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防护墙模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315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防护墙模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防护墙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桥梁防护墙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在桥梁防护墙施工过程中,需要每隔2米设置桥梁断缝。通过断缝能够释放掉桥梁沿顺桥向方向的预应力,避免在预应力过大的情况下,防护墙出现裂缝或是破损。一般断缝的宽度为1cm左右。目前,断缝的施工方法通常是通过设置一块竹胶板或泡沫板将防护墙前后隔开。在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拆模强度后,人工进行拆除竹胶板或泡沫板,由于竹胶板与防护墙接触面密贴,人工拆除时往往造成防护墙表面受损严重,且模具材料常由于自身强度不够,部分模具材料残留于防护墙表面,不符合防护墙外观质量要求。

为了降低模板拆除的难度,有人提出来了一种已拆除的模板结构。专利号为“CN202108006U”的名为“易拆除防护墙断缝模板”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易于拆卸的模板结构,该模板结构通过在相邻端模板之间设置三层钢板,通过螺栓结构将三层钢板固定在两层端模板之间,浇筑完成后,只需要将螺栓取下,就能够快速的将钢板拆卸掉,形成断缝。该结构虽然能够快速的将钢板取下,但是由于相邻端模板之间有三层钢板,如果防护墙规格较大,钢板重量太大,并不便于施工人员搬运。而且,如果钢板两侧粘贴在混凝土上,单纯通过人力物力是难以取下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桥梁防护墙模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桥梁防护墙模具组件,包括沿顺桥向间隔排列的多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括两块沿横桥向间隔布置的侧模板和位于侧模板顺桥向端部的端模板;所述的侧模板顺桥向端部外侧板体上设置有与侧模板垂直的连接板;所述的端模板夹持于相邻两组模具之间与同组的连接板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模具之间设置有夹缝模板;所述的夹缝模板包括多块紧密贴合在相邻端模板之间的钢板,多块钢板沿竖直方向或是前后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板有四块,相邻钢板在竖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留有间隙,四块钢板分置于端模板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板上穿设有螺栓;所述的螺栓依次穿过连接板、端模板和夹缝模板将两组模具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缝模板为固定在两块端模板之间的其横向向两侧凸出于端模板和连接板的板状结构,夹缝模板凸出于端模板和连接板的板体上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模板外侧面上设置有多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肋板,多根肋板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夹缝模板拆分为四块,分置于端模板的四角,降低了夹缝模板的大小和重量,便于人工搬运和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夹缝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侧模板;2—端模板;3—连接板;4—夹缝模板;5—螺栓;6—通孔;7—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一种桥梁防护墙模具组件,包括沿顺桥向间隔排列的多组模具,多组模具间隔布置,夹缝模板4布置在相邻模具之间。模具包括两块沿横桥向间隔布置的侧模板1和位于侧模板1顺桥向端部的端模板2,侧模板1顺桥向端部外侧板体上设置有与侧模板1垂直的连接板3,连接板3起到固定端模板2和夹缝模板4的作用。侧模板1外侧面上设置有多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肋板7,多根肋板7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肋板7用于增强侧模板1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的夹缝模板4包括四块紧密贴合在相邻端模板2之间的钢板,四块钢板分置于端模板2四角。连接板3上穿设有螺栓5,螺栓5依次穿过连接板3、端模板2和夹缝模板4将两组模具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结构,将端模板2、连接板3和夹缝模板4紧密连接在一起。

夹缝模板4为固定在两块端模板2之间的其横向向两侧凸出于端模板2和连接板3的板状结构,夹缝模板4凸出于端模板2和连接板3的板体上开设有通孔6。通孔6便于后期拆卸模板时作为受力点使用。

使用时,先组装模板,将夹缝模板4放置在两组模具中的相邻端模板2之间,然后通过螺栓5穿过连接板3、端模板2和夹缝模板4将三者连接为一体,模具组装好了之后,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结构。

待混凝土稳定后,拆卸螺栓,然后使用撬棍等杆状结构伸入到通孔6内,将夹缝模板4拆卸出来,然后沿横桥向方向敲击端模板2的侧部,将端模板2拆卸下来,最后拆卸侧模板1,完成模板的拆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