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人力保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326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人力保洁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人力保洁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主要城市对各种环卫专用清扫车的需求量较大,大、中型环卫清扫车较普遍。在主干线、快速道路上,主要使用的是大型道路清扫车;在普通的市区道路中,主要使用的是中型道路清扫车;除此之外,一般是以环卫工人用“大扫帚”为主。另外,无论是交通主干线还是普通的市区道路,保洁工作(指经过环卫专用清扫车清扫之后,道路清洁维护工作)通常是离不开“大扫帚”。

据调查发现,在许多城市里,像大、中型清扫车和小型扫路机这些“新武器”并没有在城市环卫中大显身手,除节假日或有重大活动时偶尔上路外,大部分时间都趴在车库里“睡大觉”。清扫车没有“上岗”,并不是其性能存在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大、中型道路清扫车的价格太昂贵(1辆国产大型道路清扫车的价格大约在50万元左右,l辆同类型进口车就要约100多万元),耗油量大,平均3天就加1次油,花费近200元,光用油1年就得2万多元。再加上日常维护和维修的费用,l台大型道路清扫车运行费得用3~5万元;二是小型环卫清扫车品种不多,并且目前市场销售的小型清扫车,普遍使用的蓄电池都是铅酸电池,它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而小型清扫车,弥补了大型清扫车不易清扫的场合,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大多为吸扫式结构,采用内燃机或电动机(铅酸电池或锂离子电池供电)提供动力,致使销售价格和使用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城市次干道、乡村小道及城市广场、公园的环卫工作仍主要依靠人工清扫,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人力保洁车,在原有人力三轮式保洁车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改进成人力驱动的清扫辊式保洁车,有效提高清扫效率,降低保洁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多用途人力保洁车,包括:

车本体,其为一人力三轮车,所述车本体包括车架和垃圾箱,且所述垃圾箱的底部向上凸起,以在垃圾箱的底部与车架的车轮轴之间形成一容纳空腔;

第一主动齿轮,其套设在所述车轮轴上,且第一主动齿轮与车轮轴同步旋转;

清扫组件,其包括固定板,其通过升降装置可水平升降的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底部与所述车轮轴之间的容纳空腔内;同轴设置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可拆卸的啮合,且第一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正上方;第三从动齿轮,其与第二从动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设置;清扫辊,其滚动轴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轮轴同轴设置,所述清扫辊还包括两个分辊体,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齿面两侧;第一清扫条,其通过连杆固定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侧壁上,且第一清扫条横向设置在两个分辊体远离车轮轴的一侧,所述第一清扫条的刷毛下端与两个分辊体的刷毛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轴承,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轮轴两端;第二轴承,其套设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轮轴两端;多个连接杆,其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上,另一端向上延伸并固定至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上;其中,清扫组件随升降装置的升降而同步升降,且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的啮合时,清扫辊的毛刷与地面接触,且地面接触处的毛刷前端有至少1cm的弯折。

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清扫条,其倾斜设置在车本体的一侧,第二清扫条的手柄通过滑动组件可拆卸的连接至第二轴承的一端的外侧壁上,且长条形的毛刷前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与所述清扫辊的下端的毛刷前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是,第一主动齿轮的齿数与第一从齿轮的齿数的比例为2-4:1;第一从动齿轮的齿数与第二从动齿轮的的齿数的比例为1-2:1;第二从动齿轮的齿数与第三从动齿轮的的齿数的比例为1-4:1。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装置为气动伸缩杆。

优选的是,滑动组件还包括:长条形固定槽,其侧壁上形成有一长条形开口,且长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长条形固定槽的横切面的最大直径;所述长条形固定槽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可启闭的端盖;第二清扫条的手柄为丁字形结构,且丁字形结构的手柄端部的横杆可拆卸的嵌入长条形固定槽内,与横杆垂直的纵杆经长条形开口向车本体的一侧倾斜延伸设置。

优选的是,第二清扫条相对于车本体的倾斜角度为40-75度。

优选的是,所述清扫辊的外直径为0.3-0.8m。

优选的是,第二清扫条的长度为0.2-0.6m。

优选的是,所述垃圾箱还包括:后挡板,其下边沿枢接设置在垃圾箱的底部的后侧边沿上,且后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垃圾箱的底部相对与地面的高度;内箱体,其下端的轮体可相对滚动的设置在所述垃圾箱的底部的上端面的第一导轨上,且第一导轨向所述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导轨,其设置在所述后挡板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与第一导轨的一端通过过渡段可拆卸的首尾衔接。

优选的是,所述过渡段为一弧形的开口槽,当后挡板相对于垃圾箱向外旋转打开至所述后挡板的上边沿与地面抵触时,所述过渡段可拆卸的叩设在第一导轨的一端与第一导轨的一端之间。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当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扫时,可以通过控制升降装置将清扫辊等相关组件下降至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之后,当保洁人员骑行保洁车时,车轮轴带动第一主动齿轮同步旋转,进而通过带动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进行联动,进而可以驱动清扫辊对地面进行清扫;当清扫结束后,可以通过控制升降装置将清扫辊等相关组件上升至一定高度,至少使得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相互分离,此时,可以将车本体移动开一定距离,对清扫收集的垃圾进行人工收起并倾倒至垃圾箱内完成清扫工作;

此外,升降装置还用于在闲时,将清扫辊等相关组件固定在垃圾箱的底部空间内,不会影响车本体的正常骑行和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原有人力三轮式保洁车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改进成人力驱动的清扫辊式保洁车,有效提高清扫效率,降低保洁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轮轴及其清扫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轮轴及其清扫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二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轮轴及其清扫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二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箱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二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箱的侧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人力保洁车,包括:

车本体10,其为一人力三轮车,所述车本体包括车架101和垃圾箱102,且所述垃圾箱的底部向上凸起,以在垃圾箱的底部与车架的车轮轴1011之间形成一容纳空腔103;第一主动齿轮20,其套设在所述车轮轴上,且第一主动齿轮与车轮轴同步旋转;清扫组件30,其包括固定板301,其通过升降装置302可水平升降的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底部与所述车轮轴之间的容纳空腔内;同轴设置的第一从动齿轮303和第二从动齿轮304,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可拆卸的啮合,且第一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正上方;第三从动齿轮305,其与第二从动齿轮通过链条3051同步旋转的设置;清扫辊306,其滚动轴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轮轴同轴设置,所述清扫辊还包括两个分辊体,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齿面两侧;第一清扫条307,其通过连杆固定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侧壁上,且第一清扫条横向设置在两个分辊体远离车轮轴的一侧,所述第一清扫条的刷毛下端与两个分辊体的刷毛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轴承308,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轮轴两端;第二轴承309,其套设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轮轴两端;多个连接杆310,其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上,另一端向上延伸并固定至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上;其中,清扫组件随升降装置的升降而同步升降,且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的啮合时,清扫辊的毛刷与地面接触,且地面接触处的毛刷前端有至少1cm的弯折。

在上述方案中,为适应实际需要,将现有人力三轮车的保洁车进行改造即可,就地取材,不需要另作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低;当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扫时,可以通过控制升降装置将清扫辊等相关组件下降至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之后,当保洁人员骑行保洁车时,车轮轴带动第一主动齿轮同步旋转,进而通过带动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进行联动,进而可以驱动清扫辊对地面进行清扫;当清扫结束后,可以通过控制升降装置将清扫辊等相关组件上升至一定高度,至少使得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相互分离,此时,可以将车本体移动开一定距离,对清扫收集的垃圾进行人工收起并倾倒至垃圾箱内完成清扫工作;

此外,升降装置还用于在闲时,将清扫辊等相关组件固定在垃圾箱的底部空间内,不会影响车本体的正常骑行和使用;

综上所述,本方案中,在原有人力三轮式保洁车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改进成人力驱动的清扫辊式保洁车,有效提高清扫效率,降低保洁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3所示,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还包括:第二清扫条,其倾斜设置在车本体的一侧,第二清扫条的手柄通过滑动组件可拆卸的连接至第二轴承的一端的外侧壁上,且长条形的毛刷前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与所述清扫辊的下端的毛刷前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第二清扫条倾斜设置在车本体的一侧,可以用于对马路两侧的路缘石的接缝处进行清扫,使用方便,且第二清扫条可随升降装置的升降同步升降,当不需要对马路两侧的路缘石的接缝处进行清扫时,可以将其从滑动组件内拆卸下来,或者作为笤帚使用,功能齐全,方便使用。

如图1、2所示,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第一主动齿轮的齿数与第一从齿轮的齿数的比例为2-4:1;第一从动齿轮的齿数与第二从动齿轮的的齿数的比例为1-2:1;第二从动齿轮的齿数与第三从动齿轮的的齿数的比例为1-4:1。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的齿数可以保证,在人力正常骑行的情况下,就可驱动清扫辊快速旋转对地面进行清扫,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如图2所示,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所述升降装置为气动伸缩杆。在实际使用中,根据清扫辊等组件的重量设置升降装置的型号,或者多设置同一型号的几个升降装置同步升降,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长期正常的使用。

如图3所示,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滑动组件还包括:长条形固定槽,其侧壁上形成有一长条形开口,且长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长条形固定槽的横切面的最大直径;所述长条形固定槽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可启闭的端盖;第二清扫条的手柄为丁字形结构,且丁字形结构的手柄端部的横杆可拆卸的嵌入长条形固定槽内,与横杆垂直的纵杆经长条形开口向车本体的一侧倾斜延伸设置。在上述方案中,长条形固定槽用于容纳手柄的横杆,自一端同轴插入即可,而手柄的纵杆自长条形固定槽的开口向外延伸以连接第二清扫条,并且长条形固定槽的开口的下边沿还能够给纵杆提供支撑力,避免其相对长条形固定槽发生旋转;拆卸、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

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第二清扫条相对于车本体的倾斜角度为40-75度。

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所述清扫辊的外直径为0.3-0.8m。

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第二清扫条的长度为0.2-0.6m。

如图4、5所示,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所述垃圾箱还包括:后挡板108,其下边沿枢接设置在垃圾箱的底部的后侧边沿上,且后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垃圾箱的底部相对与地面的高度;内箱体104,其下端的轮体107可相对滚动的设置在所述垃圾箱的底部的上端面的第一导轨105上,且第一导轨向所述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导轨106,其设置在所述后挡板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通过过渡段109可拆卸的首尾衔接。垃圾箱的内箱体能够经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移出,方便装载和卸下,且当后挡板处于固定状态时,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衔接,而当后挡板旋转打开并抵触地面后,会形成一定坡度供内箱体滑动卸下,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分离一定距离,过渡段用于填充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孔隙,保证内箱体顺利滑动卸下。

多用途人力保洁车中,所述过渡段为一弧形的开口槽,当后挡板相对于垃圾箱向外旋转打开至所述后挡板的上边沿与地面抵触时,所述过渡段可拆卸的叩设在第一导轨的一端与第一导轨的一端之间。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说明书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