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置引接线通道的混凝土枕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849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置引接线通道的混凝土枕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上钢轨上使用的混凝土轨枕木,特别是通过在混凝土轨枕上设置的通道来穿引钢轨连接线,适用于穿引各种系列连接信号连接线的混凝土枕木。



背景技术:

铁路上安装钢轨使用的混凝土轨枕木均是实心的,钢轨上与信号设备连接的连接线在穿过钢轨时无法固定在混凝土枕木上,因此过轨连接线一直都是被放置在两个混凝土枕木之间,由于这种连接方式外露于枕距间,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信号连接线非常容易老化锈蚀,使用寿命短,给信号维修人员日常维修带来诸多的麻烦,每当工务在施工维修干活时,稍不小心还容易将信号连接线破坏掉,信号连接线一旦导线电阻发生变化或断掉,就会影响信号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设备故障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铁路上的道岔或轨道区段的钢轨信号连接线穿越钢轨底部不便固定,一直裸露在道床外面容易锈蚀使用寿命短,不方便铁路维修养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将两条钢轨上安装连接的信号连接线分别隐藏在混凝土枕木上事先预置好的通道内,再由枕木的端头引出与信号设备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预置引接线通道的混凝土枕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混凝土枕木上横向设置的引线通道以及通道入口、左引线孔、右引线孔、通道入口防水盖、左引线孔防水盖、右引线孔防水盖和螺栓构成;引线通道由混凝土枕木的左端面为通道入口沿混凝土枕木向右横向延伸,水泥枕木平面上的左引线入孔和右引线入孔分别与引线通道相连,两条钢轨上连接的信号连接线可隐藏在混凝土枕木上预置好的通道内,由枕木的端头引出与信号设备箱连接。所述引线通道由混凝土枕木左端头面中部为通道口沿枕木向右横向延伸,通道口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左引线孔垂直与引线通道贯通,左引线孔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右引线孔垂直与引线通道的末端贯通,右引线孔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

上述通道口防水盖的周边设有防水胶圈,两侧对称各设有一通孔,通道口防水盖扣压在通道口上,螺栓和螺栓分别穿过通道口防水盖两侧的通孔旋装在通道口两侧的螺纹孔内备紧。

上述左引线孔防水盖的周边设有防水胶圈,两侧对称各设有一通孔,左引线孔防水盖扣压在左引线孔上,螺栓和螺栓分别穿过防水盖两侧的通孔旋装在左引线孔两侧的螺纹孔内备紧。

上述右引线孔防水盖的周边设有防水胶圈,两侧对称各设有一通孔,右引线孔防水盖扣压在右引线孔上,螺栓和螺栓分别穿过防水盖两侧的通孔旋装在右引线孔两侧的螺纹孔内备紧。

本实用新型与既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彻底解决了信号连接线一直外露在枕木的有砟道床外面无法固定和容易锈蚀的问题,既方便了工务部门的机械化施工维修,又保证了信号连接线安全可靠使用,避免了由于行人踩踏和施工维修等因素造成对信号连接线的破坏。

2、本实用新型保证了信号连接线安全可靠使用,提高了连接线的使用寿命,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通道口和引线孔都加装防水盖,具有防尘、防雨、防鼠等功能。

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用于各种有砟道床和和无砟道床的钢轨上,其应用广泛,而且安装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不但解决了钢轨上信号连接线穿越轨道的问题,关键的是方便了工务部门机械化施工和平常维修作业,解决了信号连接线平时容易锈蚀断裂、老鼠啃咬的问题,减少维修工作量,节省了资源,且具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的可靠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中:1-引线通道,2-通道口,3-左引线孔,4-右引线孔,5-通道口防水盖,6-左引线孔防水盖,7-右引线孔防水盖,8-螺栓,9-螺栓,10-螺栓,11-螺栓,12-螺栓,13螺栓、14-短连接线,15-长连接线,16-左钢轨,17-右钢轨,18-信号设备箱。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本实用新型的预置引线通道的混凝土枕木,其具体实施例如下:本实用新型的预置引接线通道的混凝土枕木包括混凝土枕木上横向设置的引线通道(1)以及通道口(2)、左引线孔(3)、右引线孔(4)、通道口防水盖(5)、左引线孔防水盖(6)、右引线孔防水盖(7)和螺栓构成;混凝土枕木上的引线通道(1)由混凝土枕木左端头面中部为通道口(2)沿枕木向右横向延伸,枕木上平面设置的左引线孔(3)垂直与引线通道(1)贯通,右引线孔(4)垂直与引线通道(1)的末端贯通,通道口(2)以及左引线孔(3)和右引线孔(4)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螺纹孔,也可以在引线孔的底部只设置一个螺纹孔,通道口防水盖(5)的周边没有防水胶圈,两侧对称各设有一通孔,通道口防水盖(5)扣压在通道口(5)上,螺栓(8)和螺栓(9)分别穿过通道口防水盖(5)两侧的通孔旋装在通道口(5)两侧的螺纹孔内备紧,左引线孔防水盖(6)的周边设有防水胶圈,两侧对称各设有一通孔,左引线孔防水盖(6)扣压在左引线孔(3)上,螺栓(10)和螺栓(11)分别穿过防水盖(6)两侧的通孔旋装在左引线孔(3)两侧的螺纹孔内备紧,右引线孔防水盖(7)的周边设有防水胶圈,两侧对称各设有一通孔,右引线孔防水盖(7)扣压在右引线孔(4)上,螺栓(12)和螺栓(13)分别穿过防水盖(7)两侧的通孔旋装在右引线孔(4)两侧的螺纹孔内备紧。当在引线孔的底部只设置一个螺纹孔时,可用一根螺栓穿过防水盖中间设置的通孔旋紧在引线孔的底部的螺纹孔上。

使用时,将固定通道出口防水盖(5)、左引线孔防水盖(6)、右引线孔防水盖(7)上的螺栓全部松退后取下来,再将右侧钢轨(17)上的长连接线(12)从混凝土枕木上的右引线孔(4)穿入经过引线通道(1)由通道口(2)引出,再将左侧钢轨(16)上的短连接线(11)从混凝上枕木上的左引线孔(3)穿入经过引线通道(1)由通道口(2)引出,将引出的长连接线(12)和短连接线(11)分别与信号设备箱(18)连接,操作时也可将长连接线(12)和短连接线(11)分别先从通道口(2)穿入再分别由左引线孔(3)和右引线孔(4)引出。上述工作完毕后,再将左引线孔防水盖(6)、右引线孔防水盖(7)、通道出口防水盖(5)分别扣压在左引线孔(3)、右引线孔(4)和通道口(2)上,用螺栓(8)、螺栓(9)、螺栓(10)、螺栓(11)、螺栓(12)、螺栓(13)分别穿过各个防水盖两侧的通孔旋进各个口两侧的螺纹孔内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