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301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缓冲护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缓冲护栏。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两边及中间的隔离带,为了防止高速运行车辆因各种原因冲出所在车道外,设计和安装了高速公路护栏。随着高速公路、城市立交、高架道路等大量兴建,交通运输网日趋密集,同时全球汽车保有量逐年大幅增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数据统计平均每年每200 米高速公路上约有250 次撞击中央护栏的事件,这类事件是高速路上其它类型交通事故的3 倍之多,而因护栏过于坚硬无法对冲击进行缓冲所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占大多数。

现有的高速公路护栏主要分为刚性混凝土护栏、半刚性波形护栏和柔性缆索护栏三种。从结构和安全性能来看,现有的高速公路护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混凝土护栏墙面式结构虽可基本防止大重型车辆越出护栏、能有效遏制小型车辆钻出护栏,但由于混凝土在承受外部载荷作用时发生形变很小,故碰撞过程中由护栏吸收的车辆的动能很少,碰撞车辆受到的动态剪切力很大,极易引起车辆严重破坏,甚至造成车内乘员伤亡;半刚性波形护栏虽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一般车辆碰撞有较好的抵制和引导作用,但是波形护栏的对车辆动能的吸收不够大,依然会对车辆与乘客造成一定伤害;柔性缆索护栏由于撞击过程中与车辆的接触面积较小,吸收的能量有限,仅对小轿车的撞击有较好的拦截和导向作用,柔性缆索护栏强度较弱,大型车辆依然会存在冲断护栏冲出道路的可能。

综上,目前国内三种主要类型的高速公路护栏无法既满足刚度又具有吸能的要求,若满足刚度,则碰撞车辆受到的动态剪切力大,破坏性大;若要能满足一定的吸能要求,则相应护栏的强度不够大,对大质量的高速车辆不能进行有效拦截,适用范围较小。目前,半刚性波形护栏为多数高速公路相对较好的选择,半刚性波形护栏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加工成立柱管和连接立杆管的护栏板构成,该结构由于常年累月处于风吹、日晒、雨雪淋湿的恶劣环境中,极易锈蚀损坏,严重地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半刚性波形护栏并没有较好的吸能设计,其吸能有限,仅可能通过金属变形来达到缓冲效果,并不能较好的避免人员伤亡,另一方面,由于车辆撞击后,惯性力可能导致车辆继续前冲,前冲过程与护栏发生摩擦极易点燃泄漏的汽油进而导致火灾发生。因此,这类半刚性护栏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顾刚性且撞击后能快速吸收汽车撞击时所拥有的巨大动能,并能有效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缓冲护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缓冲护栏,由固定架和至少一个立柱组成,立柱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立柱外套设有可转动的防撞桶,防撞桶内装有阻燃液体。

较佳的,固定架由刚性材料制成的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组成,下固定件为与水平面平行的板状构件,板状构件上均匀分布有可供立柱插入的固定孔;上固定件为分布在立柱上端两侧的两条条形构件,上固定件通过连接件与立柱固定连接。

较佳的,立柱上端固定连接一柱帽。

较佳的,防撞桶外表面上贴有反光标识。

较佳的,防撞桶外表面整体为黄色。

较佳的,防撞桶设有用于注入阻燃液体的开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势:

1.可旋转的防撞桶与刚性固定架结合,保证结构具有一定刚性,同时又具备一定缓冲吸能能力;

2.防撞桶内装满阻燃液体可防止车辆撞击后与护栏摩擦造成车辆燃烧或爆炸,防撞桶的开口设计可使设备运输安装更加轻松便捷;

3.固定架上下固定件的不同结构设计使得其具备一定刚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变形缓冲功能;

4.黄色防撞桶与反光条的结合可使防撞桶具有更明显的视觉效果,减少车辆撞击护栏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缓冲护栏,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该缓冲护栏由固定架1和至少一个立柱2组成,立柱2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固定架1与立柱2与目前高速公路上常用的普通护栏相似,一般由刚性材料制成,以保证本缓冲护栏的刚度。立柱2采用长短间隔分布的形式固定在固定架1上,可以采用一长一短交错(如图1)或一长两短交错等不同的分布方式,具体可根据不同路段对刚性需求对其分布方式进行确定。长的立柱2与固定架1相互固定之后再插入地面,以对整个护栏进行站立支撑,短的立柱悬空。立柱2外套设有可转动的防撞桶21,主要起缓冲吸能作用,当车辆撞击到护栏时,巨大冲力带动防撞桶21开始转动,有效将车辆动能转化为防转桶21转动的能量,并引导车辆沿公路走向向前滑行,进一步带动接下去几个防撞桶21转动,进一步吸收汽车动能。套接的防撞桶21采用空心设计,其桶内装有阻燃液体,一方面加大装置惯性以增加其吸收的动能,另一方面,溢出或炸出的阻燃液体可有效避免车祸现场发生火灾。

其中,固定架1由刚性材料制成的上固定件11和下固定件12组成,具体的可以采用防护钢板,下固定件12为与水平面平行的板状构件,板状构件由于其具备一定横向宽度,因此具有较强的刚性,可避免大载荷车辆撞击时撞断护栏,板状构件上均匀分布有可供立柱2插入的固定孔13,长的立柱2即通过插入该固定孔13并进一步插入土地。上固定件11为分布在立柱2上端两侧的两条条形构件,金属制成的条形构件使得护栏整体上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实现变形吸能。上固定件11通过横向贯穿两条条形构件的上销轴31与立柱2固定连接。为保证护栏的稳定性,设计上固定件11与下固定件12在同一垂直面内相互平行,同时上固定件11的两条条形构件形状、质量相当。立柱2上端还固定连接一柱帽22,以防止在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的时候,立柱2与防撞桶21向上冲击离开护栏整体,导致护栏吸能缓冲的作用减弱。立柱2通过贯穿下固定件12两侧的下销轴32进行进一步固定,上销轴31和下销轴32纵向对齐。固定架1和立柱2作为缓冲护栏的刚性部件,可以保证护栏在受到撞击的时候不会断裂以及撞击该护栏的车辆不会离开路面。

立柱2外套设的防撞桶21外表面整体为黄色,以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桶外表面上可贴有反光标识23,以提升护栏夜间辨识度。防撞桶21与立柱2以及固定架1间具有一定空隙,使得防撞桶21能较好的绕立柱2转动。车辆与护栏撞击时一般都有一定撞击角,防撞桶21的转动可以对车辆进行较好的滑动导向,通过延长车辆与护栏的撞击时间来达到减轻车辆与护栏的损伤。护栏吸收的动能也可降低车辆对护栏的破坏力度,进而降低冲击给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同时,防撞桶21采用半刚性材料制成,且内部为空心结构,具有一定变形缓冲空间。防撞桶21内部可装有阻燃液体,例如可以注入大量水,当撞击力足够大导致防撞桶21变形甚至破裂时,溢出的水可防止由于高速摩擦导致车辆起火。

此外,防撞桶21还可以设有用于注入阻燃液体的开口,当安装护栏需要对防撞桶21进行运输时,可以让防撞桶21处于空心状态,这样可大大减少运输成本,减小工程安装难度,待安装完毕再向桶内注入阻燃的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