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392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路面积水的透水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行人道上所铺的路面砖通常由水泥制成,不具有透水的功能,容易引起积水现象。
[0003]为了让路面砖获得透水的性能,有些路面砖采用在其面上设置垂直通孔的结构,这样水可以从孔中向下流入下水道。但问题在于,这类路面砖的使用时间一长,其通孔还是会被污物堵住,使得透水性能失效,弓I发路面积水问题。
[0004]近年来,一种被称为透水砖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并被铺设在人行道上。透水砖可以解决路面积水问题,使用时,雨水可以迅速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
[0005]在实际应用中,常用透水砖的透水缝隙极易被颗粒较小的杂物如泥水、油脂堵塞,即便定期进行清扫,防止孔隙堵塞,也很难彻底清理干净。当透水缝隙被堵塞时,其透水性能下降非常快,透水效果难以达到设计的理想要求。
[0006]国内市场上的透水砖主要包括烧结陶瓷透水砖、混凝土透水砖、树脂粘结沙基透水砖。在这些透水砖中,烧结陶瓷透水砖表面光滑、强度高、透水效果良好,但缺点是缝隙比较大,容易被污物堵塞而导致透水性能失效,另外,此类透水砖的制造工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宝贵的粘土资源;混凝土透水砖成本低廉、成型简单、透水速率较好,但缺点也是容易被污物堵塞。另一方面,树脂粘结砂基透水砖虽然表面美观、吸水及透水性好、防滑、抗压强度可根据用户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且保水性较好,但缺点是在阳光下易老化失效,需要重新更换,导致成本变高。

【发明内容】

[0007]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较佳透水效率且可更换透水部件的透水砖实有必要。
[0008]—种透水砖,包括一个主砖体、一个连接部、一个透水部。所述主砖体具有一个上表面,且所述主砖体具有一个容置孔及沿所述上表面开设且与所述容置孔相贯通的多个流道;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容置孔内且具有一个中心孔,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砖体相连接;所述透水部包括中空柱状部、基底层及吸水面层,所述柱状部螺设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基底层位于所述柱状部与所述吸水面层之间且开设有多个网格状通孔,所述吸水面层为由骨料颗粒与粘结剂粘结而形成的多孔洞结构。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水砖可以将地面的水通过流道引导到位于主砖体中心的透水部,由于透水部中的吸水面层采用骨料颗粒加粘接剂形成多孔洞结构,因此可以快速吸水,并通过基底层的通孔及中空柱状部排至下水道。使用时,可将透水部螺设在连接部中;当透水部老化之后,可以通过工具旋转取下透水部进行更换维护。所述透水砖透水效率高,更换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透水砖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所示透水砖的使用示意图;
[0013]图3是图2所示的透水砖的截面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透水砖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6]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水砖100,所述透水砖100包括一个主砖体10、一个连接部30、以及一个透水部50。
[0017]请一起参阅图2及图3,所述主砖体10在本实施例中为长方形板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砖体10也可为其它形状,如圆形板板,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等,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0018]所述主砖体10具有一个上表面1A及一个下表面10B。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砖体10的中心处开设一个容置孔101,且所述主砖体10沿所述上表面1A开设与所述容置孔101相贯通的多个流道102。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砖体10开设两个流道102,且所述两个流道102呈一字型分布,所述流道10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道102的数量可以为其它数目,如两个、三个、五个等,且所述流道102的截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如三角形、方形等,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砖体10开设四个流道102,所述四个流道102呈十字型分布于所述容置孔101的周围。
[0020]所述连接部30具有内螺纹,且具有一个中心孔30A,所述中心孔30A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个螺纹孔。
[0021]制作时,所述主砖体10采用水泥制作,所述连接部30采用塑料制成,其两者之间通过浇铸或者粘接的方式相连接,当然,其也可通过浇铸的方式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30的顶面30A与所述主砖体10的上表面1A之间形成一个阶梯10C,所述中心孔30A与所述阶梯1C之间形成T字形阶梯孔。
[0022]所述透水部50包含一个柱状部51、一个基底层52及一个吸水面层53。所述柱状部51与所述基底层52—体成型及相连接,可采用塑料一体成型,所述吸水面层53形成在所述基底层52上,其中柱状部51的半径小于基底层52及吸水面层53的半径(基底层52与吸水面层53半径相等),两者之间形成与中心孔30A及所述阶梯1C相匹配的T字型。其中,柱状部51的外圆周形成与所述中心孔30A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柱状部51为中空结构,其中心开设一个第一通孔510,所述基底层52开设与所述第一通孔510相对应的多个网格状第二通孔520,如图3所示。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水面层53为由骨料颗粒与粘结剂粘结而形成的多孔洞结构。具体地,所述吸水面层53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05_-2_。所述粘结剂与骨料的质量比为I?20:100。制作时,所述骨料颗粒由所述粘结剂预先覆膜,再通过所述粘结剂粘结。所述粘结剂包括亲水性粘结剂及树脂粘结剂,所述亲水性粘结剂占粘结剂总量的I?60%。
[0024]使用时,通过外部工具(如一字形螺丝刀)插穿吸水面层53及基底层52后,可将透水部50旋入所述连接部30的中心孔30A中,直到吸水面层53的顶面530低于所述主砖体10的上表面1A(如图3所示),此时即可将透水部50拧紧在所述连接部30中。
[0025]如图3所示,使用时,透水砖100可以将地面的水通过流道102引导到位于主砖体10中心的透水部50,由于透水部50中的吸水面层53采用骨料颗粒加粘接剂形成多孔洞结构,因此可以快速透水,并通过基底层52的多个第二通孔520及柱状部的第一通孔510排至下水道。
[0026]当透水部50老化之后,可以通过工具旋转取下透水部50进行更换维护,具体可通过专用工具的顶端插穿吸水面层53及基底层52后将透水部50拨出。所述透水砖100透水效率高,更换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027]另外,由于透水部50拧紧在所述连接部30中时,吸水面层53的顶面530低于所述主砖体10的上表面10A,因此在透水砖100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磨损到吸水面层53的顶面530,防止吸水面层53受到磨损后透水性能失效,由此可有效延长透水砖100的使用寿命。
[0028]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孔30A可以为一个开设有内螺纹的圆形通孔,相应地,所述柱状部51、基底层52的半径等于吸水面层53的半径,使用时,直接将透水部50拧紧在所述连接部30中。
[0029]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透水砖100可以将地面的水通过流道102引导到位于主砖体10中心的透水部50,由于透水部50中吸水面层53采用骨料颗粒加粘接剂形成多孔洞结构,因此可以快速吸水,并通过基底层52的通孔和中空柱状部51后排至下水道。使用时,可将透水部50螺设在连接部30中;当透水部50老化之后,可以再通过工具旋转取下透水部50进行更换维护。所述透水砖100透水效率高,更换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030]请参阅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水砖200,所述透水砖200包括一个主砖体210、一个连接部230、以及一个透水部250,所述透水部250包含一个柱状部251、一个基底层252及一个吸水面层253。所述透水砖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透水砖100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252及所述吸水面层253为六角形。
[0031]使用时,通过外部工具(如内六角螺丝刀)套入吸水面层253和基底层252后,可将透水部250旋入并拧紧在所述连接部230中。
[0032]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底层252及吸水面层253也可以为其它多边形状,如五角形,四角形等,并可通过与其相匹配的螺丝刀进行操作将其旋入连接部230中,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0033]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包括: 一个主砖体,所述主砖体具有一个上表面,且所述主砖体具有一个容置孔及沿所述上表面开设且与所述容置孔相贯通的多个流道; 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容置孔内且具有一个中心孔,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砖体相连接;以及 一个透水部,所述透水部包括一个中空柱状部、一个基底层及一个吸水面层,所述柱状部螺设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基底层位于所述柱状部与所述吸水面层之间且开设有多个网格状通孔,所述吸水面层为由骨料颗粒与粘结剂粘结而形成的多孔洞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面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05mm-2mmo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与骨料的质量比为I?20:1OO。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内螺纹,且其通过浇筑或粘接与所述主砖体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砖体采用水泥制成,所述连接部采用塑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状部与所述基底层一体成型且采用塑料制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面层的顶面低于所述主砖体的上表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与所述主砖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阶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与所述阶梯之间形成T字形阶梯孔,所述透水部为与其相匹配的T字形。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砖体为长方形板状且包括两个流道,且所述两个流道呈一字型分布。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水砖,包括主砖体、连接部、以及透水部。所述主砖体具有一个上表面,且所述主砖体具有一个容置孔及沿所述上表面开设且与所述容置孔相贯通的多个流道;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容置孔内且具有一个中心孔,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砖体相连接;所述透水部包括中空柱状部、基底层及吸水面层,所述柱状部螺设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基底层位于所述柱状部与所述吸水面层之间且开设有多个网格状通孔,所述吸水面层为由骨料颗粒与粘结剂粘结而形成的多孔洞结构。所述透水砖透水效率高,更换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IPC分类】E01C11/22, E01C5/04, E01C15/00
【公开号】CN105714648
【申请号】CN201610080280
【发明人】胡俊峰
【申请人】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