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高效洒水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934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效洒水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用高效洒水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造成尘土飞扬,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建筑工地现场的临时道路上,施工车辆频繁进出,更加使建筑工地灰尘污染严重,粉尘飞扬,不仅污染城市环境,而且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和施工部门明令规定施工的时候要采取除尘措施,目前的施工现场普遍采用简易的人工洒水除尘,这种方式往往会造成有的地面上大面积积水,而另一些地方却洒不到水,洒水不均匀,造成水资源浪费,除尘效果不明显并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高效洒水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效洒水除尘装置,包括滚轮、机架、曲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机架下部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曲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机架上部固定有箱体,箱体左侧固定有手推架,所述曲轴上设有轴颈,轴颈共两个,分别设置于曲轴两侧且上下错位设置,轴颈通过套筒与活塞杆铰接,活塞杆另一端贯穿机架与活塞底部中间铰接,活塞安装于缸体内,缸体共两个,且对称安装于机架上部,机架上开设有供活塞杆运动的长方形通槽,所述缸体上顶部固定有水箱,水箱上部位于箱体两侧壁固定有进水管,水箱下部外侧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上设有单向阀,缸体上部内侧连接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另一端与箱体上部两侧铰接的第一喷水硬管连接,第一喷水硬管上设有喷嘴,第一喷水硬管内侧设有凸块,凸块上开设有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曲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两端均固定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杆的数量与轴颈的数量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另一端与缸体上部外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轴中段安装有凸轮,凸轮上部与支撑板接触连接,支撑板两侧固定有倒L型杆,倒L型杆的水平杆端部设有滑块,滑块与凸块上的滑槽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一半圆形斜齿轮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第一半圆形斜齿轮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等距安装于第二转动轴轴向中心的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二转动轴的下部和上部,第一半圆形斜齿轮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均间歇性与斜齿轮啮合,斜齿轮安装于第三转动轴上,第三转动轴与箱体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顶部安装有第二喷水硬管,第二喷水硬管与第二出水管连接,第二喷水硬管上设有喷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半圆形斜齿轮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曲轴,曲轴上错位设有两个轴颈,推动装置向前运动时,滚轮带动曲轴转动,曲轴上的轴颈带动活塞杆上的活塞上下运动,将缸体内的水压入第二出水管后由喷水装置喷出,无需电力驱动即可完成洒水工作,节约能源,两个错位设置的轴颈分别带动两个活塞运动保证了洒水的连续性,设有第一转动轴和凸轮,第一转动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支撑板上的到L型杆上下运动,在滑块和凸块上的滑槽共同作用下,第一喷水硬管不断摆动,使得喷洒的更均匀,范围更广,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一半圆形斜齿轮、第二半圆形斜齿轮和斜齿轮,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半圆形斜齿轮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转动,通过第一半圆形斜齿轮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间歇性与斜齿轮啮合,带动斜齿轮不断正反转,斜齿轮带动第三转动轴上的第二喷水硬管不断正反转,进一步增大了洒水范围,提高了洒水除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工程用高效洒水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建筑工程用高效洒水除尘装置中第二半圆形斜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轮、2-机架、3-箱体、4-活塞、5-缸体、6-第一出水管、7-水箱、8-进水管、9-第一喷水硬管、10-喷嘴、11-凸块、12-倒L型杆、13-滑块、14-第二喷水硬管、15- 轴承座、16-第三转动轴、17-手推架、18-第二出水管、19-活塞杆、20-轴颈、21-曲轴、 22-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3-支撑板、24-凸轮、25-斜齿轮、26-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7-长方形通槽、28-第一转动轴、29-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工程用高效洒水除尘装置,包括机架 2、曲轴21、第一转动轴28和第二转动轴29,所述机架2下部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曲轴 21、第一转动轴28和第二转动轴29,机架2上部固定有箱体3,箱体3左侧固定有手推架17,所述曲轴21、第一转动轴28和第二转动轴29两端均固定有滚轮1,所述曲轴21 上设有轴颈20,轴颈20共两个,分别设置于曲轴21两侧且上下错位设置,轴颈20通过套筒与活塞杆19铰接,活塞杆19的数量与轴颈20的数量对应,活塞杆19另一端贯穿机架2与活塞4底部中间铰接,活塞4安装于缸体5内,缸体5共两个,且对称安装于机架 2上部,机架2上开设有供活塞杆19运动的长方形通槽27,所述缸体5上顶部固定有水箱7,水箱7上部位于箱体3两侧壁固定有进水管8,进水管8的作用是给水箱7加水,水箱7下部外侧连接有第一出水管6,第一出水管6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作用是避免水回流,第一出水管6另一端与缸体5上部外侧连接,缸体5上部内侧连接有第二出水管 18,第二出水管18另一端与箱体3上部两侧铰接的第一喷水硬管9连接,第一喷水硬管9 上设有喷嘴10,推动手推架17,滚轮1向前运动,带动曲轴21转动,曲轴21带动轴颈 20转动,轴颈20带动活塞杆19上下运动,活塞杆19带动活塞4在缸体5内上下运动,当活塞4向下运动,水箱7内的水经第一出水管6流入缸体5内,当活塞4向上运动,则将缸体4内的水压入第二出水管18内,然后由第一喷水硬管9上的喷嘴10喷出,由于设有两个轴颈20,两个轴颈20分别设置于曲轴21两侧且上下错位设置,则曲轴21左部轴颈20带动活塞杆19向下运动的同时曲轴21右部轴颈20带动活塞缸19向上运动,保证了两个缸体5内的水被不断压入第二出水管18内,保证了装置的连续洒水,所述第一喷水硬管9内侧设有凸块11,凸块11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转动轴28中段安装有凸轮 24,凸轮24上部与支撑板23接触连接,支撑板23两侧固定有倒L型杆12,倒L型杆12 的水平杆端部设有滑块13,滑块13与凸块11上的滑槽配合连接,当滚轮1带动第一转动轴28转动时,第一转动轴28带动凸轮24转动,凸轮27带动支撑板23上下运动,支撑板23带动倒L型杆12上下运动,在倒L型杆12上的滑块13和凸块11上的滑槽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一喷水硬管9不断摆动,使得喷洒的更均匀,范围更广,所述第二转动轴29 上安装有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6,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6结构相同,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6等距安装于第二转动轴29轴向中心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二转动轴29的下部和上部,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6均间歇性与斜齿轮25啮合,斜齿轮25安装于第三转动轴16上,第三转动轴16与箱体3顶部通过轴承座15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16顶部安装有第二喷水硬管14,第二喷水硬管14与第二出水管18连接,第二喷水硬管14上设有喷嘴10,推动手推架17向前进,滚轮1带动第二转动轴29转动,第二转动轴29带动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6转动,当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与斜齿轮25啮合,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带动斜齿轮25顺时针转动,斜齿轮25带动第三转动轴16顺时针转动,第三转动轴16带动第二喷水硬管14顺时针转动,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与斜齿轮25啮合完成后,紧接着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6与斜齿轮25啮合,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2带动斜齿轮25 逆时针转动,斜齿轮25带动第三转动轴16逆时针转动,第三转动轴16带动第二喷水硬管14逆时针转动,通过以上方式使第二喷水硬管14不断地左右转动,增大了洒水范围,提高了洒水除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水管8往水箱7内加满水,然后推动手推架17,使整个装置向前运动,则滚轮1带动曲轴21、第一转动轴28和第二转动轴29转动,曲轴21带动轴颈20转动,轴颈20带动活塞杆19上下运动,活塞杆19带动活塞4在缸体5内上下运动,当活塞4向下运动,水箱7内的水经第一出水管6 流入缸体5内,当活塞4向上运动,则将缸体4内的水压入第二出水管18内,然后由第一喷水硬管9上的喷嘴10喷出,由于设有两个轴颈20,两个轴颈20分别设置于曲轴21 两侧且上下错位设置,则曲轴21左部轴颈20带动活塞杆19向下运动的同时曲轴21右部轴颈20带动活塞缸19向上运动,保证了两个缸体5内的水被不断压入第二出水管18内,保证了装置的连续洒水,同时第一转动轴28带动凸轮24转动,凸轮27带动支撑板23上下运动,支撑板23带动倒L型杆12上下运动,在倒L型杆12上的滑块13和凸块11上的滑槽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一喷水硬管9不断摆动,使得喷洒的更均匀,范围更广,并且第二转动轴29带动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和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6转动,当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与斜齿轮25啮合,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带动斜齿轮25顺时针转动,斜齿轮25 带动第三转动轴16顺时针转动,第三转动轴16带动第二喷水硬管14顺时针转动,第一半圆形斜齿轮22与斜齿轮25啮合完成后,紧接着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6与斜齿轮25啮合,第二半圆形斜齿轮22带动斜齿轮25逆时针转动,斜齿轮25带动第三转动轴16逆时针转动,第三转动轴16带动第二喷水硬管14逆时针转动,通过以上方式使第二喷水硬管14 不断地左右转动,增大了洒水范围,提高了洒水除尘的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