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786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更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
背景技术
常规盖板涵、拱涵及框架涵一般都是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涵洞,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场地、天气及施工水平等诸多原因,施工困难、施工成本高、施工效果难以控制,工程质量差距明显;2、盖板涵、拱涵及框架涵施工工序是承上启下串行作业,即待上一步骤完成并达到一定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下一步骤,现场工作量大,施工工期长;3、当今城市交通量很大,完成一个横穿城市的通道,现浇所需时间过长,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以期提高工程质量、缩减施工成本的同时缩短施工时间。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结构特点是:由现浇基础和预制管涵组成,所述现浇基础是在垫层上设置底板;所述预制管涵沿涵洞的纵向分段设置,各段预制管涵沿涵洞纵向彼此相邻;所述预制管涵设置在垫层上,并以预制管涵的底部钢筋预埋在底板中。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预制管涵分体设置为拱顶和支撑在拱顶两端的侧壁;所述侧壁是由侧支撑和底座构成的“ L”整体构件,以所述侧支撑在顶部端面与拱顶的底部端面形成凹凸配合;在所述底座中预埋钢筋并在底座端面形成钢筋接头,所述底部钢筋连接在两侧侧壁的钢筋接头之间。在所述侧支撑的顶部和所述拱顶的底部分别预埋有竖向套管,利用所述竖向套管在所述侧支撑与拱顶之间进行螺栓连接。在所述侧支撑和所述拱顶的侧部分别预埋有水平套管,利用所述水平套管在沿涵洞纵向的相邻两段预制管涵之间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侧支撑的顶部端面与拱顶的底部端面之间形成的接缝中采用浙青浸溃麻絮进行填塞,外层敷设有防水层。所述垫层和所述底板采用早强混凝土。所述垫层与预制管涵之间上设置有调平层,所述调平层采用细集料。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0017]1、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现浇组合式,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适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下方的涵洞、通道和市政综合管沟等结构物;2、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件为集中预制,对工程质量控制有明显的优势;3、本实用新型缩减了施工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拱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竖向套管示意图;图中标号:I垫层;2调平层;3底板;4侧支撑;5底座;6拱顶;7竖向套管;8防水层;9底部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的结构形式是:由现浇基础和预制管涵组成,现浇基础是在垫层I上设置底板3 ;预制管涵沿涵洞的纵向分段设置,各段预制管涵沿涵洞纵向彼此相邻;预制管涵设置在垫层I上,并以预制管涵的底部钢筋9预埋在底板3中。预制管涵分体设置为拱顶6和支撑在拱顶两端的侧壁;侧壁是由侧支撑4和底座5构成的“ L”整体构件,以侧支撑4在顶部端面与拱顶6的底部端面形成凹凸配合;在底座5中预埋钢筋并在底座端面形成钢筋接头,底部钢筋9连接在两侧侧壁的钢筋接头之间。参见图3,在侧支撑4的顶部和拱顶6的底部分别预埋有竖向套管7,利用竖向套管7在侧支撑4与拱顶之间6进行螺栓连接。在侧支撑4和拱顶6的侧部分别预埋有水平套管,两纵向相邻侧支撑4的水平套管和两纵向相邻拱顶6的水平套管在安装后互通,利用水平套管在沿涵洞纵向的相邻两段预制管涵之间进行螺栓连接。在侧支撑4的顶部端面与拱顶6的底部端面之间形成的接缝中采用浙青浸溃麻絮进行填塞,外层敷设有防水层8。垫层I和底板3采用早强混凝土。垫层I与预制管涵之间上设置有调平层2,调平层2采用细集料。具体施工过程如下:1、基础开挖后,烧筑垫层I ;2、在垫层I上铺设调平层2 ;3、测量放线后,将预制管涵吊装就位;4、将拱顶6和侧支撑4通过竖向套管7进行螺栓连接;5、将预制管涵沿涵洞的纵向分段设置,各段预制管涵沿涵洞纵向彼此相邻;6、将沿涵洞纵向的相邻两段预制管涵之间通过水平套管进行螺栓连接。7、将底部钢筋9焊接在底座5的钢筋接头之间;8、在底部钢筋9上浇筑底板3 ;9、在侧支撑4的顶部端面与拱顶6的底部端面之间形成的接缝中采用浙青浸溃麻絮进行填塞,外层敷设有防水层8。
权利要求1.一种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特征是:由现浇基础和预制管涵组成,所述现浇基础是在垫层(I)上设置底板(3);所述预制管涵沿涵洞的纵向分段设置,各段预制管涵沿涵洞纵向彼此相邻;所述预制管涵设置在垫层(I)上,并以预制管涵的底部钢筋(9)预埋在底板(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特征是:所述预制管涵分体设置为拱顶(6)和支撑在拱顶两端的侧壁;所述侧壁是由侧支撑(4)和底座(5)构成的“ L”整体构件,以所述侧支撑(4)在顶部端面与拱顶(6)的底部端面形成凹凸配合;在所述底座(5)中预埋钢筋并在底座端面形成钢筋接头,所述底部钢筋(9)连接在两侧侧壁的钢筋接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特征是:在所述侧支撑(4)的顶部和所述拱顶(6)的底部分别预埋有竖向套管(7),利用所述竖向套管(7)在所述侧支撑(4)与拱顶(6)之间进行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特征是:在所述侧支撑(4)和所述拱顶(6)的侧部分别预埋有水平套管,利用所述水平套管在沿涵洞纵向的相邻两段预制管涵之间进行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特征是:在所述侧支撑(4)的顶部端面与拱顶¢)的底部端面之间形成的接缝中采用浙青浸溃麻絮进行填塞,夕卜层敷设有防水层(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特征是:所述垫层(I)和所述底板(3)采用早强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特征是:所述垫层(I)与预制管涵之间上设置有调平层 (2),所述调平层(2)采用细集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现浇组合式钢筋混凝土管型涵洞,其特征是由现浇基础和预制管涵组成,现浇基础是在垫层上设置底板;预制管涵沿涵洞的纵向分段设置,各段预制管涵沿涵洞纵向彼此相邻;预制管涵设置在垫层上,并以预制管涵的底部钢筋预埋在底板中。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程质量、缩减了施工成本且缩短了施工时间。
文档编号E01F5/00GK203080430SQ20132012386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韩俊, 王辅圣, 严来章, 鲁璐, 苏红华, 王伟, 谢海成 申请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