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载车组调头换向的换向道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16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重载车组调头换向的换向道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重载集放链输送系统中变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重载车组调头换向的换向道岔。



背景技术:

当前,在重载集放链输送系统中,重载车组进行变轨输送时所采取的换向道岔如图1所示,在图1中,换向道岔由一条直行轨道1和一条弧形轨道2组成,弧形轨道2设置在直行轨道1的一侧,在两条轨道的结合部安装有道岔舌3,并预留有道岔舌3进行扳道的让位空间;所述直行轨道1和弧形轨道2均具有抱架4,并在抱架4内均设有一条牵引轨5、一条链轨6和两条承载轨7,其中链轨6吊装在牵引轨7上,重载车组放置于承载轨7上,并由链轨6驱动运行。参见图2、图3、图4,重载车组由两个用连杆8进行硬性连接的一号车9和二号车10组成。所述一号车9和二号车10均置于抱架4内,并具有车架11,在车架11上装有行走轮12、导向轮13和重锤14以及与重锤14相铰接的升降爪15,在车架11上吊装有挂钩16,其中行走轮12置于承载轨7上,导向轮13与左右两根承载轨7内侧的翼缘相配合,在链轨6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布的推头17,推头17用于与一号车9或二号车10上的升降爪15相配合,以推进重载车组行走。

在使用中发现,现有的换向道岔结构简单、只能引导重载车组进行单向行驶,即当重载车组需要进行变道时,由气缸控制道岔舌作逆时针转动,使得道岔舌由直道状态扳道至弯道状态,然后,在道岔舌的导向下,由两个轨道中的链轨采用间接接力推动的方式,使得重载车组沿着直行轨道行走至弧形轨道或沿着弧形轨道行走至直行轨道。

然而,由于工业厂房的限制和生产工艺要求的提高,对输送系统的要求随之提高,重载集放链输送系统的输送轨道的设计和布局越发复杂化,而现有的换向道岔不能满足当前复杂的输送需求。与此同时,当重载车组在吊装着大长工件进行回转拐弯时,大长工件往往会扫过较大的面积,从而相应地占用大量的厂房空间,进而增大了工业厂房相应的的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的重载集放链输送系统的换向道岔结构简单,只能引导重载车组进行单向行驶,不能满足复杂的轨道输送需求,并且对工业厂房的厂房空间要求较大的问题,为此提供一种用于重载车组调头换向的换向道岔。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用于重载车组调头换向的换向道岔,包括一条直行轨道和一条弧形轨道,在两条轨道的结合部安装有道岔舌,并预留有道岔舌进行扳道的让位空间;所述直行轨道和弧形轨道均具有抱架,并在抱架内设有牵引轨、链轨和承载轨,其中链轨吊装在牵引轨上,重载车组放置于承载轨上,并由链轨驱动运行;其特征是:在直行轨道上相对弧形轨道的一端布置有停止器;在直行轨道上,中间的一段抱架内设有并排布置的两条牵引轨,两端的抱架内各设有一条牵引轨,其中两端的牵引轨分别与直行轨道中部处于左侧的牵引轨相连接;在弧形轨道的抱架内设有一条牵引轨,这条牵引轨上的链轨与直行轨道中部处于右侧的牵引轨上的链轨相对接为一体,并且直行轨道中部两条牵引轨上的链轨作相向运动。

本发明中所述抱架呈“U”形结构,并且开口朝下,牵引轨和承载轨均由工字钢构成;在直行轨道和弧形轨道的抱架均设有两条承载轨,两条承载轨并排布置于抱架下端口的左右两端;直行轨道中部的两条牵引轨左右对称布置于抱架顶端的内壁上,直行轨道两端的牵引轨布置于抱架顶端内壁的几何中心处;弧形轨道的牵引轨布置于抱架顶端内壁的几何中心处。

本发明中在直行轨道和弧形轨道的结合部对应装有接近开关与止退器,其中止退器选用停止器;所述道岔舌转动安装于一固定轴上,并由气缸驱动其摆动,接近开关与气缸构成电气连锁控制。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对现有的换向道岔中直行轨道的结构进行改进,并对直行轨道和弧形轨道中链轨的走向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了重载车组在换向道岔中,由原来的单向行走转变为“人”字形反向行走,大大减小了重载车组在进行回转拐弯时所占用的空间,减小了厂房建设成本,并且满足了复杂的轨道输送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换向道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重载车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重载车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K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在上未进行变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在进行变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A向视图;

图8是图5的B-B视图;

图9是图5的C-C视图。

图中:1—直行轨道,2—弧形轨道,3—道岔舌,4—抱架,5—牵引轨,6—链轨,7—承载轨,8—连杆,9—一号车,10—二号车,11—车架,12—行走轮,13—导向轮,14—重锤,15—升降爪,16—挂钩,17—推头,18—停止器,19—接近开关,20—止退器,21—固定轴,22—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5-9,本发明包括一条直行轨道1和一条弧形轨道2,在两条轨道的结合部安装有道岔舌3,并预留有道岔舌3进行扳道的让位空间;所述直行轨道1和弧形轨道2均具有抱架4,并在抱架4内设有牵引轨5、链轨6和承载轨7,其中链轨6吊装在牵引轨5上,重载车组放置于承载轨7上,并由链轨6驱动运行;在直行轨道1上相对弧形轨道2的一端布置有停止器18;在直行轨道1上,中间的一段抱架4内设有并排布置的牵引轨5,两端的抱架4内各设有一条牵引轨5,其中两端的牵引轨5分别与直行轨道1中部处于左侧的牵引轨5相连接;在弧形轨道2的抱架4内设有一条牵引轨5,这条牵引轨上的链轨6与直行轨道1中部处于右侧的牵引轨5上的链轨6相对接为一体,并且直行轨道1中部两条牵引轨5上的链轨6作相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抱架4呈“U”形结构,并且开口朝下,牵引轨5和承载轨7均由工字钢构成;在直行轨道1和弧形轨道2的抱架4均设有两条承载轨,两条承载轨7并排布置于抱架4下端口的左右两端;直行轨道1中部的两条牵引轨5左右对称布置于抱架4顶端的内壁上,直行轨道1两端的牵引轨5布置于抱架4顶端的内壁的几何中心处;弧形轨道2的牵引轨5布置于抱架4顶端的内壁的几何中心处。

本实施例中在直行轨道1和弧形轨道2的结合部对应装有接近开关19与止退器20,其中止退器20选用停止器;所述道岔舌3转动安装于一固定轴21上,并由气缸22驱动其摆动,接近开关19与气缸22构成电气连锁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重载车组向直行轨道1的末端行走时,道岔舌3扳道至直道状态,参见图5,此时重载车组的一号车9为前车,二号车10为后车,停止器18和止退器20均处于闭合状态,即停止器的顶头处于伸出状态。当停止器18的的顶头触碰到一号车9上的重锤14时,重锤14在顶头的作用下作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升降爪15下降与链轨6上的推头17分离,重载车组停车,链轨6继续向前行走;止退器20用以防止二号车10倒退。

当链轨6在直行轨道1中部处于右侧的牵引轨5的引导下,其推头17沿反向再次经过二号车10时,此时接近开关19检测到推头17的接近信号,并发出开关信号,使得止退器18由常闭状态转换为常开状态,二号车10上的升降爪15与推头17接触配合,并且气缸22同时顶出,使得道岔舌3沿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即道岔舌3同时扳道至弯道状态,参见图6,此时二号车10为前车,一号车9为后车;二号车10在链轨6的推头17的推动下沿着道岔舌3转弯进入弧形轨道2,一号车9在二号车10的带动下同步行走,从而实现了重载车组的“人”字形变道反向行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