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27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沥青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由路基层、沥青混合料下面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和相变材料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构成,相变材料沥青混合料上面层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之间通过相变沥青材料粘层黏结而成;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填充料和木纤维素混合制造而成;相变材料沥青混合料上面层为AC沥青混合料、SMA沥青混合料或OGFC沥青混合料制造而成;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与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之间设有三维蜂窝网状层,三维蜂窝网状层由玻璃纤维或者聚酯纤维材料网状编制而成。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沥青路面温度病害,满足沥青路面良好的路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浙青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浙青路面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行车舒适性、易于修复、初期造价低等特点逐渐被推广应用,然而浙青路面低温裂缝、高温车辙病害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浙青路面的高温、低温破坏问题主要与交通荷载、环境温度以及路面结构与材料相关。我国新疆、青海、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区,冬夏温差大,昼夜温差大,尤其在局部地区冬夏温差可达80°C,冬季昼夜温差可达20?25°C。夏季高温易导致浙青路面车辙病害,冬季低温易引起浙青路面收缩开裂,进而引发秋夏雨季路面水损害,导致路面发生功能性破坏。
[0003]在道路工程研究过程中,环境温度属于难以控制的因素,国内外学者多从提高浙青混合料在特殊环境下的路用性能着手解决因路面温度变化引起的病害,诸如提出改性浙青、添加纤维、优化级配等技术方案,这些“被动式”措施解决了一些地区的温度病害问题,但在高温差地区,这些“被动式”措施对浙青路面温度病害的缓减功效极其不明显。武汉理工大学胡曙光、丁庆军等人公开了一种相变浙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提高浙青路面高温稳定性。浙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是中面层功能性的主要体现,仅开发相变浙青路面材料只能初步提高浙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不提高中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将难以高效的提高浙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此外,若单纯的使用高抗车辙性能的中面层,在低温环境下,路面开裂问题将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本路面结构综合充分利用相变浙青路面材料温度调节功能与高模量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有效解决浙青路面温度病害,满足浙青路面良好的路用性能,延长浙青路面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由路基层、浙青混合料下面层、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和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构成,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和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之间通过相变浙青材料粘层黏结而成;
[0007]所述浙青混合料下面层由浙青混合料制造而成,所述浙青混合料由浙青、粗骨料、细骨料、填充料和木纤维素混合制造而成;
[0008]所述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由高模量浙青混凝土制造而成;
[0009]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为AC浙青混合料、SMA浙青混合料或OGFC浙青混合料制造而成;
[0010]所述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与浙青混合料下面层之间设有三维蜂窝网状层,所述三维蜂窝网状层由玻璃纤维或者聚酯纤维材料网状编制而成。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相变浙青材料粘层内部填充设有FRP防水布,该FRP防水布有利于增强相变浙青材料粘层的防水性能,让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中的水分不容易进入到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
[0012]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 (5?8): (6?12)。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选的相变浙青材料粘层技术方案是:所述相变浙青材料粘层的洒布量为0.1?0.3L/ m2。
[0014]作为优选,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5:6。
[0015]作为优选,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8:12。
[0016]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三维蜂窝网状层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三维蜂窝网状层的厚度为4?8cm。
[0017]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8](I)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相变浙青路面材料的温度调控性能和高模量浙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不需要特殊的施工工艺,对高温差环境地区公路以及常规路段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彻底解决浙青路面高温车辙和低温抗裂危害。
[0019](2)本实用新型在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与浙青混合料下面层之间设有由玻璃纤维或者聚酯纤维材料网状编制而成的三维蜂窝网状层,该三维蜂窝网状层具有高稳定的结构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高温差情况下的路面变形危害。
[0020](3)本实用新型在相变浙青材料粘层内部填充设有FRP防水布,该FRP防水布有利于增强相变浙青材料粘层的防水性能,让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中的水分不容易进入到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24]I 一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2 一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3 —浙青混合料下面层,4 一相变浙青材料粘层,5 —路基层,5 —三维蜂窝网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由路基层5、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和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构成,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和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之间通过相变浙青材料粘层4黏结而成;
[0028]本实施例优选的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由浙青混合料制造而成,所述浙青混合料由浙青、粗骨料、细骨料、填充料和木纤维素混合制造而成;
[0029]本实施例优选的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由高模量浙青混凝土制造而成;
[0030]本实施例优选的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为AC浙青混合料、SMA浙青混合料或OGFC浙青混合料制造而成;
[0031]如图2所示,在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与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之间设有三维蜂窝网状层6,三维蜂窝网状层6由玻璃纤维或者聚酯纤维材料网状编制而成。本实施例优选的三维蜂窝网状层6的厚度为4?8cm。
[0032]本实施例优选的相变浙青材料粘层4内部填充设有FRP防水布,该FRP防水布有利于增强相变浙青材料粘层的防水性能,让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中的水分不容易进入到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
[0033]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1、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5?8:6?12。按照上述比例构成的浙青路面结构,能够解决路面高温车辙和低温抗裂等危害。
[0034]按照上述的比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比例关系实施方式为: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1、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5:6。
[0035]按照上述的比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比例关系实施方式为: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1、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8:12。
[0036]本实施例优选的相变浙青材料粘层4的洒布量为0.1?0.3L/ m2。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由路基层(5)、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和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构成,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和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之间通过相变浙青材料粘层(4)黏结而成; 所述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由浙青混合料制造而成; 所述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由高模量浙青混凝土制造而成; 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为AC浙青混合料、SMA浙青混合料或OGFC浙青混合料制造而成; 所述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与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之间设有三维蜂窝网状层(6),所述三维蜂窝网状层¢)由玻璃纤维或者聚酯纤维材料网状编制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浙青材料粘层(4)内部填充设有FRP防水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 (5?8): (6?1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浙青材料粘层(4)的洒布量为0.1?0.3L/ m2。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5:6。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浙青混合料上面层(I)、高模量浙青混合料中面层(2)和普通浙青混合料下面层(3)三者之间的厚度比例为4:8:12。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差地区的浙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蜂窝网状层(6)的厚度为4?8cm。
【文档编号】E01C7/26GK204162965SQ20142047629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刘志胜, 申俊敏, 朱晓斌, 刘建伟, 林超, 朱金鹏, 杨尉明 申请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