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57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护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护栏。



背景技术:

多年以来,国内外的列车都是在低速状态下运行,近年,我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和研发,高速列车已形成系列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对高速列车有了新的认识,乘列车出行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当前我国检测出列车最快时速可达600多公里,不过常态下运行时速还在300~400公里之间,近期列车向更高速度发展还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若列车运行速度过高,列车行驶至导轨的弯道处,容易出现列车车体重心偏移产生向外的冲击力,从而导致车轮脱离轨道的问题,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列车的行驶速度。

列车在导轨上高速运行时,前方导轨特别是弯道处即使出现很小的问题也会导致列车脱轨,对行驶中的列车造成安全威胁,同时限制了列车的行驶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方便的、安全性高的轨道护栏,该轨道护栏能够降低轨道对列车行驶速度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护栏,包括两根轻轨、两个靠轮、多个横担、多个立柱及多个横支架;所述多个横担均水平并列设置,每个横担上表面两端均与竖直设置的立柱底面固定连接,每个立柱内侧面上端均与水平设置的横支架固定连接,每个横担均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轨枕之间,每个横担均固定在铁路路基上,所述两根轻轨并列设置,每根轻轨外侧面均与对应的多个横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靠轮分别转动设置在列车左右两侧面的下端,两个靠轮与两根轻轨一一对应设置,当列车向一侧倾斜时,位于该侧的靠轮与位于该侧的轻轨滚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以现有铁路作为基础,不改变原有设施,易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为列车行驶增设了一道安全隔离带,形成了一个立体保护空间,提高了列车的行车安全性,降低了轨道对列车行驶速度的限制。

3.本实用新型资金投入少、建设工期短,可提升列车在弯道的行驶速度。

4.本实用新型可设在不同速度列车道路上使用,本实用新型优化完善后如能投入,列车常态下运行小时在600~800公里应可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其中:1-立柱;2-横支架;3-轻轨;4-护板;5-横担;6-轨枕;7-靠轮;8-加强支架;9-列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轨道护栏,包括两根轻轨3、两个靠轮7、多个横担5、多个立柱1及多个横支架2;所述多个横担5均水平并列设置,每个横担5上表面两端均与竖直设置的立柱1底面固定连接,每个立柱1内侧面上端均与水平设置的横支架2固定连接,每个横担5均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轨枕6之间,每个横担5均固定在铁路路基上,所述两根轻轨3并列设置,每根轻轨3外侧面均与对应的多个横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靠轮7分别转动设置在列车9左右两侧面的下端,两个靠轮7与两根轻轨3一一对应设置,当列车9向一侧倾斜时,位于该侧的靠轮7与位于该侧的轻轨3滚动连接。

所述立柱1高度为1100~1300mm,所述相邻两根横担5之间的距离为1800~2200mm,每根横担5的长度为3500~4000mm。

所述轨道护栏还包括两个护板4,所述两个护板4水平并列设置,每个护板4外侧面均与对应的立柱1固定连接。

所述轨道护栏还包括多个加强支架8,所述每个立柱1与对应的横担5之间均通过加强支架8固定连接。加强支架8能够起到加强作用。

所述多个横担5均为方钢管,所述两根轻轨3、两个护板4、多个立柱1、多个横支架2和多个加强支架8均为工字钢。

工作原理:列车9正常行驶时,设置在列车9上的两个靠轮7与两根轻轨3不接触;当列车9车厢偏移轨道中心过大等非正常现象发生时,或者列车9高速行驶在弯道处车厢向外超出限制时,位于列车9倾斜侧的靠轮7与位于同侧的轻轨3内侧面接触并沿着轻轨3滚动,轻轨3给列车9一个支撑力,防止列车9侧翻,并能强制列车9正确行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