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78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梁体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桥梁上部主要承重结构,确保车辆平顺行驶,将车辆荷载的作用力可靠地通过支座传力到桥梁墩台。由于设计、施工、运营及支座存在的不当问题,梁体经常出现滑移偏位病害,导致梁体不能按照正常受力状态工作,甚至影响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因此对于梁体滑移偏位病害必须及时复位。采用梁体横向顶推方法对梁体进行纠偏复位时,不仅不会影响桥跨的正常使用及受力状态,而且节省投资,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目前,高速公路桥梁纠偏复位采用设置纠偏装置,常规作法在墩柱周围设置基础和大型纠偏支撑架,缺点为需开挖做基础,支撑架必须牢固、可靠且能够承受顶推梁体的反作用力,因而需要对既有桥梁基础进行改造处理后作为支撑架基础,顶推施工完成后基础便失去作用,投入费用高,尤其在软弱地基条件下基础的处置费用更高,不利于重复利用且极不经济。没有充分利用桥梁自身的结构特点——梁底与墩柱盖梁顶的有效空间,布置纠偏复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且装卸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利用桥梁盖梁顶原支座垫石为支撑点,并能简便、快速完成梁体纠偏过程,充分利用梁底与墩柱盖梁顶的有效空间的优点,无需施工支撑基础,且能多次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包括固定牛腿(1)、滑动牛腿(2)、顶推千斤顶(3)、竖向千斤顶(4)、滑板(5)、楔形块(6),所述固定牛腿(1)包括设置在底端的底板(12)和设置在底板(12)两端任一端的挡板(13),所述滑动牛腿(2)包括设置在底端的底板(14)和设置在底板(14)上的挡板(15),所述固定牛腿(1)的底板(12)平铺在滑板(5)下方,滑动牛腿(2)的底板(14)平铺在滑板(5)上方,所述顶推千斤顶(3)前端支顶在滑动牛腿(2)的挡板(15)上且其后端支顶在固定牛腿(1)的挡板(13)上,所述竖向千斤顶(4)设置在滑动牛腿(2)的底板(14)上,所述竖向千斤顶(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楔形块(6)。

优选的,所述固定牛腿(1)的底板(12)和挡板(13)成L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牛腿(2)的底板(14)和挡板(15)成T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牛腿(2)的挡板(15)前端有加劲板(16),加劲板(16)起固定顶推千斤顶(3)。

优选的,所述滑板(5)下底面是聚乙烯面,上表面是橡胶面,利用上下摩擦面摩擦系数差异实现滑移。

优选的,所述固定牛腿(1)的挡板(13)前固置有橡胶垫(7),所述橡胶垫(7)使支承力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牛腿(1)、顶推千斤顶(3)和滑动牛腿(2)沿水平方向由外至内进行布设且三者与竖向千斤顶(4)均布设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原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固定牛腿(1)的挡板(13)顶置在盖梁顶垫石(8)一侧,橡胶垫(7)固置在挡板(13)前端,将滑板(5)、滑动牛腿(2)依次放置在固定牛腿(1)的底板(12)上;其次,顶推千斤顶(3)设置在滑动牛腿(2)的加劲板(16)间且其前端顶推固定牛腿(1)的挡板(13),所述竖向千斤顶(4)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楔形块(6);

步骤二:启动油泵,驱动竖向千斤顶(4)进行顶升,直至竖向千斤顶(4)上端的楔形块(6)与待纠偏的梁体(11)完全接触且待纠偏梁体(11)脱离橡胶支座(10);

步骤三:启动顶推千斤顶(3)顶推固定牛腿(1),推动滑动牛腿(2)从而带动滑板(5)在固定牛腿(1)的底板(14)上滑动,使竖向千斤顶(4)与待纠偏梁体(11)随滑动牛腿(2)一同横向滑移完成纠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2、顶推过程简单且施工简便,施工工期短。

3、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直接利用了梁底与墩柱盖梁顶的有效空间,不需施工支撑基础,装卸简便且能多次重复使用,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牛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牛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为固定牛腿;2为滑动牛腿;3为顶推千斤顶;4为竖向千斤顶;5为滑板;6为楔形块;7为橡胶垫;8为盖梁顶垫石;9为桥梁盖梁;10为橡胶支座;11为待纠偏梁体;12为固定牛腿底板;13为固定牛腿挡板;14为滑动牛腿底板;15为滑动牛腿挡板;16为滑动牛腿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包括固定牛腿(1)、滑动牛腿(2)、顶推千斤顶(3)、竖向千斤顶(4)、滑板(5)、楔形块(6),所述固定牛腿(1)包括设置在底端的底板(12)和设置在底板(12)两端任一端的挡板(13),所述滑动牛腿(2)包括设置在底端的底板(14)和设置在底板(14)上的挡板(15),所述固定牛腿(1)的底板(12)平铺在滑板(5)下方,滑动牛腿(2)的底板(14)平铺在滑板(5)上方,所述顶推千斤顶(3)前端支顶在滑动牛腿(2)的挡板(15)上且其后端支顶在固定牛腿(1)的挡板(13)上,所述竖向千斤顶(4)设置在滑动牛腿(2)的底板(14)上,所述竖向千斤顶(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楔形块(6)。

如图2所示,固定牛腿(1)包括底板(12)和挡板(13)。

如图3所示,滑动牛腿(2)包括底板(14)和挡板(15)。

如图4所示,实际使用时,先将竖向千斤顶(4)进行顶升,直至竖向千斤顶(4)上端的楔形块(6)与待纠偏梁体(11)的底面完全接触且待纠偏梁体(11)脱离桥墩的橡胶支座(10),固定牛腿(1)的挡板(13)顶推在桥梁盖梁(9)的原有结构盖梁顶垫石(8),作为纠偏支承作用点,挡板(13)前固置的橡胶垫(7)起到使支承力均匀分布,然后启动顶推千斤顶(3)顶推固定牛腿(1),推动滑动牛腿(2)从而带动滑板(5)在固定牛腿(1)的底板(14)上滑动,使竖向千斤顶(4)与待纠偏梁体(11)随滑动牛腿(2)一同横向滑移完成纠偏。纠偏作业完成后,将竖向千斤顶(4)缓慢落下直至竖向千斤顶(4)上方的楔形块(6)与待纠偏梁体(11)底部脱离为止,最终完成桥梁主梁横向滑移实现桥梁纠偏复位。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梁底与墩柱盖梁顶之间空间,利用原支座盖梁顶垫石为反力支撑点,在纠偏滑移过程中,始终保持顶推千斤顶的顶推力与竖向千斤顶的顶升力产生的水平摩擦力相等,确保下部墩柱结构水平向力的自平衡。

一种利用上述旧桥纠偏复位的自平衡式水平纠偏装置的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固定牛腿(1)的挡板(13)顶置在盖梁顶垫石(8)一侧,橡胶垫(7)固置在挡板(13)前端,将滑板(5)、滑动牛腿(2)依次放置在固定牛腿(1)的底板(12)上;其次,顶推千斤顶(3)设置在滑动牛腿(2)的加劲板(16)间且其前端顶推固定牛腿(1)的挡板(13),所述竖向千斤顶(4)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楔形块(6);

步骤二:启动油泵,驱动竖向千斤顶(4)进行顶升,直至竖向千斤顶(4)上端的楔形块(6)与待纠偏的梁体(11)完全接触且待纠偏梁体(11)脱离橡胶支座(10);

步骤三:启动顶推千斤顶(3)顶推固定牛腿(1),推动滑动牛腿(2)从而带动滑板(5)在固定牛腿(1)的底板(14)上滑动,使竖向千斤顶(4)与待纠偏梁体(11)随滑动牛腿(2)一同横向滑移完成纠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