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176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的抗震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防护的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
背景技术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能够引起桥梁上部结构与墩帽之间相对横向位移,容易发生桥梁上部结构的落梁现象。目前用于限制因地震引起桥梁上部结构与墩帽之间相对横向位移的普遍做法是在与梁体相应的墩帽位置浇注一层附加的钢筋混凝土挡块。钢筋混凝土挡块能够阻挡桥梁上部结构的横向位移,起到在地震中防护桥梁上部结构的落梁现象的产生。但是,这种单层钢筋混凝土挡块在地震早期受撞击损坏后,使桥梁上部结构横向上处于无阻挡状态,在地震晚期或余震中容易发生桥梁上部结构的落梁现象。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抗震挡块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抗震挡块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抗震挡块,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桥梁抗震挡块存在的只有一道防线,挡块破坏后桥梁上部结构即处于无阻挡状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提供二道防线,降低地震晚期或余震中桥梁出现落梁破坏的风险,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包括里层挡块以及外层挡块;其中,所述里层挡块以及外层挡块位于墩帽上表面,且平行并间隔距离设置于主梁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中所述的里层挡块和外层挡块尺寸相同。前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中所述的里层挡块、外层挡块与墩帽是经过浇注而成的整体。前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中所述的里层挡块与外层挡块之间设置了一个凹槽。前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中所述的里层挡块与外层挡块的净间距为里层挡块与主梁净间距的1-2. 5倍。前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还具有减震填充物5,位于主梁与里层挡块之间以及里层挡块与外层挡块之间。前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中所述减震填充物是废旧轮胎、橡胶块或钢弹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在地震中当里层抗震挡块被撞坏后,尚有外层抗震挡块抵挡可能的冲击,提高了桥梁的整体抗震能力;( 在地震晚期或余震中能够防止桥梁上部结构的落梁现象;(3)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极易推广应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里层挡块以及外层挡块平行并间隔距离设置于主梁的外侧,能够提高桥梁整体抗震能力。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I-I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I-I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沿I-I线的剖面图。由于桥梁结构左右对称,图示只显示桥梁左侧结构,以左侧结构说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主要包括其主要由里层挡块2以及外层挡块3所组成,其中里层挡块2以及外层挡块3平行并间隔距离设置于主梁1的外侧,主梁1、里层挡块2以及外层挡块3位于墩帽4上表面。[0026]里层挡块2和外层挡块3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里层挡块2和外层挡块3的尺寸一致,挡块的尺寸设计按照按“小震、中震不坏,大震要坏”并与墩身强度相匹配的设计原则确定其结构尺寸。另外,里层挡块2和外层挡块3所用配筋和混凝土的强度也一致。里层挡块2以及外层挡块3位于主梁1的外侧,在进行墩帽钢筋绑扎期间同时绑扎挡块钢筋,对墩帽4和挡块进行整体浇注,里层挡块2以及外层挡块3固定于墩帽4的上表面并与墩帽4成为一体。里层挡块2与外层挡块3的净间距为里层挡块2与主梁1净间距的1-2. 5倍。当地震引起桥梁上部结构与墩帽之间相对横向位移时,在与梁体相应的墩帽位置浇注的里层挡块2在地震早期受撞击损坏后,桥梁上部结构横向上处于外层挡块3阻挡防护状态,在地震晚期或余震中能够防止上部结构的落梁现象。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还可以在里层挡块2和外层挡块3之间的墩帽上设置凹槽,该凹槽深度略大于里层挡块2的宽度。该凹槽能够在里层挡块2断裂时,对里层挡块2产生阻挡作用。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的平面示意图,图 4是图3沿I-I线的剖面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结构相同,其区别是在主梁1与里层挡块2之间、在里层挡块2与外层挡块3之间,设置有减震填充物5,如废旧轮胎、橡胶块、钢弹簧等,但上述材料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可以完成本实施新型的材料都在保护范围之内。设置减震填充物5,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缓解里层挡块2与外层挡块3受到的横向撞击力,减小里层挡块2与外层挡块3的损害,更好的保护桥梁。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里层挡块O)以及外层挡块 (3);其中,所述里层挡块以及外层挡块位于墩帽(4)上表面,且平行并间隔距离设置于主梁(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里层挡块和外层挡块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里层挡块、外层挡块与墩帽是经过浇注而成的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里层挡块与外层挡块之间设置了一个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里层挡块与外层挡块的净间距为里层挡块与主梁净间距的1-2. 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减震填充物 (5),位于主梁与里层挡块之间以及里层挡块与外层挡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减震填充物是废旧轮胎、橡胶块或钢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双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其包括里层挡块以及外层挡块;其中,所述里层挡块以及外层挡块位于墩帽上表面,且平行并间隔距离设置于主梁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桥梁整体抗震能力,且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适合于在桥梁工程上的普遍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1D19/00GK201952720SQ20102066242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李茜, 王克海, 韦韩 申请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