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斜拉索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78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斜拉索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桥梁的部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斜拉索锚固端防腐防水的封端装置,主要用于斜拉索锚固端端口的端封,以防止桥梁斜拉索套管内的斜拉索被水或其它杂物进入而产生腐蚀,属桥梁部件制作技术领域;但也可用于其它管道的封堵。



背景技术:

现代大跨度桥梁的斜拉索系统是斜拉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斜拉索由于所处的特殊使用环境和条件,腐蚀现象较为严重。根据对斜拉索使用和事故状态的实际检查,斜拉索系统的防护失效多发生在端部,原因是这一部位安装后由于结构限制不便检查和维护。因此,斜拉索系统的锚端防护应当作为防护的重点予以关注和重视。

斜拉桥斜拉索系统的上锚端锚固在主塔内,下锚端锚固在加劲梁内(上)。在制造斜拉索时,一般都对索体和锚具结构方面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斜拉索锚端防护主要是现场防护,它的重点是塔端和梁端斜拉索出口处、锚具与锚板的结合等部位。斜拉索锚端防护的基础是结构、填充、密封、涂装等技术工艺组合应用,针对不同结构不同环境下使用的斜拉桥采取不同的组合防护形式,特点是在拉索锚端防护区段分别实施结构保护和密封、填充和涂料涂装防护。

成桥营运前采取以下措施对斜拉索系统的锚端进行防护:

(1)对斜拉索锚端与锚固结构结合的外露部位加罩不锈钢防护罩密封,防止该部位与污染物接触。

(2)斜拉索导管(锚管)内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密封,阻止水分和污染物的进入。

(3)梁端斜拉索导管出口处加设不锈钢防雨罩,阻隔进水,同时美化这一区段的外观效果。

(4)斜拉索近路面段整体包覆不锈钢防护层。

由于长期外置,斜拉索锚管(预埋护筒管)内容易积水、进杂物,造成拉索端部结构污染,发生锈蚀和损坏,影响斜拉索的使用寿命。近年来使用封闭性聚氨酯发泡填充在斜拉索与锚管的间隙内,防止水分和污染物进入斜拉索护筒管内。具体做法是用性能较好的材料,在导管(锚管)内进行发泡填充,然后进行必要的端口处密封保护处理。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聚氨酯发泡材料填充方式防水,由于钢拉索桥梁在户外随时都会根据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摆动,使得发泡材料与钢索及导管间形成裂缝,长期下去就失去了防水效果,另外在对斜拉索锚进行日常检修中无法判断锚端是否被腐蚀,只有完全清除发泡材料才能检修,这样也非常麻烦不利于施工检修,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通过专利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实用新型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专利号为CN201520845168.2,名称为“一种桥梁斜拉索的锚端防护装置” 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斜拉索的锚端防护装置,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斜拉索防水密封问题。包括斜拉索,所述斜拉索外侧设有锚管,所述锚管与所述斜拉索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所述斜拉索上方还设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与所述斜拉索之间也填充有聚氨酯发泡,所述锚管的上端及所述防雨罩的上部均与所述斜拉索之间设有密封块,所述防雨罩下端与所述锚管的上端之间设有密封胶,所述防雨罩的上端与所述斜拉索之间也设有密封胶。

2、专利号为CN201320051487.7,名称为“一种斜拉索内置式减震阻尼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斜拉索内置式减震阻尼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橡胶圆筒体,所述圆筒体上设置有内涨通槽,所述内涨通槽中设置有内涨装置,所述圆筒体内含有所述斜拉索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涨装置数量至少四个,且呈环向设置。

3、专利号为CN201320294709.8, 名称为“用于大跨径斜拉桥拉索的粘胶带密封装置”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径斜拉桥拉索的粘胶带密封装置,包括过渡橡胶圈,其特征是:还包括粘胶带,过渡橡胶圈的外径和拉索索导管的内径相等,过渡橡胶圈的内径和拉索索体的外径相等;过渡橡胶圈的内侧壁上开有至少一条内定位凹槽,过渡橡胶圈的外侧壁上开有一条外定位凹槽,内定位凹槽所在平面和外定位凹槽所在平面都和过渡橡胶圈的底面平行,两条粘胶带分别嵌在内定位凹槽内和外定位凹槽内。

所以上述这些专利虽然都涉及到桥梁斜拉索端口的结构改进,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技术方案,但是都没有提出如何改变前面所述桥梁斜拉索端口密封防水防腐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前面所述的问题仍然存在,桥梁斜拉索端口的密封防水防腐容易因为斜拉索摆动导致防水防腐失效,且日常检修中无法判断锚端是否被腐蚀的问题仍然存在,仍有待进一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桥梁斜拉索端口防水防腐端封容易因为斜拉索摆动导致防水防腐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桥梁斜拉索端口防水防腐端封装置,该种桥梁斜拉索端口防水防腐端封装置即可有效避免斜拉索摆动导致防水防腐失效,且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斜拉索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包括桥梁斜拉索、斜拉索锚端导管和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且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安装在桥梁斜拉索与斜拉索锚端导管之间,其特点在于,所述的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为气带式端封装置,气带式端封装置通过气体充气带充气后紧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形成防水防腐弹性隔离端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带式端封装置是一条环形围绕在桥梁斜拉索外表,且位于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内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环形气囊带充气后所形成的环形圈内径表面紧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外径表面紧贴在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形成一种充气式的防水防腐弹性隔离端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是通过气带缠绕在桥梁斜拉索外表,且气带两端相互搭接起来所形成环形气带,环形气带在桥梁斜拉索外表与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防水防腐弹性隔离端封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的外圈表面上设有外自粘性粘结条,外自粘性粘结条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充气后会随着环形充气型气囊带所形成的外圈外壁粘贴在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上,进一步加强充气型气囊带与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之间的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的内圈表面上设有内自粘性粘结条,内自粘性粘结条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充气后会随着环形充气型气囊带所形成的内圈表面粘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而与桥梁斜拉索外表粘接在一起,同时也会将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内表面之间的缝隙粘结在一起,进一步加强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与桥梁斜拉索之间的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上的外自粘性粘结条和内自粘性粘结条分别为两条,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充气后所形成的内圈或外圈表面上上下布置,且保证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充气后每一条自粘性粘结条独自形成一个整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为自封式充气带,在充气型气囊带有一个自封口,在充气型气囊带位于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之间充气后,自封口将自动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展开时为能卷能绕的长条形袋状体,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正面及背面的中部沿卷绕方向设置上下各有两条高分子改性丁基粘结条,每个高分子改性丁基粘结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水泡棉胶带,充气袋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一自密封硅胶充气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气袋填充斜拉索锚端导管与钢索之间的大空间,形成气囊式封堵,并通过自粘性橡胶胶带填充气囊折皱的小空间及固定作用,管口处起到很好的封堵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安装方便快捷拆装灵活,不破坏原有的斜拉索锚端导管与钢索结构;

2、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大小口径的斜拉索锚端导管都可以施工安装,管道内壁的不规则不受影响;

3、不会受桥梁钢索长期摆动的影响,不受气温的影响;

4、放在侧面的自动填充式充气嘴功能可以随时充气保障对斜拉索锚端导管的填充效果;

5、双面采用自粘性粘结条加泡棉胶带,确保气囊在漏气后气压不够的状态还可以保持斜拉索锚端导管的堵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型气囊带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斜拉索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包括桥梁斜拉索1、斜拉索锚端导管2和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3,且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3安装在桥梁斜拉索1与斜拉索锚端导管2之间,其特点在于,所述的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3为气带式端封装置,气带式端封装置通过气体充气带充气后紧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形成防水防腐端封装置。在端封装置外还套有防护盖5,防护盖5为喇叭形状,喇叭口正好套在斜拉索锚端导管的端口上,防护盖5另一端套在桥梁斜拉索上,在防护盖与桥梁斜拉索设有防护圈6,防护圈也为气体封堵圈。

所述的气带式端封装置是一条环形围绕在桥梁斜拉索外表,且位于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内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4,环形气囊带4充气后所形成的环形圈内径表面紧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7,外径表面紧贴在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8,形成一种充气式的防水防腐弹性隔离端封装置。

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4是通过气带缠绕在桥梁斜拉索外表,且气带两端相互搭接起来所形成环形气带,环形气带在桥梁斜拉索外表与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防水防腐弹性隔离端封封堵。

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的外圈表面上设有外自粘性粘结条9,外自粘性粘结条9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4充气后会随着环形充气型气囊带所形成的外圈外壁粘贴在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上,进一步加强充气型气囊带与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之间的封堵。

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的内圈表面上设有内自粘性粘结条10,内自粘性粘结条10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4充气后会随着环形充气型气囊带所形成的内圈表面粘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而与桥梁斜拉索外表粘接在一起,同时也会将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内表面之间的缝隙粘结在一起,进一步加强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与桥梁斜拉索之间的封堵。

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上的外自粘性粘结条9和内自粘性粘结条10分别为两条,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充气后所形成的内圈或外圈表面上上下布置,且保证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充气后每一条自粘性粘结条独自形成一个整圈。

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为自封式充气带,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上有一个自封口11,在充气型气囊带位于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之间充气后,自封口11将自动封闭。

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展开时为能卷能绕的长条形袋状体,在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正面及背面的中部沿卷绕方向设置上下各有两条高分子改性丁基粘结条,每个高分子改性丁基粘结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水泡棉胶带,充气袋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一自密封硅胶充气嘴。

所述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采用高分子PE铝箔复合材料所制而成并通过热封粘接固定成气袋,其密闭性能强,还原性能好,材料具备抗老化、抗腐蚀等等性能,有非常好的柔韧性可卷可绕;所述高分子改性丁基胶带外伸于充气袋主体两侧,以保证充气气囊主体两端衔接时能够达到完全密封。

所述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的充气压力在0.1-0.2MPa。

在具体使用时,将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的正面或者反面放置斜拉索导管与斜拉索间空隙中,使得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环形围绕在斜拉索外表,并粘贴在斜拉索导管内壁上,让自粘性粘结条两端相互搭接起来,再通过自密封硅胶充气嘴可以给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充气,自密封硅胶充气嘴放置上面,使得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在使用时更加方便,方便二次补气,提高工作效率,充完期后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能够填充斜拉索导管管内与斜拉索之间的大空间,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带式封堵,而位于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内圈和外圈的高分子改性丁基自粘性粘结条可以起到填充缝隙与粘接防水作用,位于高分子改性丁基自粘性粘结条两侧的防水泡棉胶带提高自粘性粘结条的缝隙填充与粘接的有效范围,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基本原理与实施例一一样,只是充气型气囊带的结构有所不同,为一种桥梁斜拉索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包括桥梁斜拉索201、斜拉索锚端导管202和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203,且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203安装在桥梁斜拉索201与斜拉索锚端导管202之间,其特点在于,所述的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203为气带式端封装置,气带式端封装置通过气体充气带充气后紧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形成防水防腐端封装置。在端封装置外还套有防护盖205,防护盖205为喇叭形状,喇叭口正好套在斜拉索锚端导管的端口上,防护盖205另一端套在桥梁斜拉索上,在防护盖与桥梁斜拉索设有防护圈206,防护圈也为气体封堵圈。

所述的气体充气带为充气型气囊带,充气型气囊带的主体形状展开时为长条形密封袋状体,充气型气囊带主体自身为具有自密封功能的柔性材料制作,充气型气囊带主体上不带自粘性粘结条,直接将充气型气囊带放置在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之间,通过充气进行封堵,充气型气囊带主体的两端部在充气过程中相互挤紧贴合在一起;充气后充气型气囊带主体直接紧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形成密封防水防腐弹性隔离封堵。

在具体使用时,将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的正面或者反面放置斜拉索导管与斜拉索间空隙中,使得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环形围绕在斜拉索外表,再直接通过自密封硅胶充气嘴可以给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充气,自密封硅胶充气嘴放置上面,使得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在使用时更加方便,方便二次补气,提高工作效率,充完期后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能够填充斜拉索导管管内与斜拉索之间的大空间,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带式弹性隔离封堵。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的基本原理与实施例二一样,只是充气型气囊带的结构有所不同,为一种桥梁斜拉索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包括桥梁斜拉索、斜拉索锚端导管和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且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安装在桥梁斜拉索与斜拉索锚端导管之间,其特点在于,所述的锚固端防腐防水端封装置为气带式端封装置,气带式端封装置通过气体充气带充气后紧贴在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形成防水防腐端封装置。

所述的气体充气带为充气型气囊带,充气型气囊带的主体形状展开时为长条形密封袋状体,充气型气囊带主体两端带有搭扣,两端搭扣相互错位搭接起来,形成一个圈,在充气后相互搭扣部位形成互补,形成一个厚度和大小基本相同的气体封堵圈,在气体封堵圈的内圈和外圈表面有封装胶或在斜拉索导管内壁上和斜拉索外表分别涂上封装胶,有利于在桥梁斜拉索外表和斜拉索锚端导管内壁形成密封防水防腐弹性隔离端封。

在具体使用时,在斜拉索导管内壁上和斜拉索外表分别涂上封装胶或在充气型气囊带主体两面涂上封装胶,然后将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的正面或者反面放置斜拉索导管与斜拉索间空隙中,使得环形充气型气囊带环形围绕在斜拉索外表,并让两端相互搭接起来,再通过自密封硅胶充气嘴可以给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充气,自密封硅胶充气嘴放置上面,使得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在使用时更加方便,方便二次补气,提高工作效率,充完期后的环形充气型气囊带主体能够填充斜拉索导管管内与斜拉索之间的大空间,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带式封堵,而位于环形充气型气囊带内圈和外圈的封装胶可以起到填充缝隙与粘接防水作用。

很显然,上述实施例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气袋填充斜拉索锚端导管与钢索之间的大空间,形成气囊式封堵,并通过自粘性橡胶胶带填充气囊折皱的小空间及固定作用,管口处起到很好的封堵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安装方便快捷拆装灵活,不破坏原有的斜拉索锚端导管与钢索结构;

2、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大小口径的斜拉索锚端导管都可以施工安装,管道内壁的不规则不受影响;

3、不会受桥梁钢索长期摆动的影响,不受气温的影响;

4、放在侧面的自动填充式充气嘴功能可以随时充气保障对斜拉索锚端导管的填充效果;

5、双面采用胶带加泡棉,确保气囊在漏气后气压不够的状态还可以保持斜拉索锚端导管的密封防水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