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角度荡移吊装的液压式跨缆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04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角度荡移吊装的液压式跨缆吊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大角度荡移吊装的液压式跨缆吊机。
背景技术
跨缆吊机是悬索桥钢箱梁吊装作业的主要起重设备,跨缆吊机吊装钢箱梁一般为垂直起吊作业,但实际工程中,亦有垂直起吊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要跨缆吊机进行一定角度荡移作业的情况。传统的液压式跨缆吊机均采用“主梁结构与行走结构铰接连接”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因缆载吊机主梁系统重量大,进行荡移吊装作业时,主梁系统往往难以顺着提升钢绞线进行灵活转动,以致主梁结构与提升钢绞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折角,给提升钢绞线及夹片的受力状态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由此埋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适合于大角度荡移吊装作业的“双铰接”结构形式的液压式跨缆吊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角度荡移吊装的跨缆吊机,包括行走结构、主梁结构、提升千斤顶和提升钢绞线,所述的行走结构设置在悬索桥的主缆上,主梁结构与行走结构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提升钢绞线穿入提升千斤顶并被提升千斤顶夹持,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铰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跨缆吊机,主梁结构通过销轴与行走结构铰接连接,同传统跨缆吊机一样,具备主梁结构与行走结构间转动的能力;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间也通过销轴铰接连接,使得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间也具备转动能力,对传统跨缆吊机的“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间固结,容易在主梁结构与提升钢绞线间形成折角,不利于提升钢绞线受力”的弊端进行改进,具体为跨缆吊机在荡移过程中,主梁结构与行走结构之间会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之间也会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使提升钢绞线达到始终处于直线状态的最佳受力效果,确保吊装作业安全进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减少因荡移吊装而增加投入的临时设施,缩短施工时间,并确保了钢箱梁荡移吊装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荡移吊装作业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荡移作业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0013]图中1-行走结构,2-主梁结构,3-提升千斤顶,4-提升钢绞线,5-第一销轴,6-第二销轴,7-悬索桥主缆,8-钢箱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大角度荡移吊装的跨缆吊机,包括行走结构I、主梁结构2、提升千斤顶3和提升钢绞线4,行走结构I固定设置于悬索桥主缆7上,主梁结构2通过第一销轴5与行走结构I铰接连接,形成跨缆吊机承重钢结构主体;提升千斤顶3通过第二销轴6与主梁结构2铰接连接,提升钢绞线4内穿入提升千斤顶3并被提升千斤顶3夹持,形成跨缆吊机提升系统。如图4、图5所示,把本实施例中的跨缆吊机就位于悬索桥主缆7上后,垂直起吊钢 箱梁8,吊装至一定高度后,通过水平外力使钢箱梁8产生水平移动,直至将钢箱梁8荡移至安装位置。荡移过程中,跨缆吊机的主梁结构2与行走结构I之间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提升千斤顶3与主梁结构2之间也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使提升钢绞线4始终处于直线状态,达到最佳受力效果,确保吊装作业安全进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提升千斤顶与主梁机构的铰接设计,使提升钢绞线在荡移过程中达到始终处于直线状态的最佳受力效果,确保吊装作业安全进行。
权利要求1.一种大角度荡移吊装的液压式跨缆吊机,包括行走结构、主梁结构、提升千斤顶和提升钢绞线,所述的行走结构设置在悬索桥的主缆上,主梁结构与行走结构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提升钢绞线内穿入提升千斤顶并被提升千斤顶夹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角度荡移吊装的液压式跨缆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通过销轴铰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大角度荡移吊装的液压式跨缆吊机,它包括行走结构、主梁结构、提升千斤顶和提升钢绞线,所述的行走结构设置在悬索桥的主缆上,主梁结构与行走结构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提升钢绞线内穿入提升千斤顶并被提升千斤顶夹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千斤顶与主梁结构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提升千斤顶与主梁机构的铰接设计,使提升钢绞线在荡移过程中达到始终处于直线状态的最佳受力效果,确保吊装作业安全进行。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2730653SQ20122012627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何超然, 邓年春, 李宗平, 潘桂林, 钟永新, 曲洪春, 饶曦, 李有为, 高飞, 汤叶帅, 王通, 尚龙, 刘新安, 张家国, 蔡正茂, 李桂华 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