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安全防护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安全防护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路面施工或者建筑施工时,往往都要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防护板,但是现有的防护板仅仅能起到隔绝人群、保护行人和周围居民安全,及防止尘土飞扬的功能,当非机动车或机动车不小心撞到防护板时,现有的防护板不能不能够有效的里面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同时无法隔绝施工当中产生的噪音。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安全防护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安全防护板,包括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之间设有将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连接支撑在一起的加强筋,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之间还设有能量吸收装置;内防护板的外壁连接稳固支撑架。作为优选,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采用表面凹凸不平的镁合金板。作为优选,能量吸收装置是强力弹性橡胶,或是弹簧。作为优选,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之间设有隔音消噪层。作为优选,隔音消噪层为毛毡或消音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功效明显,具有缓冲和吸收能量的效果,同时也具有消减施工产生的噪音的效果;在非机动车或机动车碰撞到安全防护板时,安全防护板能有效的缓冲和吸收碰撞能量,一方面保护了非机动车或机动车人员安全,另一方面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防护板;2、内防护板;3、加强筋;4、稳固支撑架;5、强力弹性橡胶;6、
弹簧;7、隔音消噪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防护板I和内防护板2,外防护板I和内防护板2之间设有将外防护板I和内防护板2连接支撑在一起的加强筋3,外防护板I和内防护板2之间还设有能量吸收装置;内防护板2的外壁连接稳固支撑架4。外防护板I和内防护板2采用表面凹凸不平的镁合金板。[0015]能量吸收装置可以是强力弹性橡胶5,或是弹簧6。外防护板I和内防护板2之间设有隔音消噪层7。隔音消噪层7为毛毡或消音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简单,功效明显,具有缓冲和吸收能量的效果,同时也具有消减施工产生的噪音的效果;在非机动车或机动车碰撞到安全防护板时,安全防护板能有效的缓冲和吸收碰撞能量,一方面保护了非机动车或机动车人员安全,另一方面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安全防护板,包括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之间设有将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连接支撑在一起的加强筋,所述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之间还设有能量吸收装置;所述内防护板的外壁连接稳固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安全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采用表面凹凸不平的镁合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安全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装置是强力弹性橡胶,或是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安全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之间设有隔音消噪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安全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消噪层为毛毡或消音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安全防护板,包括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之间设有将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连接支撑在一起的加强筋,外防护板和内防护板之间还设有能量吸收装置;内防护板的外壁连接稳固支撑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效明显,具有缓冲和吸收能量的效果,同时也具有消减施工产生的噪音的效果;在非机动车或机动车碰撞到安全防护板时,安全防护板能有效的缓冲和吸收碰撞能量,一方面保护了非机动车或机动车人员安全,另一方面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E01F8/00GK203129031SQ20132016188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冯仲秋, 李延杰 申请人:冯仲秋, 李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