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沥青添加剂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沥青添加剂搅拌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筑、养路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
技术背景[0002]在现代交通中,大流量、重载荷、高速度、各地环境差异等对浙青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老化、抗疲劳、抗剥离能力、易养护等。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对浙青进行改性以提高浙青的流变性能、改善浙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延长浙青的耐久性,为此需在基质浙青中加入各种添加剂,使其满足不同使用要求。[0003]添加剂和浙青需要在一定的高温下,才能混合相容在一起,同时随着添加剂的不断加入,需要不断搅拌,使添加剂和浙青充分混合均勻。[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201512735 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橡胶改性浙青搅拌装置,所述橡胶改性浙青搅拌装置包括带有橡胶进料口、 浙青进料口和橡胶浙青混合物出口的搅拌罐及置于搅拌罐内搅拌器,搅拌器通过搅拌轴与搅拌电机相连,搅拌罐外壁还设有导热油通道,实现了对搅拌罐的加热处理。但是,这种橡胶改性浙青搅拌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搅拌轴上装有三组平行叶片,搅拌时,不能对橡胶浙青产生剪切作用,而橡胶粉有比重小、体积大且容易粘连,会产生搅拌不均勻的情况,从而最终影响浙青的质量;另一方面,将导热油通道设置在搅拌罐的外部,热能通过罐壁传递给罐内浙青,热能传递速度慢,对罐内浙青的加热升温作用不明显,加热不均勻,还会损失热能,浪费能源。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均勻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均勻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搅拌罐内设有搅拌桨,搅拌桨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搅拌桨装有至少两层桨叶,其中一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垂直, 其中另一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所述至少两层桨叶的外围垂直布置有锚式板。[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桨装有双层桨叶,包括下层桨叶与上层桨叶,下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垂直,上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锐角夹角为30°至60°。[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锐角夹角为45°。[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罐的内壁上铺设有导热油通道,搅拌罐的侧壁上设有导热油进口与导热油出口。[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油通道为由钢管制成的螺旋形盘管,沿罐内壁布置,形成一个内腔。[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罐的外壁上包覆有石棉保温层,对罐体进行保温。[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罐的顶部设有浙青进口与添加剂进口。[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添加剂进口为多个,以同时添加不同的添加剂。[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浙青混合物出口与浙青排污口。[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在搅拌罐内设置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不相同的至少两层桨叶,以及在桨叶的外围垂直布置锚式板,通过桨叶的旋转搅拌,使浙青在搅拌罐内形成对流、扩散和剪切作用,将罐内浙青和添加剂搅拌更加均勻。另外,在搅拌罐内设置导热油通道,能直接对搅拌罐内壁和浙青进行加热,加热面积加大,加热更加均勻,更有利于添加剂与浙青的溶合,保证了改性浙青的质量。[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0021]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2。搅拌罐 2内设有搅拌桨12 ;搅拌罐2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3、浙青进口 1、添加剂进口 4、以及液位计16 ;搅拌罐2的底部设有浙青混合物出口 9、浙青排污口 10、以及温度计11 ;搅拌罐2的内壁上铺设有导热油通道5,搅拌罐2的侧壁上设有导热油进口 8与位于导热油进口 8上方的导热油出口 6 ;搅拌罐2的外壁上包覆有石棉保温层7,对罐体进行保温。[0022]搅拌桨12与搅拌电机3连接。搅拌桨12装有双层桨叶,包括下层桨叶15与上层桨叶13,双层桨叶的外围垂直布置有锚式板14。其中,下层桨叶15采用四块叶片沿圆周均勻布置,叶片与水平面垂直即呈90°夹角;上层桨叶13采用四块叶片沿圆周均勻布置,叶片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例如呈30°至60°的夹角,优选地,叶片与水平面呈夹角为45°。 通过双层桨叶的旋转搅拌,使浙青在搅拌罐2内形成对流、扩散和剪切作用,锚式板14对双层桨叶加固和对浙青进一步搅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搅拌桨12可装有两层以上的桨叶。[0023]导热油通道5装设在搅拌罐2的内壁,对罐内浙青进行加热,导热油通道5为由钢管制成的螺旋形盘管,沿罐内壁布置,形成一个内腔,能直接对搅拌罐2内壁和浙青进行加热,加热面积加大,加热更加均勻,更有利于添加剂与浙青的溶合。导热油通道5截面的形状可为U形、半圆形或其他形状。[0024]本实用新型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在搅拌罐2内设置搅拌桨12,搅拌桨12装有多层桨叶,且多层桨叶与水平面的夹角不相同,加上多层桨叶的外围垂直布置有锚式板14,通过桨叶的旋转搅拌,使浙青在搅拌罐内形成对流、扩散和剪切作用,将罐内浙青和添加剂搅拌更加均勻。[0025]本实用新型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在搅拌罐2内设置导热油通道5,导热油通道 5为由钢管制成的螺旋形盘管,沿罐的内壁布置,形成一个内腔,能直接对搅拌罐2内壁和浙青进行加热,加热面积加大,加热更加均勻,更有利于添加剂与浙青的溶合,且由于搅拌罐内不存在死角,避免了残留在罐内死角处的添加剂和浙青混合物经不断加热导致老化, 进而影响改性浙青性能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改性浙青的质量。[0026]本实用新型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搅拌罐2的罐顶装有添加剂进口 4,添加剂进口 4可为一个或多个,以满足同时添加不同的添加剂。[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搅拌罐内设有搅拌桨,搅拌桨与搅拌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装有至少两层桨叶,其中一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垂直,其中另一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所述至少两层桨叶的外围垂直布置有锚式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装有双层桨叶, 包括下层桨叶与上层桨叶,下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垂直,上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夹角为30° 至 6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夹角为45°。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的内壁上铺设有导热油通道,搅拌罐的侧壁上设有导热油进口与导热油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通道为由钢管制成的螺旋形盘管,沿罐内壁布置,形成一个内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的外壁上包覆有石棉保温层,对罐体进行保温。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的顶部设有浙青进口与添加剂进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进口为多个,以同时添加不同的添加剂。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浙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浙青混合物出口与浙青排污口。
专利摘要一种沥青添加剂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搅拌罐内设有搅拌桨,搅拌桨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搅拌桨装有至少两层桨叶,其中一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垂直,其中另一层桨叶的叶片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所述至少两层桨叶的外围垂直布置有锚式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桨叶的旋转搅拌,使沥青在搅拌罐内形成对流、扩散和剪切作用,将罐内沥青和添加剂搅拌更加均匀。
文档编号E01C19/10GK202323638SQ2011204937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尹友中, 朱春灿, 江艳平, 黄楚春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