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小箱梁液压控制自动折叠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147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小箱梁液压控制自动折叠内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小箱梁液压控制自动折叠内模。



背景技术:

当前混凝土箱梁内模大多为拼装式模板,由若干小块钢模板拼装而成。一般利用人力和机械进行吊装、组拼和固定,各模块采用螺栓连接,内部设置很多支撑,拆模时,施工人员需要进入箱梁内部,拆除所有螺栓和支撑杆件,将内模拆解,然后才能逐块移出,需要使用时再逐块组装,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增加了生产成本,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容易造成模板变形,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目前亦有少数大型桥梁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发了适应特定结构的整体钢内模,大多是针对宽大混凝土箱梁而研发,利用液压系统实现模板折叠、收缩,但是构造复杂,需要设置不少于6套液压系统并在箱梁内部设立行走轨道,造价较高,操作复杂。

随着混凝土小箱梁在公路、市政工程中的大量应用,亦有工程师开发预制小箱梁用半自动折叠内模,但是仍利用人力拆除内部连接机构与支撑杆件,施工人员需进入小箱梁内部拆除支撑杆件与模板,利用小车运送拆除的模板组件和支撑杆,自动化程度低,小箱梁内部空间狭小,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不便,带来施工安全风险。

鉴于上述情况,需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造价较低,能够实现快速组装与拆除的预制混凝土小箱梁用内模,该模板应该便于运输,无需施工人员进入小箱梁内部施工,能够提高施工自动化水平,比传统模板优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小箱梁液压控制自动折叠内模,该装置至少包括顶模、底侧模、液压系统、顶模撑杆、侧模撑杆、水平联动杆、竖向联动杆和拔模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和底侧模两个块件组成内模的左、右模块,左模块和右模块之间相对独立。顶模和底侧模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其中的底侧模由底模和侧模焊接组拼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撑杆和侧模撑杆在拆模时需首先拆除,然后开启液压系统,推动水平联动杆和竖向联动杆运动,使内模向内折叠,模板与混凝土分离后,再用卷扬机将内模整体拔出,已拔出的内模放在拔模平台上,便于将内模重新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由液压千斤顶、油泵站、液压控制阀以及液压油管组成。油泵站安装在拔模平台上,模板拆除时通过快速转换接头将液压油管安装到内模千斤顶上,通过液压收缩阀和液压张开阀分别控制联动杆的收缩和张开。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撑杆用销结的方法横向安装在左、右模块的顶模对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撑杆由两侧可以调整长度的丝杆和钢管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联动杆和竖向联动杆均由50*6.26mm扁钢制成。竖向杆两端连接在小箱梁内模上,所有竖向杆一端铰接于水平杆,另一端铰接于顶模和底模,所有的竖向杆都可以绕着竖向杆-水平杆铰接点以及竖向杆-内模铰接点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拔模平台由平台框架、油泵、模板滑动轮、调平装置组成。油泵可以通过输油、回油控制液压千斤顶的伸长与回缩,从而分别实现内模折叠与张开;模板滑动轮安装在拔模平台的顶面和侧面,内模落在滑动轮上以后,随着滑动轮的滚动,能减小摩擦阻力,更容易被整体拔出;调高装置是可以调整平台高度的丝扣,设置在拔模平台底部的四角和中部,通过调节可使拔模平台顶部与内模底边处在同一水平高度,便于将折叠后的内模顺利拖到抽模平台。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内模联动杆的折叠与张开,从而控制内模的折叠与张开,避免了人力拆除大量螺栓和支撑杆的繁琐工作,减少了施工人员在箱梁内模内的工作时间,改善了施工环境;特别是拔模平台的设置,便于将拆除后的内模重新组装,整体性好,减少了施工人员数量,提高了桥梁施工自动化水平,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横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半结构(右模块)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顶模1,底侧模2、顶模撑杆3,侧模撑杆4,水平联动杆5,竖向联动杆6,液压系统7,拔模平台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和图1所示的一种混凝土小箱梁液压控制自动折叠内模,至少包括顶模1、底侧模2、顶模撑杆3、侧模撑杆4、水平联动杆5、竖向联动杆6、液压系统7和拔模平台8。拆模时,先拆除顶模撑杆3和侧模撑杆4,然后开启液压系统7,推动水平联动杆5纵向水平运动,带动竖向联动杆6运动,使顶模1在竖向联动杆竖向分力作用下绕销接点向下转动,底侧模2在竖向联动杆竖向分力作用下绕销接点向上转动,从而实现顶底板向内折叠。模板与混凝土分离后,再用卷扬机将内模整体拔出,已拔出的内模放在拔模平台8上,便于将内模重新组装。

所述顶模1和底侧模2组成内模的左、右模块,左模块和右模块之间相对独立。顶模和底侧模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其中的底侧模由底模和侧模焊接组拼而成。

所述液压系统7压力控制阀安装在拔模平台8上,拔模时将可以液压油管安装到内模模板的千斤顶上。

所述顶模撑杆3用销结的方法横向安装在左、右模块顶模1的连接处。

所述侧模撑杆4由两侧可以调整长度的丝杆和钢管组成,能够提高侧模的稳定性。

所述联动杆由水平杆4和竖向杆5组成。竖向杆5最上端连接在箱梁顶模1,最下端连接在底侧模2上,水平杆4将所有竖向杆连接在一起,所有的竖向杆5都可以绕着竖向杆5-水平杆4铰接点以及竖向杆5-顶模1铰接点、竖向杆5-底侧模2铰接点旋转。竖向杆与内模的铰接点为双向铰接,竖向杆可以同时绕横向桥水平轴和纵桥向水平轴旋转。

所述拔模平台8由平台框架、油泵、模板滑动轮、调平装置组成。油泵可以通过输油、回油控制内模的收缩与张开;模板滑动轮安装在拔模平台的顶面和侧面,内模落在滑动轮上以后,随着滑动轮的滚动,更容易被整体拔出;调高装置是可以调整平台高度的丝扣,设置在拔模平台底部的四角和中部,通过调节可使拔模平台顶部与内模底边处在同一水平高度。

本发明在拆除预制小箱梁内模时,先拆除顶模撑杆3和侧模撑杆4,然后将拔模平台8安放到箱梁内模出口的正对面,调整拔模平台8的高度,使其顶面与箱梁内模的底边处在同一高度,通过快速转换接头将拔模平台8上的油泵的液压油管接到箱梁内模的千斤顶上,开启油泵张开控制阀,先使箱梁内模右模块收缩,当右模块脱离箱梁混凝土并达到拔出时无障碍状态后,关闭油泵,再将内模固定到卷扬机牵引绳上,开动卷扬机将内模向外拖拉至拔模平台上,直到将其全部拔出为止。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内模左模块拔出。已拔出的内模放在拔模平台上,内模重新组装后继续下一施工循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做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小箱梁液压控制自动折叠内模,该自动折叠内模系统至少包括内模(包括顶模和底侧模)、顶模撑杆、侧模撑杆、水平联动杆、竖向联动杆、液压系统以及拔模平台。拆除顶模撑杆和侧模撑杆后,开启液压系统,推动联动杆使内模向内折叠,模板与混凝土分离后用卷扬机将内模整体拔出,已拔出的内模放在拔模平台上,便于重新组装。本发明通过内设液压系统与传动机构实现内模自动折叠,利用牵拉机具将模板整体拔出,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自动化水平、改善施工人员工作环境、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柯璐;曹水东;陈卓异;聂洁;曹先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6.09.07
技术公布日:2017.1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