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78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改善道路积水的雨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城市的地表不断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由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机动车路面缺乏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而人行路面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但是通常人行路面高于机动车路面,因此机动车路面的积水只能通过设置在路边的雨篦子排入至市政管网,这样就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由于大量雨水只能通过排水设施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排水设施的负担;因此,道路积水不能快速排出,给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2)、不透水的路面导致能够渗入地下的雨水较少,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使地下水的抽取量成倍增长,土壤中的水分不足、缺氧、地温升高等,因而直接影响了城市植被的健康,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干旱、缺水问题。(3)、不透水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和湿度的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内部温度过高,导致气候恶化。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102251456A公开一种生态型透水地层结构。其包括具有渗透性的表层和位于表层下方能够存储水的蓄水层,表层与蓄水层之间呈密贴夹设有能够引导水流下渗的渗透层。该透水的道路结构使路面上的积水渗透至下侧的蓄水层,实现路面的雨水排放和收集作用;在外界处于高温干燥气候时,收集的雨水可反馈于地表,起到调节湿度、降低温度等作用。但是,这种道路结构只能应对降雨量较低的情况,当遇到强对流天气,降雨量一般在每小时50mm以上,该结构中蓄水层的储水量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则无法实现继续蓄水,导致路面积水;由于现有市政管网普遍存在设计标准低,扩容难,暴雨期间排水能力不够的问题,即使将该蓄水池直接连接至市政管网,也会导致市政管网雨水倒灌。同时,这种道路的铺设结构可以看出,这种铺设结构只能应用于人行道路等轻载路面,而不能应用于机动车道路这种重载路面上,而城市积水主要是因为由混凝土机动车路面的积水造成的,因此,该技术方案还是不能有效地解决机动车路面积水的问题。由于更换原有水泥混凝土的机动车路面无论在人力还是在物力上都是一个非常浪费的工程,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水泥混凝土的机动车路面,提出了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道路铺设结构不能有效解决机动车路面积水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路面特别是机动车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包括,由透水材料制成的人行路面,所述人行路面低于机动车路面或与机动车路面平齐,设置于所述人行路面与所述机动车路面之间的透水路沿石,所述透水路沿石的侧壁上设置排水孔,以及设置于人行路面和所述透水路沿石下侧的蓄水池。上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植被层路面下侧的渗水井,所述渗水井分别与所述蓄水池和市政管网连通。上述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透水路沿石为“L”型,其底座向所述机动车路面方向延伸,所述透水路沿石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 0.2-0.45mm。上述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蓄水池具有防渗结构的内壁,其内部砌筑至少一个蓄水井,在所述蓄水井以及内壁之间填充碎石储水层。上述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蓄水池内部砌筑多个所述蓄水井,多个所述蓄水井互相连通,至少一个所述蓄水井内部设有抽水装置。上述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蓄水池的内壁包括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底壁由下至上依次为原砂层、透气防渗层、土工膜层;所述原砂层为粒径为0.2-0.45mm的骨料颗粒;所述透气防渗层为表面包覆疏水性树脂膜,粒径为0.001-0.3mm的骨料颗粒,所述土工膜层具有30%的孔隙率。上述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人行路面由复合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复合透水砖包括互相粘结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l-10mm。上述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蓄水井和所述渗水井由透水井砖砌成,所述透水井砖包括粘结而成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 l-10mm。上述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蓄水池和所述渗水井通过一个导流管进行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蓄水池内的所述碎石储水层内,另一端伸入所述渗水井内。上述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人行路面与所述植被层路面之间通过所述透水路沿石和碎石导水沟相隔离,所述透水路沿石侧壁设有所述排水孔,所述碎石导水沟内部设有导通所述市政管网的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在具有透水结构的人行路面和透水路沿石下侧设置蓄水池,并且透水路沿石的侧壁上设置排水孔,机动车路面一部分雨水直接通过透水路沿石渗入地下的蓄水池内,多余的雨水通过设置于透水路沿石上的排水孔上流入人行路面上,通过透水的人行路面渗入蓄水池内。同时,人行路面低于或与机动车路面平齐,相对于现有人行路面高于机动车路面道路铺设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中机动车路面的雨水更容易排入至人行路面,并通过透水的人行路面流入下面的蓄水池,一方面机动车路面的积水较少,保证了行驶车辆的安全,同时,人行路面也是透水结构的,人行路面也不会因为机动车路面的排水而积水。这样,该系统在降雨量较大的雨天也能够避免机动车路面和行人路面的积水。[0018](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植被层路面的渗水井,蓄水池的水到一定量后可以流入渗水井,渗水井将井内的水渗入植被层的地下,多余的水再排入市政管网。通过蓄水池的蓄水和渗水井的渗水和排水,避免了现有透水结构中蓄水池蓄满水后,雨水重新溢流至路面上的现象。同时,在外界处于高温干燥气候时,蓄水池内收集的雨水可反馈于地表,起到调节湿度、降低温度等作用;渗水井内的水也可以渗入植被层的地下,保持植被根系的湿润。(3)蓄水池内的蓄水井之间互相连通,蓄水井内设有抽水装置,可以将渗透过滤后的雨水抽取后用作人行广场旱喷泉的水源或者用于周边植被的灌溉。(4)人行路面与植被层路面之间通过一个碎石导水沟相隔离,该碎石导水沟可以将多余雨水排至市政管网,而且可以防止植被层泥沙落入人行路面,保证路面整洁。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人行路面,2-机动车路面,3-透水路沿石,31-排水孔,4_蓄水池,41-蓄水井,411-抽水装置,42-碎石储水层,43-原砂层,44-透气防渗层,45-土工膜层,5-植被层路面,51-渗水井6-导流管,7-市政管网,8-碎石导水沟,81-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使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包括由透水材料制成的人行路面1,所述人行路面I与所述机动车路面2平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人行路面I与机动车路面2之间的透水路沿石3,所述透水路沿石3的侧壁上设置排水孔31 ;以及设置于人行路面I和所述透水路沿石3下侧的蓄水池4。其中,所述蓄水池4具有防渗结构的内壁,其内部砌筑至少一个蓄水井41,在所述蓄水井41以及内壁之间填充碎石储水层42。所述碎石储水层42为粒径为2-20mm的骨料颗粒。其中,所述蓄水池4的内壁包括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底壁由下至上依次为原砂层43、透气防渗层44、土工膜层45 ;所述原砂层43为粒径为0.2-0.45mm的骨料颗粒;所述透气防渗层44为表面包覆疏水性树脂膜,粒径为0.001-0.3mm的骨料颗粒,所述土工膜层45具有30%的孔隙率,以便透气防渗砂层防渗透气,同时起保护透气防渗层44的作用。所述蓄水池4内部砌筑多个所述蓄水井41,多个所述蓄水井41互相连通,至少一个所述蓄水井41内部设有抽水装置。所述蓄水井41由透水井砖砌成,所述透水井砖包括粘结而成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l-10mm。所述人行路面11由复合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复合透水砖包括粘结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 l-10mm。所述透水路沿石3为“L”型,其底座向所述机动车路面2方向延伸,所述透水路沿石3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
0.2-0.45mm。该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植被层路面5下侧的渗水井51,所述渗水井51分别与所述蓄水池4和市政管网7连通。所述蓄水池4和所述渗水井51通过一个导流管6进行连通,所述导流管6的一端伸入所述蓄水池4内的所述碎石储水层42内,另一端伸入所述渗水井51内。所述渗水井51由透水井砖砌成,所述透水井砖包括粘结而成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l-10mm。所述人行路面I与所述植被层路面5之间通过透水路沿石3和碎石导水沟8相隔离,所述透水路沿石3侧壁设有所述排水孔31,所述碎石导水沟8内部设有导通所述市政管网7的排水管81。作为一种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人行路面I低于所述机动车路面2,这样所述机动车路面2的雨水更加容易排入所述人行路面I上并渗入地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料颗粒可以为硅砂颗粒、陶粒、玻璃微珠、矿渣等等,其大小在筛选时无法而且不必统一到一个粒径尺寸;因此,只要在上述粒径范围之内比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5mm、0.3mm、0.35mm、0.4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2.5mm、3mm、3.5mm、4mm、6mm、8mm,所述透气防渗层的骨料颗粒粒径为0.005、0.1、
0.24、0.28mm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由透水材料制成的人行路面(I ),所述人行路面(I)低于机动车路面(2)或与机动车路面(2)平齐;设置于所述人行路面(I)与所述机动车路面(2)之间的透水路沿石(3),所述透水路沿石(3 )的侧壁上设置排水孔(31),以及设置于人行路面(I)和所述透水路沿石(3 )下侧的蓄水池(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植被层路面(5 )下侧的渗水井(51 ),所述渗水井(51)分别与所述蓄水池(4)和市政管网(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水路沿石(3)为“L”型,其底座向所述机动车路面(2)方向延伸,所述透水路沿石(3)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4)具有防渗结构的内壁,其内部砌筑至少一个蓄水井(41),在所述蓄水井(41)以及内壁之间填充碎石储水层(42),所述碎石储水层(42)为粒径为2-20mm的骨料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4)内部砌筑多个所述蓄水井(41),多个所述蓄水井(41)互相连通,至少一个所述蓄水井(41)内部设有抽水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4)的内壁包括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底壁由下至上依次为原砂层(43)、透气防渗层(44)、土工膜层(45);所述原砂层(43)为粒径为0.2-0.45mm的骨料颗粒;所述透气防渗层(44)为表面包覆疏水性树脂膜,粒径为0.001-0.3mm的骨料颗粒,所述土工膜层(45)具有30%的孔隙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行路面(I)由复合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复合透水砖包括互相粘结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 l-1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井(41)和所述渗水井(51)由透水井砖砌成,所述透水井砖包括粘结而成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l-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4)和所述渗水井(51)通过一个导流管(6)进行连通,所述导流管(6)的一端伸入所述蓄水池(4)内的所述碎石储水层(42)内,另一端伸入所述渗水井(5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行路面(I)与所述植被层路面(5 )之间通过所述透水路沿石(3 )和碎石导水沟(8)相隔离,所述透水路沿石(3)侧壁设有所述排水孔(31),所述碎石导水沟(8)内部设有导通所述市政管网(7) 的排水管(8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包括,由透水材料制成的人行路面(1),所述人行路面(1)低于所述机动车路面(2)或与所述机动车路面(2)平齐,设置于所述人行路面(1)与机动车路面(2)之间的透水路沿石(3),所述透水路沿石(3)的侧壁上设置排水孔(31),以及设置于人行路面(1)和所述透水路沿石(3)下侧的蓄水池(4)。该道路雨水收集系统解决了现有路面特别是机动车路面容易积水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E01F5/00GK203160092SQ2012205659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秦升益, 陈梅娟, 窦明岳 申请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