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融雪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7386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融雪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融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融雪设施。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上遇到雨雪强降温天气,路面易结冰,特别是高速公路桥梁位置,由于地面下中空,没有地温,冰雪不易融化,尤其在气温低于零下八摄氏度时,融雪剂完全失去作用。结冰后的桥梁路段极大地减少了车辆的摩擦系数,一旦遭遇突发事件,车辆极易失控设置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桥梁路段在低温结冰问题,需要一种可行方案用于解决该问题并达到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融雪设施,当路面在强降雪结冰后,可以通过减速震荡标线下方设置电加热装置,接通电源实现路面加热以融化冰雪,增大汽车的摩擦系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以保证冬季高速公路驾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自动融雪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面,所述的高速桥梁面上设有至少一组减速震荡标线带,所述的减速震荡标线带包括至少五条等间距的减速震荡标线,所述的减速震荡标线下方的高速公路桥梁面上凹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固定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固定在高速公路两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连接。

减速震荡标线下方的桥梁面上凹设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固定有电加热装置,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给电加热装置加热并升高减速震荡标线附近桥梁面的温度,以达到融化桥梁面积雪并可以防止积雪结冰,导致路面摩擦系数降低,可以保证驾驶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固定在防护管内,所述的防护管与安装槽形状相配且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槽内。

电加热装置固定在防护管内然后固定在安装槽内,防护管能承受压力具有很高的防护性能,可以保证电加热装置在安装槽内不被车辆碾压损坏, 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之间还串联有温控器,所述的温控器设有人工和电子温控双开关。

设置温控器可以通过监测路面温度,并通过人工开关人工开启或者利用电子温控开关实现电加热装置的自动开启与关闭,方便实用。

优选的,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伴热电缆,所述的伴热电缆的外径与所述的防护管的内径相配。

伴热电缆温度均匀,安装及运行费用低,维护简便、安全可靠且节约电能;间歇操作时升温启动快速;便于自动化管理,使用寿命长。伴热电缆的外径与防护管的内径相配,保证伴热电缆的热量可以完全经过防护管扩散到减速震荡标线及附近的桥面上,可以减少热量的损耗,节约电能。

较优的,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所述的电热丝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防护管内。

电热丝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可以升高到较高温度,使用寿命长、表面负荷高、抗氧化性能好、电阻率高,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以满足作为电加热装置的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速公路桥梁面上两侧各设有两组减速震荡标线带,且每侧的两组减速震荡标线带的间距为200cm。

由于电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热量辐射可以在减速震荡标线两侧向外延伸约30cm处以提高桥梁面的温度,因此两组减速震荡标线带的最外侧减速震荡标线分别可以将热量向对侧辐射30cm长度并提高桥梁面的温度,而两组减速震荡标线的间距为200cm,因此两组震荡标线带之间只有140cm间距的桥面不能被加热融雪、融冰,而一般车辆的轴距都大于140cm,因此影响车辆通过这段积雪结冰桥面时基本不受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设计可以满足融雪、融冰对驾驶安全的要求,同时也避免了电能、热能的浪费,环保实用且经济。

作为优选,所述的减速震荡标线带内设有五条减速震荡标线,且相邻减速震荡标线之间间距为60cm。

由于电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热量辐射可以在减速震荡标线两侧向外延伸约30cm处以提高桥梁面的温度,由于每条减速震荡标线之间的距离为60cm,所以一组减速震荡标线带上可以实现完全融雪、融冰。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槽为蛇形且深度为5-10cm。

蛇形安装槽与蛇形金属盘管配合,保证电加热装置的一体性,安装方便,安装槽设置深度不能过深或者过浅,过深会导致电加热装置的热量无法沿减速震荡标线向两侧辐射且一定程度增加了能耗,造成浪费;如果安装槽深度过浅,车辆行驶时容易压迫减速震荡标线下方的电加热装置,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电加热装置损坏而不利于长久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速公路桥梁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槽。

路面长度方向设置排水槽,当电加热装置启动后,路面积雪、结冰融化后可以通过两侧的排水槽排走,具有引流作用,很好的解决了路面积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融雪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面,所述的高速桥梁面上设有至少一组减速震荡标线带,所述的减速震荡标线带包括至少五条等间距的减速震荡标线,所述的减速震荡标线下方的高速公路桥梁面上凹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固定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固定在高速公路两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速震荡标线下方设置电加热装置,接通电源后实现路面加热以融化冰雪,增大汽车的摩擦系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以保证冬季高速公路驾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在桥面上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在桥面上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高速公路桥梁面,2、减速震荡标线带,3、减速震荡标线,4、排水槽,5、温控器,6、安装槽,7、防护管,8、电热丝, 9、绝缘支架,10、导线,11、太阳能发电装置,12、伴热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融雪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面1,所述的高速桥梁面1上设有四组减速震荡标线带2,分别分布在桥梁两侧,所述的每组减速震荡标线带2包括五条等间距的减速震荡标线3,所述的减速震荡标线3下方的高速公路桥梁面1上凹设有安装槽6,所述的安装槽6内固定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固定在高速公路两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1电连接。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固定在防护管7内,所述的防护管7与安装槽6形状相配且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槽6内。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1之间还串联有温控器5,所述的温控器5设有人工和电子温控双开关。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伴热电缆12,所述的伴热电缆12的外径与所述的防护管7的内径相配。

所述的高速公路桥梁面1上两侧各设有两组减速震荡标线带2,且每侧的两组减速震荡标线带2的间距为200cm。

所述的减速震荡标线带2内设有五条减速震荡标线3,且相邻减速震荡标线3之间间距为60cm。

所述的安装槽6为蛇形,且深度设置为8cm。

所述的高速公路桥梁面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槽4。

本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自动融雪设施的安装及工作过程:高速公路的桥梁路段在路基下钢筋地笼位置开凿有深度为8cm的安装槽6,在安装槽6内铺设直径8cm的中空钢管作为防护管7,每个安装槽6内的钢管7相互拼接形成一个蛇形盘管,在钢管7内设置与钢管内径相配的伴热电缆12作为电加热装置,伴热电缆12由位于高速公路两侧太阳能发电装置11供电,在安装槽6的钢管7上方铺设固定有减速震荡标线3,且每条减速震荡标线3间隔60cm,五条减速震荡标线3设置为一组,可根据桥面的长度自行设置组数,保证每组减速震荡标线带2的间距为200cm即可。在伴热电缆12与太阳能发电装置11之间串联有固定在桥梁外侧的温控器5,实时监测桥面温度,当冬季强降雪天气时,可以通过人工打开开关启动伴热电缆12,也可以通过温控器5自动监测,设置启动温度,当温度低于额定温度时,自动启动伴热电缆12加热,为桥面进行加热,热量可以通过震荡减速标线3向两侧各延伸30cm的距离,保证可以实现同一组震荡减速标线带2的震荡减速标线3之间可以完全实现融雪、融冰。沿桥梁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排水槽4,当伴热电缆12启动后,融化的冰雪可以通过桥梁两侧的排水槽4排出,可以有效减少冰雪二次结冰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电热丝8,所述的电热丝8通过绝缘支架9固定在防护管7内,所述的电热丝8两端与固定在高速公路两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1电连接且电热丝8与太阳能发电装置11之间还串联有温控器5,所述的温控器5设有人工和电子温控双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个实施例中位于高速公路两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1供电可以接入国家电网,一至三季度所发电量可以销售,第四季度自用,在电量需求量大,应用国家电网电量,防止用电高峰太阳能发电不足。目前,太阳能发电并入电网可以进行反哺,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高速公路两侧护坡闲置的资源,解决太阳能发电存储的问题。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