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上部回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1239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工程机械的上部回转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上部回转体,尤其涉及有供操作员乘坐的驾驶室及支撑驾驶室的上框架的上部回转体。
【背景技术】
[0002]以挖掘机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0003]一般的挖掘机具备: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回转自如地搭载在该下部行走体上的上部回转体、以及安装在该上部回转体上的作业附属装置,所述作业附属装置包含动臂等。所述上部回转体具备:供驾驶员乘坐的驾驶室、以及支撑该驾驶室的上框架,所述驾驶室包含:构成该驾驶室的底部的下框、以及与该下框接合的多根支柱。
[0004]作为上述上部回转体,已知有一种在所述驾驶室和所述上框架之间装有防振支架的上部回转体。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93103(专利文献1)及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331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这种防振支架由弹性体、例如防振橡胶来构成,以允许所述驾驶室相对于所述上框架在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作相对位移的方式作弹性变形,从而抑制从该上框架向该驾驶室传递振动。
[0005]然而,当因工程机械性倾覆等导致所述驾驶室相对于所述上框架的位移量超过所述防振支架的允许变形量时,构成该防振支架的弹性体就可能极度拉伸而导致损坏。因此,要求抑制所述驾驶室相对于所述上框架的相对位移量,以保护所述防振支架。
[0006]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限制所述驾驶室位移的装置,具备:贯穿上框架和驾驶室设置的螺栓、以及安装在该螺栓上端的螺帽,通过该螺帽与所述驾驶室的下框的上表面抵接,来抑制所述驾驶室的位移。
[0007]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设在上框架上的带孔的板和从驾驶室沿水平方向突出的轴体,该带孔的板向上突出,该轴体以相当于防振支架的允许变形量的余量贯穿所述板的孔。在所述驾驶室相对于所述上框架的向上位移量、即上浮量达到所述允许变形量时,所述轴体即与所述板抵接,由此防止驾驶室过度上浮。
[0008]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及2记载的技术都不能针对所述驾驶室的外侧支柱受到的横向负荷、即上部回转体的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的负荷发挥阻力作用。在发生工程机械倾覆时等,可能有巨大的横向负荷作用于所述驾驶室的下框与外侧支柱的下端之间的接合部分。这种横向负荷会破坏所述接合部分,从而可能导致外侧支柱倒塌,使驾驶室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上部回转体,具备上框架及驾驶室,不仅能够限制所述驾驶室相对于所述上框架的过度上浮,而且能够抑制所述驾驶室所包含的外侧支柱倒塌。
[0010]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上部回转体,可回转地搭载在该工程机械的下部行走体之上,包括:上框架,具有左侧部及右侧部;驾驶室,配置在所述左侧部及所述右侧部中任一方之上,具备构成该驾驶室的底壁的下框、在所述驾驶室的周缘部立起的多根支柱,该多根支柱各自具有下端且通过让该下端与所述下框的上表面接合而立起、以及朝向所述上框架的外侧的出入口,所述多根支柱包含位于所述出入口一侧的外侧支柱;防振支架,抑制所述驾驶室的振动;位移限制部,将所述驾驶室在从所述上框架上浮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上框架的位移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以下;以及加固部件,安装于所述外侧支柱的下端用于加固该下端与所述下框间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位移限制部包含在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加固部件及所述下框而安装在所述上框架上的贯穿部件,所述位移限制部及所述加固部件分别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向的负荷传递面,以便在所述驾驶室沿着所述上浮方向位移到一定程度以上时,能够在比所述下框与所述外侧支柱间的所述接合部分位于上侧的位置互相传递负荷。
[0011]由此,能够限制驾驶室相对于上框架的过度上浮,而且能够抑制驾驶室所包含的外侧支柱倒塌。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部回转体的上框架及驾驶室的立体图。
[0013]图2是图1中用圆II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0014]图3是图2所示的部分的俯视图。
[0015]图4是沿着图3中IV-1V线的截面的放大图。
[0016]图5是沿着图3中V-V线的截面的放大图。
[0017]图6是包含在所述上部回转体中的加固部件的立体图。
[0018]图7是表示所述加固部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0019]图8A、图8B及图8C分别是表示与所述加固部件的配置有关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0]图9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上部回转体的上框架和驾驶室的立体图。
[0021]图10是表示用于支撑所述比较例的驾驶室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23]在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之前,为了明确其特征,先对图9及图10所示的比较例的上部回转体进行说明。
[0024]图9所示的上部回转体包括:上框架1、驾驶室2、以及多个防振支架4。上框架1具有相当于左侧部的左侧平台3L和相当于右侧部的右侧平台3R。驾驶室2配置于所述左侧部及右侧部中一方之上。以下,该比较例及后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上部回转体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均以图9所示的驾驶室配置于上框架左侧部(图9中是左侧平台3L)之上的情况为前提。
[0025]所述驾驶室2搭载在所述左侧平台3L的前部。所述驾驶室2具有朝着左右方向外侧的出入口 2a。
[0026]所述多个防振支架4位于所述驾驶室2的底部的四角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上框架1的部分之间,对该驾驶室2予以支撑。各防振支架4用弹性体、例如防振橡胶来形成,通过以允许所述驾驶室2相对于所述上框架1在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位移的方式作弹性变形,来抑制从所述上框架1向所述驾驶室2的振动传递。
[0027]所述防振支架4针对使所述驾驶室2从上框架1的左侧平台3L向上浮的方向的负荷,通过构成所述防振支架4的弹性体向该上浮方向拉伸来发挥阻力作用。然而,当发生机械倾覆时,一旦驾驶室2的位移量超过防振支架4的正常行程,防振支架4的弹性体可能会极度拉伸而受到破坏,因此为了保护防振支架4,设置位移限制部来对驾驶室2的位移量加以限制。
[0028]该位移限制部包含图10所示的螺栓6和螺帽7。所述螺栓6贯穿上框架1的左侧平台3L、以及构成驾驶室2的底部周向边缘的下框5,螺帽7则安装在螺栓6的上端。当驾驶室2沿着上浮方向发生一定程度以上的位移时,螺帽7便与下框5的上表面抵接,从而限制驾驶室2进一步位移。所述驾驶室底壁由所述下框5及图10所示的地板构成。在所述螺帽7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框5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与所述防振支架4的允许弹性变形量相当的间隙CL。
[0029]所述驾驶室2还包含构成其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