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锥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468阅读:1647来源:国知局
交通锥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已完成的路面进行修理或修复用的设备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在路面上摆放和收回交通锥设备的零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国内在高速公路上维修保养作业时,交通路锥的放置和回收都是2到3名施工人员在道路工程车尾部沿着高速公路特定路线进行放置和回收,这种人工作业方式,作业速度慢、安全系数低,交通路锥摆放间隔不统一,特别在交通流量大的城市快速道路作业时,以上问题尤为突出,同时还容易受到天气环境因素的干扰,在大雾、强降雨或雷雨天气等恶劣环境下危险系数更高。

近年来,尽管有个别单位开始着眼于交通锥自动收放装置的研究,但技术尚不成熟,成本也降不下来,并且,还没有出现过能自动储存大量交通锥以满足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上对于一次施放大量交通锥的需求的设备;也没有出现过能适应国内复杂的交通状况,能在道路上任意位置、以任意间隔施放交通锥的设备。

申请号为201110385355.3发明名称为《交通锥自动收放设备》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放锥装置、设置在放锥装置两端的悬挂装置和导向装置、设置在放锥装置底部的支撑装置。这种装置只能实现交通锥的平稳施放,但无法对交通锥进行自动回收,其功能单一,并不能显著地节省人力和提高效率。

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05992.6、发明名称为《交通锥自动收放设备》的中国专利,包括悬挂装置及收放装置,悬挂装置控制收放装置的起降运动,收放装置通过滑槽和定向装置实现交通锥的施放,通过电机带动链条和滚动拉杆实现交通锥的回收。该装置虽然能够实现交通锥的施放和回收功能,但是整个过程还需要人工的配合操作,如在交通锥的施放过程中,需要人工将交通锥摆在滑槽上;在交通锥的回收过程中,需要人工对收回到车厢内的交通锥进行人工摆放。可见,这种交通锥自动收放设备实质上是一种半自动设备,无法完全实现无人工自动运行,因此,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省人力的目的。

专利申请号为201310403155.5、发明名称为《交通锥全自动自动收放存储专用车》的中国专利,包括设置在车载底盘后端的用于收放交通锥的收放装置,收放装置与控制其运动的移动装置相联接;在车载底盘上还设有交通锥入位装置,入位装置与收放装置之间设有输送装置;入位装置与设置在车载底盘上多层结构的存储装置相联接;收放装置、移动装置、输送装置、入位装置、存储装置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相联接。该专用车虽然能够实现交通锥的施放和回收功能,但是在实现交通锥的收放过程中的收放功能效率低下、成功率不高,导致交通锥极易摔倒和很难准确进入收放装置。可见,这种交通锥全自动收放存储专用车在设计结构上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发明了交通锥自动收放车,该车当前需迫切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收放效率高的交通锥收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交通锥收放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作业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的交通锥收放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架中部设置有交通锥升降机构,顶部设置有交通锥推送机构,交通锥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交通锥定位机构,所述的交通锥定位机构为安装座底部设置有翻转气缸,翻转气缸的中心线与安装座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翻转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与L形支杆短臂端部铰接,L形支杆短臂根部铰接在安装座上,L形支杆长臂中部设置有交通锥托盘和交通锥支撑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交通锥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和连接架,升降气缸的底座设置在机架底部、伸缩杆上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上设置有交通锥定位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通锥推送机构为:前安装板上铰接有前开合板和前输送板,前安装板的前侧设置有前无杆气缸,后安装板上铰接有与前开合板和前输送板对称的后开合板和后输送板,后安装板的后侧安装有后无杆气缸,前开合板和前输送板以及后开合板和后输送板上均安装有流利条,前无杆气缸和后无杆气缸的活动座上设置有推送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交通锥托盘为圆盘两侧对称设置有L形板,圆盘与L形板连为一体,位于圆盘两侧L形板竖板之间的距离等于交通锥底座的宽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交通锥支撑板为三角形板,四个交通锥支撑板沿着支杆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架上设置有交通锥升降机构,交通锥升降机构下端固定安装有交通锥定位机构,交通锥升降机构通过连接架带动交通锥定位机构上下移动,机架顶部固定安装有交通锥推送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作业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交通锥推送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交通锥定位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在图1~3中,本实施例的交通锥收放装置由机架1、连接架2、交通锥推送机构3、交通锥定位机构4、升降气缸5连接构成。

机架1中部设置有交通锥升降机构,交通锥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5和连接架2,升降气缸5的底座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机架1底部、伸缩杆上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有连接架2,连接架2下端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有交通锥定位机构4,升降气缸5通过连接架2带动交通锥定位机构4上下移动,机架1顶部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有交通锥推送机构3。

在图4中,本实施例的交通锥推送机构3由前输送板3‐1、前安装板3‐2、前无杆气缸3‐3、前开合板3‐4、推送架3‐5、后安装板3‐6、后无杆气缸3‐7、后开合板3‐8、流利条3‐9、后输送板3‐10连接构成。

前安装板3‐2和后安装板3‐6分别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前后两侧,前安装板3‐2上铰接有前开合板3‐4和前输送板3‐1,前安装板3‐2的前侧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有前无杆气缸3‐3,后安装板3‐6上铰接有与前开合板3‐4和前输送板3‐1对称的后开合板3‐8和后输送板3‐10,后安装板3‐6的后侧安装有后无杆气缸3‐7,前开合板3‐4和前输送板3‐1以及后开合板3‐8和后输送板3‐10上均安装有流利条3‐9,流利条3‐9用于减少交通锥的摩擦,前无杆气缸3‐3和后无杆气缸3‐7的活动座上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有推送架3‐5。

在图5中,本实施例的交通锥定位机构4由翻转气缸4‐1、安装座4‐2、L形支杆4‐3、交通锥托盘4‐4、交通锥支撑板4‐5连接构成。

安装座4‐2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在连接架2的下端,安装座4‐2底部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安装有翻转气缸4‐1,翻转气缸4‐1的中心线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安装座4‐2上表面设置L形支杆4‐3,L形支杆短臂根部铰接在安装座4‐2上,翻转气缸4‐1的伸缩杆端部铰接在L形支杆4‐3短臂端部,L形支杆4‐3的长臂中部固定安装有交通锥托盘4‐4,交通锥托盘4‐4为圆盘两侧对称设置有L形板,圆盘与L形板连为一体,位于圆盘两侧L形板竖板之间的距离等于交通锥底座的宽度,位于交通锥托盘4‐4上方沿着L形支杆4‐3长臂的圆周方向均匀安装有4块交通锥支撑板4‐5,交通锥支撑板4‐5为三角形板。

翻转气缸4‐1的伸缩杆收回,L形支杆4‐3倒地插入到卧式交通锥内,翻转气缸4‐1的伸缩杆伸出,L形支杆4‐3上插着交通锥呈直立状态,升降气缸5的伸缩杆伸出带动连接架2、安装座4‐2、L形支杆4‐3及交通锥一起向上运动,交通锥从前开合板3‐4和后开合板3‐8之间穿过,当交通锥完全穿过前开合板3‐4和后开合板3‐8,升降气缸5的伸缩杆收缩,交通锥落在前开合板3‐4和后开合板3‐8上,前无杆气缸3‐3和后无杆气缸3‐7的活动座向左运动,推送架3‐5推着交通锥依次走过前开合板3‐4和后开合板3‐8以及前输送板3‐1和后输送板3‐10向左运动,直至交通锥到达指定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