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用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3944发布日期:2022-08-02 22:4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水利工程施工用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控制、调节和利用自然界的地面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兴建的各种工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挖设基坑,为避免基坑侧壁坍塌,通常会采用支护结构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撑加固。
3.例如专利号为201922186770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填土,填土一侧设有主挡板,主挡板靠近填土一侧壁上开设有抽拉槽,抽拉槽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挡板,主挡板远离抽拉槽的一侧贯穿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伸缩挡板的侧壁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与锁紧螺栓适配的锁紧孔,主挡板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收缩槽,两个收缩槽内均滑动连接有螺纹套筒。
4.现有的支护结构较为简单,大多为两组挡板,通过一组挡板上的锁紧螺栓与另一组挡板上的螺孔配合对两组挡板进行限位,从而调节两组挡板的配合高度,但螺栓与螺孔配合不能调节两组挡板的任意配合高度,且该支护结构不能对挡板的宽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基坑支护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桩,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通过固定轴连接有支护板,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均匀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均与所述支护板连接,所述支护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板,两组所述第一延伸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支护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部的开口内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两组所述导向柱穿设在所述安装槽内且均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配合,所述支护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所述支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延伸板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限位盖、齿轮、锁紧弹簧,所述限位盖遮挡所述开口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护板上,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两组所述导向柱的相对面分别开设有多组齿槽,所述齿轮分别与两组所述导向柱上的所述齿槽啮合,所述齿轮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限位盖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架,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盖和所述限位架且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上套设有第一防滑套。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架上均匀开设有多组限位槽,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限位架内的那端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齿,所述限位齿与所述限位槽啮合,所述锁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齿轮。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架、双向螺杆、两组第一螺孔座、两组支撑杆,所述第一导向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护板上,所述双向螺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架内,两组所述第一螺孔座分别套设在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且滑动卡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架内,两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套设在两组所述第一螺孔座上,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两组连接柱,两组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组所述连接柱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护板上均匀开设有两组通槽,所述支护板上端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两组固定套,两组所述第一延伸板的相对面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穿设在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下端一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延伸杆,两组所述第二延伸杆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固定套内。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延伸轴和第二延伸轴,所述第一延伸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延伸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延伸轴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二延伸轴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架、调节螺杆、第二螺孔座、支撑柱,所述第二导向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节螺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架内,所述第二螺孔座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上且滑动卡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架内,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螺孔座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有延伸柱,所述支护板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两组连接座,所述延伸柱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座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延伸柱上均匀开设有多组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销穿设在配合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固定销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是导向槽内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套设有限位块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块上的沉头孔内设置的限位螺栓与所述限位轴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导向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组转轴、双头蜗杆,两组所述转轴分别穿设在所述安装座的两端,且两组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轮,两组所述转轴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蜗轮,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双头蜗杆穿设在所述固定座内且与两组所述蜗轮啮合,所述双头蜗杆和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手轮,两组所述第二手轮上均套设有第二防滑套。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转动第一手轮使连接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与两组所述导向柱上的齿槽啮合使两组导向柱相离移动,两组导向柱相离移动带动两组第一延伸板相离移动,从而调节两组第一延伸板与支护板的配合宽度,进而调节装置支撑基坑侧壁的宽度,通过转动双向螺杆与两组第一螺孔座配合使两组第一螺孔座相对移动,两组第一螺孔座相对移动通过两组支撑杆使第二延伸板向上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延伸板与支护板的配合高度,装置的支撑宽度和高度均可调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6.2、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使第二螺孔座移动,第二螺孔座移动通过支撑柱和延伸柱带动支护板绕固定轴转动,从而调节支护板与安装座的角度,通过取出固定销即可沿支撑柱移动延伸柱,延伸柱移动使不同的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配合,然后将固定销穿设在当前配合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对延伸柱进行限位,方便调节延伸柱与支撑柱的配合
长度,从而调节支护板的转动范围,便于对不同斜度的基坑侧壁进行支撑固定。
17.3、通过转动双头蜗杆与两组蜗轮配合使两组转轴反向转动,两组转轴反向转动使四组移动轮转动与安装座垂直且将安装座顶起与地面分离,此时即可通过设置的四组移动轮移动装置,装置移动方便省力,当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反向转动双头蜗杆即可将四组移动轮收回,从而使安装座与地面接触对装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收缩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爆炸图;图4是本发明中支护板的爆炸图;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调节组件的爆炸图;图6是本发明中第二调节组件的爆炸图;图7是本发明中两组导向柱与齿轮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中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中固定销剖切后的爆炸图;图10是本发明中移动组件的爆炸图。
2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0、安装座;11、固定座;12、固定桩;13、第二延伸板;14、衔接板;15、第一延伸板;16、支护板;17、支撑柱;18、第一延伸轴;19、第二延伸轴;20、支撑杆;21、第二延伸杆;22、第二手轮;23、转轴;24、第二导向架;25、第一导向架;26、移动轮;27、固定轴;28、连接座;29、固定套;30、连接柱;31、第二连接孔;32、第一连接孔;33、安装槽;34、通槽;36、第一防滑套;37、第一手轮;38、限位槽;39、连接轴;40、齿轮;41、锁紧弹簧;42、限位齿;43、限位盖;44、限位架;45、第一螺孔座;46、双向螺杆;47、齿槽;48、导向柱;49、第一延伸杆;50、第一固定孔;51、开口;101、固定销;102、调节螺杆;104、第二螺孔座;105、第二固定孔;106、延伸柱;107、第二防滑套;108、限位螺栓;109、限位块;110、导向槽;111、限位轴;112、限位弹簧;113、双头蜗杆;114、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桩12,所述安装座10的一侧通过固定轴27连接有支护板16,所述安装座10的上端均匀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均与所述支护板16连接,所述支护板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板15,两组所述第一延伸板1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导向柱48,所述支护板16上开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中部的开口51内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两组所述导向柱48穿设在所述安装槽33内且均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配合,所述支
护板1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延伸板13,所述支护板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延伸板13连接。
23.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限位盖43、齿轮40、锁紧弹簧41,所述限位盖43遮挡所述开口51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护板16上,所述齿轮40位于所述安装槽33内,两组所述导向柱48的相对面分别开设有多组齿槽47,所述齿轮40分别与两组所述导向柱48上的所述齿槽47啮合,所述齿轮4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39,所述限位盖4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架44,所述连接轴39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盖43和所述限位架44且连接有第一手轮37,所述第一手轮37上套设有第一防滑套36。
24.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架25、双向螺杆46、两组第一螺孔座45、两组支撑杆20,所述第一导向架2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护板16上,所述双向螺杆46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架25内,两组所述第一螺孔座45分别套设在所述双向螺杆46的两端且滑动卡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架25内,两组所述支撑杆20的一端分别套设在两组所述第一螺孔座45上,所述第二延伸板13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两组连接柱30,两组所述支撑杆20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组所述连接柱30上。
25.当需要调节装置支撑基坑侧壁的宽度时,通过转动第一手轮37,第一手轮37转动通过连接轴39带动齿轮40转动,齿轮40转动与两组所述导向柱48上的齿槽47啮合使两组导向柱48相离移动,两组导向柱48相离移动带动两组第一延伸板15相离移动,从而调节两组第一延伸板15与支护板16的配合宽度,进而调节装置支撑基坑侧壁的宽度,当需要调节装置支撑基坑侧壁的高度时,通过转动双向螺杆46,双向螺杆46转动与两组第一螺孔座45配合使两组第一螺孔座45相对移动,两组第一螺孔座45相对移动通过两组支撑杆20使第二延伸板13向上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延伸板13与支护板16的配合高度,进而调节装置支撑基坑侧壁的高度,装置的宽度和高度均可调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6.请参阅图4、图5,所述限位架44上均匀开设有多组限位槽38,所述连接轴39穿设在所述限位架44内的那端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齿42,所述限位齿42与所述限位槽38啮合,所述锁紧弹簧41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安装槽33和所述齿轮40。
27.通过设置限位齿42与限位槽38配合便于对连接轴39进行限位,避免齿轮40转动,从而对两组导向柱48进行限位,且通过设置锁紧弹簧41可提高限位齿42与限位槽38配合的紧密性,从而提高对两组导向柱48限位的稳定性,当需要使两组导向柱48移动时,需按压第一手轮37使连接轴39带动齿轮40移动挤压锁紧弹簧41,连接轴39移动使限位齿42与限位槽38分离,此时即可转动第一手轮37使连接轴39和齿轮40转动,从而使两组导向柱48移动,当需要对两组导向柱48的位置进行固定时,通过取消对第一手轮37的作用力,锁紧弹簧41的反作用力使齿轮40和连接轴39反向移动,从而使限位齿42卡设在当前配合的限位槽38对内连接轴39进行固定,两组导向柱48的移动固定方便。
28.请参阅图4、图7,所述支护板16上均匀开设有两组通槽34,所述支护板16上端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两组固定套29,两组所述第一延伸板15的相对面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延伸杆49,所述第一延伸杆49穿设在所述通槽34内,所述第二延伸板13的下端一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二延伸杆21,两组所述第二延伸杆21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固定套29内,通过设置通槽34与第一延伸杆49配合,固定套29与第二延伸杆21配合,当第一延伸板15移动时,第一延伸板15带动两组第一延伸杆49沿通槽34移动,当第二延伸板13移动时,第二延伸板13带动两
组第二延伸杆21沿固定套29移动,从而提高第一延伸板15和第二延伸板13移动的稳定性,且提高第一延伸板15和第二延伸板13的承重能力。
29.请参阅图3、图4,所述第二延伸板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衔接板14,所述衔接板14上设置有第一延伸轴18和第二延伸轴19,所述第一延伸板15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2,所述第二延伸板13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1,所述第一延伸轴18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32内,所述第二延伸轴19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31内,通过设置衔接板14,当第一延伸板15移动时,第一延伸板15通过第一延伸轴18带动衔接板14移动,从而使第二延伸轴19沿第二连接孔31滑动,当第二延伸板13移动时,第二延伸板13通过第二延伸轴19带动衔接板14移动,从而使第一延伸轴18沿第一连接孔32移动,从而调节支护板16、两组第一延伸板15、第二延伸板13和两组衔接板14配合形成的矩形支撑面,调节方便。
30.请参阅图3、图4、图8,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架24、调节螺杆102、第二螺孔座104、支撑柱17,所述第二导向架2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0上,所述调节螺杆102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架24内,所述第二螺孔座104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杆102上且滑动卡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架24内,所述支撑柱17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螺孔座104上,所述支撑柱17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销101固定有延伸柱106,所述支护板1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两组连接座28,所述延伸柱106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座28上。
31.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02,调节螺杆102转动使第二螺孔座104移动,第二螺孔座104移动通过支撑柱17和延伸柱106带动支护板16绕固定轴27转动,从而调节支护板16与安装座10的角度,便于对不同斜度的基坑侧壁进行支撑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32.请参阅图3、图8、图9,所述支撑柱17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50,所述延伸柱106上均匀开设有多组第二固定孔105,所述固定销101穿设在配合的所述第一固定孔50和所述第二固定孔105内,通过取出固定销101即可沿支撑柱17移动延伸柱106,延伸柱106移动使不同的第二固定孔105与第一固定孔50配合,然后将固定销101穿设在当前配合的第一固定孔50和第二固定孔105内对延伸柱106进行限位,方便调节延伸柱106与支撑柱17的配合长度,从而调节支护板16的转动范围。
33.所述固定销101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110,是导向槽110内设置有限位轴111,所述限位轴111上套设有限位块109和限位弹簧112,所述限位块109上的沉头孔内设置的限位螺栓108与所述限位轴111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弹簧112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限位块109和所述导向槽110,通过设置限位块109,限位块109在限位弹簧112的作用力下从导向槽110中伸出,从而对固定销101进行限位,避免固定销101从第一固定孔50和第二固定孔105内脱离,当需要取出固定销101时,先按压限位块109使限位块109挤压限位弹簧112并缩回 导向槽110内即可,使用方便。
34.请参阅图3、图10,所述安装座10上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组转轴23、双头蜗杆113,两组所述转轴23分别穿设在所述安装座10的两端,且两组所述转轴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轮26,两组所述转轴23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蜗轮114,所述安装座10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双头蜗杆113穿设在所述固定座11内且与两组所述蜗轮114啮合,使用时,通过转动双头蜗杆113,双头蜗杆113两端的旋向相反,双头蜗杆113转动分别与两组蜗轮114配合使两组转轴23反向转动,两组转轴23反向转动使四组移动轮26转动与安装座10垂直且将安装座10顶起与地面分离,此时即可通过设置的四组移动轮26移动装置,装
置移动方便省力,当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反向转动双头蜗杆113即可将四组移动轮26收回,从而使安装座10与地面接触对装置进行固定,所述双头蜗杆113和所述调节螺杆10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手轮22,两组所述第二手轮22上均套设有第二防滑套107,方便转动双头蜗杆113和调节螺杆102,使用方便。
35.工作原理,首先转动双头蜗杆113与两组蜗轮114配合使两组转轴23反向转动使四组移动轮26转动与安装座10垂直且将安装座10顶起与地面分离,此时即可通过设置的四组移动轮26移动装置,当装置移动好指定的位置时,反向转动双头蜗杆113即可将四组移动轮26收回,从而使安装座10与地面接触,在通过将固定桩12插入地面对安装座10进行固定。
36.然后根据所需支撑基坑侧壁的范围通过转动第一手轮37,第一手轮37转动通过连接轴39带动齿轮40转动,齿轮40转动与两组所述导向柱48上的齿槽47啮合使两组导向柱48相离移动,两组导向柱48相离移动带动两组第一延伸板15相离移动,两组第一延伸板15相离移动通过第一延伸轴18带动衔接板14移动,从而使第二延伸轴19沿第二连接孔31滑动,从而调节两组第一延伸板15和两组衔接板14与支护板16的配合宽度,再通过转动双向螺杆46,双向螺杆46转动与两组第一螺孔座45配合使两组第一螺孔座45相对移动,两组第一螺孔座45相对移动通过两组支撑杆20使第二延伸板13向上移动,第二延伸板13移动通过第二延伸轴19带动衔接板14移动,从而使第一延伸轴18沿第一连接孔32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延伸板13和两组衔接板14与支护板16的配合高度,进而根据需求调节调节支护板16、两组第一延伸板15、第二延伸板13和两组衔接板14配合形成的矩形支撑面,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37.最后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02,调节螺杆102转动使第二螺孔座104移动,第二螺孔座104移动通过支撑柱17和延伸柱106带动支护板16绕固定轴27转动,支护板16转动带动两组第一延伸板15、第二延伸板13和两组衔接板14转动,从而使支护板16、两组第一延伸板15、第二延伸板13和两组衔接板14与基坑侧壁接触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当需要调节支护板16转动的角度范围时,通过取出固定销101即可沿支撑柱17移动延伸柱106,延伸柱106移动使不同的第二固定孔105与第一固定孔50配合,然后将固定销101穿设在当前配合的第一固定孔50和第二固定孔105内对延伸柱106进行限位,方便调节延伸柱106与支撑柱17的配合长度,从而调节支护板16的转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