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新式轨距拉杆。
背景技术:
轨道爬行往往引起轨缝不均,轨枕歪斜等线路问题,对轨道的破坏性极大,严重时还会危及行车安全,轨距拉杆经常用于弯道等环境,用以保证轨道的轨距。现有的轨道拉杆连接强度不高,不能调整轨卡和导轨间的间隙,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铁路新式轨距拉杆,以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新式轨距拉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新式轨距拉杆,包括左导轨、右导轨和拉杆,拉杆的中部直径比两端直径大,拉杆的两端均设置一段外螺纹,左导轨、右导轨外侧均设置有外侧轨卡,左导轨、右导轨内侧均设置有内侧轨卡,外侧轨卡和内侧轨卡之间设置有中间块,拉杆的左端和右端均依次穿过内侧紧固螺母、内侧垫片、内侧六角螺母、内侧轨卡、中间块、外侧轨卡、外侧六角螺母、外侧垫片和外侧紧固螺母。
更进一步的,外侧轨卡、内侧轨卡均设置三个螺纹孔,三个螺栓穿过螺纹孔将一个表面设置有橡胶垫的推板抵接在左导轨或右导轨上,螺栓上设置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简单、连接强度高、同时安装使用和维护更换更为方便快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铁路新式轨距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铁路新式轨距拉杆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中的标号为:1、左导轨;2、右导轨;3、拉杆;4、外侧轨卡;5、内侧轨卡;6、中间块;7、外侧六角螺母;8、外侧垫片;9、外侧紧固螺母;10、内侧六角螺母;11、内侧垫片;12、内侧紧固螺母;13、螺栓;14、螺母;15、橡胶垫;16、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铁路新式轨距拉杆,左导轨1、右导轨2和拉杆3,拉杆3的中部直径比两端直径大,能够增加拉杆的强度,拉杆3的两端均设置一段外螺纹,方便固定左导轨1和右导轨2。左导轨1、右导轨2外侧均设置有外侧轨卡4,左导轨1、右导轨2内侧均设置有内侧轨卡5,外侧轨卡4和内侧轨卡5之间设置有中间块6,中间块6的剖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梯形,拉杆3的左端依次穿过内侧紧固螺母12、内侧垫片11、内侧六角螺母10、内侧轨卡5、中间块6、外侧轨卡4、外侧六角螺母7、外侧垫片8和外侧紧固螺母9,通过拧紧内侧紧固螺母12和外侧紧固螺母9,将外侧轨卡4和内侧轨卡5固定,从而固定左导轨1和拉杆3。拉杆的右端依次穿过内侧紧固螺母、内侧垫片、内侧六角螺母、内侧轨卡、中间块、外侧轨卡、外侧六角螺母、外侧垫片和外侧紧固螺母,拉杆的右端通过拧紧内侧紧固螺母和外侧紧固螺母固定右导轨2和拉杆3,如此,将左导轨1、右导轨2之间的距离固定。
外侧轨卡4、内侧轨卡5均设置三个螺纹孔,三个螺栓13穿过螺纹孔将一个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5的推板16抵接在左导轨1或右导轨2上,橡胶垫15位于推板16和左导轨1或右导轨2之间,螺母14将螺栓13固定拧紧,通过此种设置可以调节轨卡和导轨之间的间隙。
以上所述即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申请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