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筒卷膜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8048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筒卷膜搬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筒卷膜的搬移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避免卷膜发生隐形损伤的一种轴筒卷膜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如图1、图2所示的轴筒卷膜进行搬移、转运作业,对于如图1、图2所示的轴筒卷膜,其内层通常是塑料制的轴筒2,包绕在轴筒2外侧的是卷膜1。

在轴筒卷膜的搬移作业过程中,通常是由作业人员先将轴筒卷膜搬运到转运车上,然后利用转运车将轴筒卷膜运送到指定位置。在以人工方式搬运轴筒卷膜时,由于轴筒卷膜本身较重,实际生产中常采用放倒、滚动和放置的作业方式,即先使竖立的轴筒卷膜倒放,然后使倒放的轴筒卷膜滚动,最后使倒放的轴筒卷膜重新竖立起来,再搬运至转运车上。这种作业方式很容易对卷膜造成损伤,有些会直接被放置面的颗粒硬物钉穿,有些被放置面的颗粒硬物伤后也不易发现问题,当这些卷膜制成具体产品后,例如输液袋等袋类产品,其在装液过程中或者在装液后进行离心处理时,容易出现液体渗漏现象,从而造成产品的最终报废。因此,现有的轴筒卷膜搬移作业方式,不仅造成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给卷膜后期制品的产品质量造成了极大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轴筒卷膜搬移装置,方便轴筒卷膜的搬移作业,不仅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卷膜在搬移过程中发生隐形损伤。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筒卷膜搬移装置,包括相互活动套接的挂轴杆、连动撑架和若干一一对应的第一支杆、第一撑钩,在挂轴杆上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撑钩座,在连动撑架上固定连接第一连动撑钩座;每一根第一支杆一端与第一连动撑钩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撑钩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撑钩环挂轴杆分布且分别与第一固定撑钩座活动连接;当连动撑架相对于挂轴杆上下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一撑钩相对于挂轴杆合拢或者张开。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一一对应的第二支杆、第二撑钩,在挂轴杆上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撑钩座,在连动撑架上固定连接第二连动撑钩座;每一根第二支杆一端与第二连动撑钩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撑钩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撑钩环挂轴杆分布且分别与第二固定撑钩座活动连接;当连动撑架相对于挂轴杆上下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二撑钩与第一撑钩相对于挂轴杆同步合拢或者同步张开。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撑钩与第一撑钩之间一一相互正对。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撑钩与第一撑钩之间相互交错,每一个第二撑钩位于其上相邻的两个第一撑钩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撑钩环挂轴杆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撑钩和/或第二撑钩上的接触工作部为圆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撑钩环挂轴杆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连动撑架上设置连动导杆,在第一固定撑钩座上开设通孔,所述连动导杆与第一固定撑钩座上的通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连动导杆设置两根,且两根连动导杆相互平行。

优选地,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与挂轴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轴筒卷膜搬移装置进行轴筒卷膜的搬移作业时,只需要将轴筒卷膜搬移装置插入到待搬移的轴筒卷膜上的轴筒中,将连动撑架相对于轴筒下压,使第一撑钩相对于挂轴杆张开,直至第一撑钩上的接触工作部与轴筒内侧壁相互接触到位,当利用吊具钩挂并起吊轴筒卷膜搬移装置时,由于轴筒卷膜搬移装置、轴筒卷膜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得第一撑钩相对于挂轴杆的张开幅度越发趋向于加大,从而使第一撑钩上的接触工作部与轴筒内侧壁之间的相互接触压力、摩擦力越来越大,最终使轴筒卷膜搬移装置与待搬移的轴筒卷膜成为一个整体,并被一并搬移到指定位置。在整个搬移作业过程中,轴筒卷膜可以保持自然直立状态,而完全不需要倒放轴筒卷膜,从而可以很好地避免卷膜在搬移过程中发生隐形损伤,操作方便,极大地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轴筒卷膜搬移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轴筒卷膜的主视图。

图2为轴筒卷膜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轴筒卷膜搬移装置的构造图(撑钩处于张开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轴筒卷膜搬移装置的构造图(撑钩处于收拢状态)。

图5为轴筒卷膜搬移作业方法的流程图(轴筒卷膜搬移装置插入轴筒,撑钩处于收拢状态)。

图6为轴筒卷膜搬移作业方法的流程图(轴筒卷膜搬移装置插入轴筒,撑钩处于张开状态)。

图7为轴筒卷膜搬移作业方法的流程图(轴筒卷膜被整体搬移到转运车上)。

图中标记:1-卷膜,2-轴筒,3-挂轴杆,6-连动撑架,7-吊环,8-吊葫芦,9-升降拉链,10-转运车,31-第一固定撑钩座,32-第二固定撑钩座,41-第一支杆,42-第二支杆,51-第一撑钩,52-第二撑钩,60-连动导杆,61-第一连动撑钩座,62-第二连动撑钩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图4所示的轴筒卷膜搬移装置,主要包括挂轴杆3、连动撑架6以及若干第一支杆41和若干第一撑钩51,所述连动撑架6活动套接在挂轴杆3外侧,在挂轴杆3上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撑钩座31,在连动撑架6上固定连接第一连动撑钩座61。所述的第一支杆41与第一撑钩51之间一一对应,每一根第一支杆41一端与第一连动撑钩座6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撑钩51活动连接。所述的若干个第一撑钩51环挂轴杆3分布、且分别与第一固定撑钩座31活动连接,当所述的连动撑架6相对于挂轴杆3作上、下直线运动时,所述的若干第一撑钩51相对于挂轴杆3合拢或者张开。

采用上述的轴筒卷膜搬移装置进行轴筒卷膜的搬移作业时,所述轴筒卷膜的通常构造如图1、图2所示,其内层通常是塑料制的轴筒2,在轴筒2外侧包绕若干层卷膜1。在对轴筒卷膜进行搬移作业时,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将轴筒卷膜搬移装置插入到轴筒卷膜上的轴筒2中。通常,先将连动撑架6相对于轴筒2向上提起,以使若干第一撑钩51均相对于挂轴杆3处于收拢状态,这样可以减小轴筒卷膜搬移装置的整体体积,从而更加方便将轴筒卷膜搬移装置插入到轴筒卷膜上的轴筒2中,如图5所示。

然后,如图6所示,将连动撑架6相对于轴筒2向下压,此时,所述第一撑钩51均相对于挂轴杆3张开,直至第一撑钩51上的接触工作部与轴筒2内侧壁相互接触到位。

最后,可以将吊具与挂轴杆3连接,利用吊具将轴筒卷膜搬移装置与轴筒卷膜一并搬移到指定位置。为了方便吊具与挂轴杆3之间的钩挂连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有利于提高吊运工作效率,所述的吊具可以选用吊葫芦8,同时,可以在挂轴杆3的起吊端固定连接吊环7,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因此,只要将吊葫芦8上的吊钩与吊环7相互钩挂到位,再拉动吊葫芦8上的升降拉链9,如图7所示,由于轴筒卷膜搬移装置、轴筒卷膜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得第一撑钩51相对于挂轴杆3的张开幅度越发趋向于加大,从而使第一撑钩51上的接触工作部与轴筒2内侧壁之间的相互接触压力、摩擦力越来越大,最终使轴筒卷膜搬移装置与待搬移的轴筒卷膜成为一个整体,并通过吊葫芦8将轴筒卷膜搬移装置与轴筒卷膜整体一并搬移到指定位置。特别地,所述第一撑钩51上的接触工作部最好设计成圆弧形结构,以增加第一撑钩51与轴筒2内侧壁之间的相互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第一撑钩51与轴筒2内侧壁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轴筒卷膜搬移装置与轴筒卷膜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防止两者在整体搬移过程中发生脱落,确保轴筒卷膜搬移中的安全。

当轴筒卷膜被搬移到指定位置后,可以先取下吊葫芦8,再将连动撑架6相对于轴筒2向上提起,以使第一撑钩51均相对于挂轴杆3收拢;当第一撑钩51上的接触工作部与轴筒2内侧壁相互分离后,就可以容易地取出轴筒卷膜搬移装置。

在上述轴筒卷膜的整个搬移作业过程中,由于轴筒2、卷膜1整体可以保持自然直立状态,而完全不需要倒放轴筒卷膜,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卷膜1在轴筒卷膜整体搬移过程中发生隐形损伤,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极大地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轴筒卷膜搬移的作业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轴筒卷膜的搬移作业效率,如图7所示,可以利用吊葫芦8先将轴筒卷膜搬移装置与轴筒卷膜一并搬移到转运车10上,然后,利用转运车10将轴筒卷膜运送到指定位置。通过采用转运车10来配合轴筒卷膜搬移作业,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通常,上述轴筒卷膜的自身重量较重,在搬移作业过程中,为了确保轴筒卷膜搬移装置与轴筒卷膜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可以在上述的轴筒卷膜搬移装置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第二支杆42、第二撑钩52,同时,在挂轴杆3上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撑钩座32,在连动撑架6上固定连接第二连动撑钩座62;所述的第二支杆42与第二撑钩52分别设置若干个、且两者一一对应,每一根第二支杆42一端与第二连动撑钩座6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撑钩52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撑钩52环挂轴杆3分布、且分别与第二固定撑钩座32活动连接;当连动撑架6相对于挂轴杆3上下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二撑钩52与第一撑钩51相对于挂轴杆3同步合拢或者同步张开,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

所述的第二撑钩52与第一撑钩51之间可以是上下一一相互正对,也可以是第二撑钩52与第一撑钩51之间相互交错,每一个第二撑钩52位于其上相邻的两个第一撑钩51之间;所述第一撑钩51、第二撑钩52也最好是环挂轴杆3均匀分布,以尽量使得轴筒2内侧壁的受力点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第一撑钩51、第二撑钩52分别与轴筒2内侧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二撑钩52上的接触工作部也优选为圆弧形结构,以增加第二撑钩52与轴筒2内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和静摩擦力。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在连动撑架6上还可以设置连动导杆60,通常,所述的连动导杆60设置两根,且两根连动导杆60之间相互平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第一固定撑钩座31上也开设对应的两个通孔,所述的连动导杆60与第一固定撑钩座31上对应的通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后,可以通过连动导杆60对连动撑架6相对于挂轴杆3的上下直线运动起到一定的运动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轴筒卷膜的搬移作业过程中,通过连动导杆60还可以增强连动撑架6的抗扭强度,避免连动撑架6相对于挂轴杆3发生严重变形扭曲,保证第一撑钩51、第二撑钩52分别与轴筒2内侧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确保轴筒卷膜搬移作业的可靠、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