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润土防水系统及施工方法_2

文档序号:8938909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膨润土胶泥层的厚度为4-5 mm。
[0033]膨润土胶泥的厚度会影响防水及防串水的效果,还会影响膨润土防水毯的固定施工,当膨润土胶泥厚度在1-8 mm时,可为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出合理且可结合工程实际防水要求的选择空间,当膨润土胶泥厚度在2-7 _时,既可以使防水系统具有很高的防水效果,也便于施工后的检验验收,当膨润土胶泥厚度在3-6 mm时,胶泥层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当膨润土胶泥厚度在4-5 mm时,性价比最好。
[0034]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I)和/或步骤(2 )之后,在膨润土胶泥层上再附着膨润土粉和/或膨润土颗粒,附着方式可喷可抹等方式,这有利于提高防水作用。
[0035]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后续处理,对于地下室侧墙施工,包括回填土操作,并达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
[0036]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后续处理,对于屋面的防水施工,包括进行保护层及其以后的操作施工。
[0037]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砼结构基层及节点部位的各个表面上设置膨润土胶泥层,和/或在膨润土胶泥层上附着膨润土颗粒和/或粉后,将PE膜固定在所述膨润土胶泥层上。
[0038]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将PE膜固定在所述膨润土胶泥层上后,将防水毯的无纺布层或编织布层朝向PE膜并固定在砼结构基层上。
[003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将膨润土防水毯固定在砼结构基层上,是指将由编织布层、膨润土层和无纺布层组成的普通的防水毯GCL施工安装在所述己涂布了膨润土胶泥层的砼上,其中,所述无纺布层或编织布层朝向所述膨润土胶泥层。
[004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将膨润土防水毯固定在砼结构基层上之前,将PE膜固定在膨润土防水毯的编织布一侧,PE膜或无纺布层朝向膨润土胶泥层并固定在砼结构基础上。更加优选的是,所述无纺布层朝向迎水面。PE膜粘到编织布一侧,使无纺布层朝向迎水面,具备了导水疏水作用,得到的是〃防排一体〃的防水系统。
[0041]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将膨润土防水毯固定在砼结构基层上之前,将PE膜固定在膨润土防水毯的无纺布一侧,PE膜或编织布层朝向膨润土胶泥层并固定在砼结构基础上。
[0042]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将膨润土防水毯固定在砼结构基层上是指将所述防水毯的无纺布层或编织布层朝向所述膨润土胶泥并固定。
[0043]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将膨润土防水毯施工安装在已涂布了膨润土胶泥的砼结构基层上时,将膨润土防水毯的编织布一侧朝向膨润土胶泥层安装,如果使用覆膜型GCL (GCL 一 OF, JG/T193 一 2006)时,宜在GCL生产过程中将PE膜粘附在编织布一侧,并使PE膜一侧朝向所述己涂布了膨润土胶泥层的砼上。
[0044]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对于砼结构基层后形成的情况,如底板防水施工,其实施步骤依次如下:
a.铺设混凝土垫层;
b.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防水毯层;
c.在所述防水毯上涂刷膨润土胶泥层; d.在所述膨润土胶泥上铺设膨润土颗粒和/或粉层;
e.绑扎钢筋,且绑扎钢筋后再次铺设膨润土颗粒和/或粉以修复或弥补因钢筋操作过程中造成的膨润土胶泥或颗粒/粉的不均匀或损失;然后再浇铸混凝土,形成砼结构基层,并对节点部位按现行的标准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0045]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实施步骤b之后,在所述防水毯上铺设PE膜,然后实施步骤C。
[0046]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铺设防水毯是指将所述防水毯的无纺布层或编织布层朝向所述膨润土胶泥。
[0047]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铺设防水毯之前,将PE膜固定在膨润土防水毯的编织布一侧,PE膜或无纺布层朝向膨润土胶泥层。
[0048]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铺设防水毯之前,将PE膜固定在膨润土防水毯的无纺布一侧,PE膜或编织布层朝向膨润土胶泥层。
[004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b中,所述铺设防水毯是指将所述防水毯的无纺布层或编织布层朝向所述膨润土胶泥。
[005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膨润土胶泥层厚度为1-8 mm。
[0051]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膨润土粉和/或颗粒层的厚度为1-8 mm。
[0052]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施工安装GCL时,其无纺布一侧始终朝向迎水面。PE膜起着防潮隔潮作用,无纺布置于迎水面使本防水系统具有了附加的排水功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尚防水作用。
[0053]本发明的防水系统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防水系统施工方法得到。
[0054]本发明的防水系统优选的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防水系统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得到。
[005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A.使原有的单层防水变成了多层,大大提高了防水可靠性,也更加符合现行的各项国家防水标准规范。
[0056]B.膨润土胶泥直接涂布在混凝土面层上,在膨胀压力、保护层压力、回填土压力、建筑结构本身、甚至是水压力的作用下,使膨润土的细小微粒一定深度的渗入到砼层的内部,堵塞其微小空隙,这部分进入到微小空隙内的膨润土,遇水后膨胀,因此使得遇水后的砼层整体密实提高,水分子无法透过,起到了第三道防水层的作用。
[0057]C.具有防串水性能。这是普通的双层防水毯简单叠加施工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0058]D.与传统防水毯不同,PE膜粘到编织布一侧,使无纺布层朝向迎水面,具备了导水疏水作用,是〃防排一体〃的防水系统。
[0059]E.修补更容易,由于膨润土胶泥深入砼结构中,能有效防止串水发生,因此,如果有某处发生漏水,容易发现漏点,并且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补,使得发生漏水时,修补会更加容易。
[0060]同时,当本系统第一道防水层因破损(或施工不当,或材料缺陷等等)等各种原因造成漏水时,水会与膨润土胶泥进行接触,此时胶泥中的膨润土颗粒遇水会膨胀,但它夹在砼与第一道防水层GCL之间,其膨胀结果使膨润土胶泥层密实度增大,形成第二道防水层,并且在膨胀压力作用下,膨润土颗粒会更多更深深入到砼层,堵塞砼的空隙,使砼也具有更好的防水性,形成第三道防水层。再者,由于胶泥层的密实度增大,从第一道防水层透过来的水也很难扩散到更远的地方,实验证明,其扩散的最大距离50-150 mm,又起到了防串水的作用。
[0061]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将膨润土胶泥作为与防水毯具有同等防水效果的第二道防水层,引入了本系统,贡献在于既是第二层防水层,又起到了防串水的作用,并且,胶泥层直接与混凝土接触,在外界压力和膨胀压力作用下,使膨润土颗粒嵌入到砼层的空隙中,使砼层更加密实,起到了防水作用(第三道防水)。从而使得整个防水系统更加可靠。并且将上述创新点以高效、可靠、经济、方便的方法实施到防水工程中。
[0062]GCL防水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既保留了普通防水毯的全部防水特征,又使原来的单层防水系统变为了双层甚至三层,同时解决了普通防水毯一旦渗漏会串水的问题,并且如此结构也增加了防水的导排层,使原防水毯由单层的防水型,变为本系统的防排结合一体化的多道防水层设防的防水系统。
【附图说明】
[0063]图1是按照本发明所述的膨润土防水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64]图2是按照本发明所述的膨润土防水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65]其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
1-石全结构基层;2_膨润土胶泥层;3-PE膜;4_膨润土防水越-Al-无纺布层;42_编织布层;43_膨润土层;5_回填土层;6_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66]为了更清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
【发明内容】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解释。
[0067]实施例1
一种防水系统,如图1所示,本防水系统从砼结构基层向外依次由砼结构基层1、膨润土胶泥层2、PE膜3和膨润土防水毯4组成,其中,膨润土防水毯4构成第一道防水;膨润土胶泥层2是由连续均匀的膨润土胶泥组成,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二道防水,同时,在回填土层5、保护层等的压力下,膨润土胶泥已被挤压的与砼结合为一体,有些会渗入到砼的空隙中,形成第三道防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此结构的双道防水,绝不是简单的双层防水的叠加,它以用双层防水毯施工的防水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地下室墙面的防水工程为例,详述如下:
①无纺布层41是防水毯的重要组成原料,在本实施中,要求无纺布层41在施工时朝向迎水面,当地下水位持续上升时,水压力会变大,此时的无纺布既是膨润土层43的保护层和透水层,又是有效的导水疏水层,通过无纺布把上升的地下水及时排掉,使水压降低,从而减少了膨润土防水层的水压力,进而使防水效果得到提升,增加了防水的可靠性。
[0068]②膨润土层43是一种天然的无机非金属矿物材料,其主要特性之一是吸水后体积大幅膨胀(一般为十到三十倍)。膨润土被夹在防水毯的两层布材(编织布、无纺布)之间,施工于防水工程中,当有水透过无纺布层,有些水被排掉,而没有被排掉的水会透过无纺布层与膨润土接触,膨润土吸水、膨胀时,已受到几种阻力的约束(防水毯的纤维阻力、墙体本身的阻力、回填土的阻力等),使得防水毯中的膨润土在其自身膨胀时,由于外来束缚阻力的作用,使膨润土自身内部空隙变小,形成致密的胶凝材料结构层,以释放膨胀压力。并且地下水压力越大,膨润土吸水越多,其膨胀压力也越大,自身密实度越高,水分子更加难以透过,其防水性能越好。这种阻力,根据工程部位的不同,需要使用相应的辅助材料,这样即构成了本发明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