021-05-25 12: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护坡砖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砖。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河道、水库等边坡防护形式有抛石、干砌块石、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面板等,其主要作用是抵御风浪冲击,防止坡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多个问题。

现有的生态护坡大多采用砖块铺设排列,现有的砖块与边坡接触的一侧表面光滑,无法与边坡土层紧密结合,砖块和边坡之间的连接强度较低,暴雨冲刷时会导致生态护坡砖块和边坡土层分离,从而降低了生态护坡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护坡砖,其具有提高护坡砖和边坡连接强度,提高生态护坡稳定性的优点。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护坡砖,包括设置于边坡上的护坡砖,所述护坡砖为多个,多个所述护坡砖于边坡上拼接构成生态护坡,所述护坡砖于其朝向边坡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定位杆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通孔内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和定位杆垂直设置,所述定位杆设置有能够将限位杆推出通孔的推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边坡上铺设护坡砖时,将护坡砖放置于边坡的表面,护坡砖带动定位杆插入边坡的内部,然后通过推动组件将限位杆从通孔中推出,使限位杆的端部插入边坡的内部,实现定位杆和边坡之间的固定连接,进而提高护坡砖和边坡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生态护坡的稳定性。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和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轴线和定位杆轴线重合,所述活动杆沿其径向方向开设有让位腔,所述限位杆和让位腔滑移连接,所述让位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当第一压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杆的端部顺次贯穿于让位腔的开口和通孔并延伸至边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活动杆向靠近容纳腔底壁的一侧移动,此时限位杆收纳于让位腔的内部,使得限位杆的设置不妨碍活动杆沿容纳腔的轴线方向滑动,当活动杆运动至,让位腔的开口端和通孔相对设置时,第一压缩弹簧回复自然状态,第一压缩弹簧推动限位杆向远离让位腔底壁的一侧移动,使得限位杆插入边坡的内部,由于限位杆和定位杆垂直设置,增大定位杆和边坡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腔于其开口处设置有防止限位杆脱出让位腔的限位内凸环,所述限位杆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限位外凸环,所述限位内凸环和限位外凸环平行设置,当第一压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内凸环和限位内凸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外凸环和限位内凸环之间的相互限制,能够限制限位杆的移动距离,避免限位杆脱出让位腔,一方面能够提高活动杆和定位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实现对活动杆的位置限制;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限位杆脱出定位杆,从而保持对定位杆的限位状态,增大定位杆和边坡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设置为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限位杆插入边坡的内部。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内壁朝向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活动杆的外周壁对应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活动杆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滑块和滑移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活动杆于容纳腔内部转动,从而能够保证限位杆和通孔的对准。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滑块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滑块沿容纳腔内壁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活动杆于容纳腔内部的滑动稳定性。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坡砖于其边缘处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槽于护坡砖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护坡砖的连接槽对接构成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相邻护坡砖之间的连接,提高相邻护坡砖之间的连接强度,安装快捷。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内部是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当第二压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杆和通孔相错设置,当连接块插接于插接槽的内部时,连接块能够推动活动杆挤压第二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现相邻护坡砖之间连接的同时,实现对活动杆的推动,从而使得限位杆能够穿设通孔插设于边坡的内部,从而实现护坡砖和边坡之间的稳定连接。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远离其相邻护坡砖连接槽一侧的孔径大于所述连接槽靠近其相邻护坡砖连接槽一侧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接块只能从上至下的插入连接槽的内部,从而防止连接块脱出连接槽,提高相邻护坡砖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坡砖远离边坡的一侧设置有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对水土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增大护坡砖表面的摩擦力,起到人行防滑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推动组件将限位杆从通孔中推出,使限位杆的端部插入边坡的内部,y由于限位杆和定位杆垂直设置,增大定位杆和边坡之间的固定连接,在限位杆和定位杆的作用下,提高护坡砖和边坡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生态护坡的稳定性;

第二、通过限位滑块限制活动杆只能够沿定位杆的轴线方向滑动,保证限位杆和通孔的对准;

第三、通过设置多个连接槽,并通过相邻连接槽对接构成插接槽,实现相邻护坡砖之间连接,提高相邻护坡砖之间的连接强度,安装快捷;

第四、由于多个连接槽沿护坡砖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实现相邻护坡砖之间的角度调节,使得该护坡砖能够适应边坡弯折处的过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c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d部放大图。

图中,11、护坡砖;111、连接槽;112、插接槽;12、挡块;21、定位杆;211、容纳腔;212、通孔;22、限位杆;221、限位外凸环;3、推动组件;31、活动杆;311、滑移槽;312、让位腔;32、第一压缩弹簧;33、第二压缩弹簧;4、连接块;5、限位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生态护坡砖11,包括多个铺设于边坡上的护坡砖11,多个护坡砖11于边坡表面上拼接构成生态护坡。

护坡砖11的上表面一体浇筑有多个挡块12,多个挡块12于护坡砖11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成圆。挡块12的截面呈梯形设置。挡块12的上底面设置于远离护坡砖11表面的一侧,挡块12的下底面和护坡砖11表面贴合,增大护坡砖11表面的摩擦力,起到人行防滑的作用。

结合图1和图2,护坡砖11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杆21,定位杆21为多个,多个定位杆21于护坡砖11下表面的边缘处呈圆周阵列,定位杆21轴线和护坡砖11下表面垂直设置,定位杆21远离护坡砖11的一端设置为尖端,增大定位杆21对边坡的作用力,将护坡砖11放置于边坡表面时,定位杆21能够插接于边坡的内部。

结合图3和图4,定位杆21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211,容纳腔211的开口端朝向护坡砖11,容纳腔211连通定位杆21的内外。容纳腔21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212,多个通孔212沿定位杆21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通孔212以定位杆21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通孔212轴线和定位杆21轴线垂直设置。

结合图4和图5,通孔212的内部穿设有限位杆22,限位杆22和定位杆21垂直设置,限位杆22的一端延伸至边坡的内部、另一端设置于容纳腔211的内部,限位杆22的数量和通孔212的数量相等,多个限位杆22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该点过定位杆21的轴线,在定位杆21插入边坡的过程中,限位杆22收纳于容纳腔211的内部,使得限位杆22的设置不妨碍定位杆21的插入,护坡砖11的下表面抵接于边坡表面时,限位杆22的端部能够贯穿于通孔212并延伸至边坡的内部。

限位杆22插入边坡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尖端,增大限位杆22对边坡的作用力,便于限位杆22插接于边坡的内部,增大定位杆21和边坡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5,定位杆21设置有能够将限位杆22推出通孔212的推动组件3。推动组件3能够将设置于同一定位杆21上的多个限位杆22同时推出。推动组件3包括活动杆31和第一压缩弹簧32。

活动杆31呈圆柱状设置,活动杆31能够插接于容纳腔211的内部,活动杆31的轴线和定位杆21轴线重合,活动杆31的外周壁贴合于容纳腔211的内周壁。

结合图2和图5,活动杆31和定位杆21滑动连接,活动杆31的端部和容纳腔211底壁之间预留有供活动杆31运动的缓冲空间,使得活动杆31能够沿定位杆21的轴线方向滑动。容纳腔211于其开口处向靠近活动杆31的一侧延伸有限位滑块5,限位滑块5为多个,多个限位滑块5以容纳腔211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多个限位滑块5沿容纳腔211内壁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活动杆31的外周壁对应开设有供限位滑块5插入的滑移槽311,滑移槽311沿活动杆31的轴线方向设置,滑移槽311的数量和限位滑块5的数量相等,限位滑块5和滑移槽311滑动连接,在限位滑块5的作用下,能够限制活动杆31于容纳腔211内部的周向转动,使得活动杆31只能够沿容纳腔211的轴线方向移动。

参照图6,活动杆31沿其径向方向开设有让位腔312,让位腔312的开口端朝向容纳腔211的内壁,在活动杆31向靠近容纳腔211底壁一侧移动的过程中,让位腔312的开口端能够和通孔212对准,且让位腔312的中心和通孔212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

限位杆22插接于让位腔312的内部,让位腔312开口端至让位腔312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杆22两端之间的距离。当让位腔312和通孔212未对准时,限位杆22设置于让位腔312的内部,使得限位杆22的设置不妨碍活动杆31于容纳腔211内部的滑动。

结合图5和图6,限位杆22和让位腔312滑移连接,让位腔312于其开口处一体成型有防止限位杆22脱出让位腔312的限位内凸环,限位杆22沿其径向方向一体成型有限位外凸环221,限位内凸环和限位外凸环221平行设置,限位外凸环221的边缘处抵接于让位腔312的内周壁,保持限位杆22轴线和让位腔312轴线重合。

第一压缩弹簧32设置于让位腔312的内部,第一压缩弹簧32的一端和让位腔312的底壁抵接、另一端和限位外凸环221的抵接,当让位腔312和通孔212对准时,第一压缩弹簧32处于自然状态,限位杆22的端部顺次贯穿于让位腔312的开口和通孔212并延伸至边坡的内部,此时限位内凸环和限位内凸环抵接。

活动杆31和容纳腔211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33,第二压缩弹簧33的一端抵接于容纳腔211的底壁、另一端抵接于活动杆31,当第二压缩弹簧33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杆31远离第二压缩弹簧33的一端穿设于容纳腔211的开口并延伸至容纳腔211的外部,此时,让位腔312位于通孔212的正上方,使得限位杆22和通孔212相错设置,让位腔312和容纳腔211开口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通孔212和容纳腔211开口端之间的距离,限位杆22位于让位腔312的内部。

参照图6,护坡砖11于其边缘处开设有连接槽111,连接槽111的数量和定位杆21的数量相等,且连接槽111的位置和定位杆21的位置相对应,多个连接槽111于护坡砖11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连接槽111靠近护坡砖11边缘处一侧孔径小于连接槽111靠近护坡砖11中心一侧的孔径。

连接槽111和容纳腔211相连通,当第二压缩弹簧33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杆31的端部位于连接槽111的内部。安装时,将相邻护坡砖11的连接槽111对接能够构成插接槽112,插接槽112的开口端朝向护坡砖11的上表面设置,连接槽111远离其相邻护坡砖11连接槽111一侧的孔径大于连接槽111靠近其相邻护坡砖11连接槽111一侧的孔径。

插接槽112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从上至下插入插接槽112的内部,实现相邻护坡砖11之间的稳定连接。同时连接块4作用于活动杆31,使得活动杆31沿容纳腔211的轴向方向向靠近容纳腔211底壁的一侧移动,连接块4能够推动活动杆31挤压第二压缩弹簧33。当连接块4的下表面抵接于插接槽112的底壁时,限位杆22插接于边坡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在边坡上铺设护坡砖11时,将护坡砖11放置于边坡上,当护坡砖11的下表面和边坡贴合时,定位杆21能够插入边坡的内部,然后在护坡砖11的周边铺设其余护坡砖11,使得相邻护坡砖11的连接槽111相对设置,相邻护坡砖11的连接槽111对接构成具有上端开口的插接槽112,然后将连接块4从上至下插入插接槽112的内部,实现相邻护坡砖11之间的连接,从而将多个护坡砖11拼成一个整体,不容易松动,提高相邻护坡砖1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护坡砖11抵抗雨水冲刷的效果更好,提高生态护坡稳定性。

在将连接块4插入插接槽112的过程中,连接块4推动活动杆31向靠近容纳腔211底壁的一侧移动,使得活动杆31挤压第二压缩弹簧33,活动杆31带动限位杆22同步移动,当活动杆31运动至让位腔312中心和通孔212中心对准时,第一压缩弹簧32回复自然状态,第一压缩弹簧32推动限位杆22向远离让位腔312底壁的一侧移动,使得限位杆22插入边坡的内部,由于限位杆22和定位杆21垂直设置,增大定位杆21和边坡之间的连接强度,实现定位杆21和边坡之间的固定连接,进而提高护坡砖11和边坡的连接强度,提高生态护坡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